在大唐时代,名臣辈出。有忠贞如魏征,也有聪明如房谋杜断之流,可以说贞观盛世离不开这帮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但若细追其源头,个人以为,发挥作用最大的还是房玄龄,因为此人不仅有贞观之风,而且还有绝佳的运筹之能。而且更为难得的是,唐太宗对他十分亲近,时常感慨自己能拥有这样的能臣是多么幸福。
然而,历史往往充满着欺骗性,当所有人感慨贞观时代的完美时,历史的深处却也隐藏着一些不和谐,而这些不和谐在房玄龄的身上表现的非常明显。因为,据史书记载,房玄龄三次无缘无故被太宗罢免,荒唐的背后全是莫名的算计。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房玄龄的历史,他与其他唐名称有所不同,因为房玄龄出生于官宦世家,是堂堂正正的名门子弟。早年他就熟读诸子百家而且博览群书,并且凭借才华,在十八岁时就中了进士,其后又在隋朝担任了县尉一职。
而后天下大乱之际,房玄龄投靠了李世民,并且以书记官的身份时常出谋划策,在太宗南征北战之时,房玄龄可谓竭尽心力。若要类比的话,房玄龄大体类似于汉朝的萧何,不过房玄龄在军事方面也颇有才华,比萧何可能还要略胜一筹。
而且,史书还记载,房玄龄还有一特长。每当战争胜利之时,众位将领都会抢夺财宝,就连尉迟敬德也盯着抢劫而来的优良马匹,唯有房玄龄对这些不以为意,反而尽心竭力的排查人口,从中寻求人才。房玄龄此举赢得诸人敬佩,太宗更是对其十分倚重。
其后在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房玄龄也出谋划策,虽然并未提刀上阵,但也被太宗称赞“运筹帷幄,有定社稷之功”。当李世民称帝后,房玄龄也被尊为邢国公。
本来,历史到此为止,房玄龄与李世民的关系十分要好,而且朝政也离不开房玄龄,甚至房玄龄成为了大唐的管家婆。但,一切随着李世民称帝以后发生改变,房玄龄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拘谨。
据记载,房玄龄曾经有三次被罢免回家。本来,以正常的官场生涯而论,文官武将起起伏伏本是寻常,但是,房玄龄是唐朝的顶梁柱,而且贞观时代的成功,房玄龄可谓功不可没。
最最重要的是,房玄龄一生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却偏偏莫名其妙被罢黜,这就不由得让人产生怀疑,房玄龄与唐太宗的关系,以及被人们吹得无限美好的贞观时代。
第1次被罢免是在长孙皇后生病期间,这一时期满朝文武十分担忧,太宗皇帝也开始有些恍惚。但可以肯定的是,房玄龄并没有犯错,史书也没有明确记载房玄龄有何过失,然而太宗却毫无理由将房玄龄罢免归家。
这一次被罢免可能与太宗心情有关,又或许房玄龄冲撞的李世民,其中也许情有可原,而且在长孙皇后的斡旋下,房玄龄也最终安全归来。但是,接下来的两次罢免可就有些莫名其妙。
据资治通鉴记载,房玄龄第2次被罢免只是因为一件小事,其罪责可以说是鸡毛蒜皮之事,但却引得唐太宗勃然大怒,公然将房玄龄去除官职。第3次更加莫名其妙,史书甚至没有详细记载,只知他被罢免。
在这起起伏伏之间,房玄龄的内心我们无法揣测,但仅从这个过程来看,房玄龄和唐太宗的关系恐怕有些尴尬,雷霆雨露莫非天恩,盛衰荣辱不过皇帝随性而为。
那么问题来了,房玄龄的起起伏伏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个人以为,恐怕涉及到了权力的排他性。
据史书记载,房玄龄在太宗登基不久就展开了吏治改革,整个朝堂被重新整顿,大批官员被裁减。这一过程虽然确保了贞观时代的吏治清明,但也使得朝廷的用人权都在多数被房玄龄掌控,朝廷不少中上层官吏都打上了房玄龄的印记。
另外,房玄龄又整顿律法和调整政令,在房玄龄的运作下,唐朝的风气为之一新,而且昔日严格的开皇律法变成了比较亲民的中正法律,因此人人称他为良相。但这一做法使得房玄龄在民间声望极大,而且在司法领域影响甚大。
更为重要的是,房玄龄的地位越来越高,在贞观九年,房玄龄就已经开府仪同三司,到十一年,房玄龄又被封为梁国公。十三年,又担任太子少师,连续担任宰相十五年,女儿为韩王妃,儿子娶了高阳公主,其家族显赫达到了唐朝极点。
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既可以说房玄龄才华出众,是贞观时代的奠基人,但同样也可以认为房玄龄的能力太大,以至于他影响到了朝政的倾斜。
当然,史书中的房玄龄是一个老实人,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但在朝廷中,权力永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改造世界,也可以杀伤自身。而且这种杀伤最毒辣,不是取决于有没有野心,而是在于有没有能力。
所以,唐太宗一直都在和房玄龄博弈,一方面他需要房玄龄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又担心他威胁自身。所以唐太宗一直都在玩平衡牵制之术,这就导致了房玄龄的莫名其妙地三起三落。
从史书记载来看,房玄龄对于前两次的起起落落恐怕心有余悸,甚至有时还会有些不满。但这就是朝廷,聪明如房玄龄很快在第三次起落之间已经弄清楚了其中的缘由。因此,当他第3次被罢免在家时,就料定了李世民会来找他,所以提前打扫的屋子等着皇帝来接他,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当太宗游览芙蓉园时,立刻恢复了房玄龄的权力。
