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军团作为秦朝末年最重要的一支军事武装力量,它的构成是什么呢?
秦二世二年,章邯统率由刑徒、奴隶组建的军团击灭起义军周文军团。随后,章邯军团大量补入秦人及秦朝北方戍军,战力猛增,先后击杀陈胜、项梁等。在巨鹿大战中,章邯军团被项羽楚军击败。章邯率残军投降后,除章邯等数名将领外,其余悉数被项羽坑杀。
秦二世元年秋,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至渔阳戍边,途经蕲县大泽乡时,因连日暴雨,洪水泛滥,阻断道路,不能按期到达。
按当时秦律,误期者当斩。陈胜、吴广等被逼无奈,率戍卒杀死押解的军官发动了起义。义军连克大泽乡、蕲县、陈县后,陈胜在陈县称王,建国号“张楚”。陈胜分派吴广、宋留、周文等将领率军西征、南征、北伐。其中,周文军一路势如破竹,一直打到距秦都咸阳仅百余里的戏。
此时,秦关中空虚,军力不足。章邯奏请赦免在骊山修陵的数十万刑徒和奴隶,组建成军,在章邯统率下,击杀周文。
随后,章邯军又陆续击杀陈胜、项梁等义军领袖,声势大振。直至公元前208年,在巨鹿大战中才被项羽击败。使人困惑的是,章邯统率的这支由“骊山徒、人奴产子”仓促组成的军团,战力为何如此强悍?
章邯军团最初主要是由在骊山修陵的刑徒及奴隶组成的。周文军团一路西进,势如破竹,为何面对由刑徒和奴隶拼凑组成的章邯军团却连战连败,落得兵败身死的结局呢?章邯军团的战力,真的如此恐怖吗?
其实,秦统治者既强迫大量刑徒和奴隶修建陵墓,自然需要保证他们的基本或最低衣食需求。否则,他们无法胜任繁重的体力劳动。若因饥饿、病患造成囚徒、奴隶大量死亡或逃亡,对秦统治者而言是不利的。
其次,刑徒和奴隶们对自由之渴盼要比一般人强烈。为获得自由,很多刑徒或奴隶常常铤而走险,亡命江湖。汉初名将英布就曾率部分囚徒逃出骊山,“亡之江中为群盗”。一旦获得秦统治者大赦,他们出于对自由的极度渴望,自然会为秦统治者拼死效力。
第三,秦朝末年,严刑峻法,往往轻罪重判,甚至连坐无辜,很多在骊山修陵的刑徒或奴隶未必都是杀人越货的江湖巨盗。他们虽痛恨秦统治者,但也没有誓死推翻秦朝的壮志。一旦秦统治者用自由来换取他们的效力,很多刑徒和奴隶还是乐见其成的。
第四,被囚禁于骊山的刑徒和奴隶消息闭塞,对天下民众反秦起义浪潮可能毫无所知。在秦统治者的宣传或命令中,周文义军不过是普通盗贼。这使骊山囚徒和奴隶们在与周文军交战时,并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第五,初建的章邯军团并非全是刑徒和奴隶,其中当有部分秦军将士充任中下各级军官。周文大军攻入关中时,秦虽防卫空虚,但这并不意味着关中没有秦军屯守。
《史记》明确记载:秦二世元年四月,“征材士五万人屯卫咸阳”。这些百战老兵对章邯军团必有严密掌控。刑徒和奴隶们若事先没有充分串联,自然无法暴动,反戈一击。
第六,周文西征大军虽势如破竹,攻入关中,但百战将士之疲惫,势难避免。正如俗语所说:“强弩之末势不能穿橹缟。”极度的疲惫自然会导致战力剧降,加上义军连战连捷,骄傲轻敌的情绪滋蔓,亦难避免。
而关中为秦腹地,秦人在这里经营数百年,所以义军无论是后勤保障,还是兵员补充,定会面临莫大困难。这些因素,无疑是导致周文军团接连失利的重要原因。
周文军团被章邯军团逐出关中后,章邯军团虽战胜,但此时或许也面临着崩溃的险境。刑徒和奴隶虽可逞一时之勇,击败义军,但仓猝成军,素质低下,又缺乏训练,战志低迷,也难免导致自身蒙受巨大损伤。
义军退出关中后,章邯军团势必要追歼之,战场需移至关东地区。很多来自关东地区的刑徒、奴隶战意难免锐减,甚至频繁发生逃亡事件。最重要的一点是,随着章邯军团向关东地区开拔,原本消息闭塞的刑徒和奴隶们,可能会耳闻目濡关东地区的剧变。
《史记》记载,章邯军团与周文军团几次激战后,周文军败退至潼关,在曹阳屯扎二三个月。章邯军追至,并再次击败义军。
这二三个月,极有可能是章邯军团重组的时间。因为,曹阳之战后,章邯军团便如魔力附体,战力剧增,十余日内即击灭周文;数日后,陆续击灭田臧、葛婴等义军各部;一个多月后,杀陈胜,颠覆张楚政权。
“张楚”覆灭,陈胜被杀