因此,从以上历史可以看出,贞观时代的政治虽然清明,但其背后的纠缠依旧比我们想的要阴暗。即使是房玄龄这种被称为大唐瑰宝的人物,也依旧只是君臣博弈下的工具,房玄龄恐怕也是有苦难言。但总的来说,房玄龄在起起伏伏之间还是大有作为,这或许也是一种另类的幸运,毕竟旧时的封建时代可没有那么多的清明。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麾下汇聚了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其中魏征、房玄龄与杜如晦三人以“谏臣”“谋臣”“断臣”的互补角色,构建了唐朝政治史上最稳固的权力三角。他们...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5-08-29 宋璟宰相任期考:盛世名相的仕途沉浮与历史回响作为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的唐朝四大贤相,宋璟的仕途轨迹始终是历史研究的焦点。其宰相任期虽仅四年,却以“刚正不阿、节操持正”的品格,在开元盛世的历史长卷中留...
房玄龄 2025-08-29 房玄龄:盛世功臣与家族悲剧的双重叙事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房玄龄的名字与“贞观之治”紧密相连。这位被李世民誉为“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的宰辅,其政治智慧与历史贡献无可争议。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其家...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5-06-30 房玄龄家族悲剧:从功勋显赫到满门抄斩的背后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房玄龄作为一代贤相,其功绩与智慧备受后世赞誉。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成为唐朝初年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5-05-21 房谋杜断:权力场中的智慧共生与协作范式在贞观之治的璀璨星河中,房玄龄与杜如晦的君臣际遇堪称典范。这对被后世誉为“房谋杜断”的组合,以“谋”与“断”的互补之道,构建起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最富效率的决策体系...
房玄龄 2025-04-30 房玄龄之死:真相揭秘,一代贤相并非被长孙无忌气死房玄龄,作为唐朝初期的杰出政治家和谋士,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被誉为“一代贤相”。然而,关于他的死因,历史上却流传着一种说法,称其是被长孙无忌活活气死的。...
房玄龄 长孙无忌 2024-12-02 揭秘:唐朝皇帝李世民为何自称害怕房玄龄老婆?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李世民作为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其治国才能和军事智慧备受后世赞誉。然而,在李世民的光辉形象背后,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趣事——他自称害怕房玄龄的老...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4-11-09 吃醋的由来:千古名相房玄龄为什么怕老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吃醋”一词常用来形容男女关系中因嫉妒而产生的情绪。然而,这一词汇的由来却与唐朝的一位著名宰相——房玄龄有着不解之缘。房玄龄不仅以其卓越的政治...
房玄龄 2024-10-31 房谋杜断:历史上的智慧搭档“房谋杜断”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组合,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两位重要辅佐大臣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人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互补的性格特点,共同辅佐李世民,为唐朝...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4-07-17 探究房玄龄满门抄斩的真相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房玄龄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学识成为初唐时期的杰出政治家。然而,关于房玄龄被满门抄斩的说法,却在后世广为流传。这一说法是否属实?背后的原...
房玄龄 2024-06-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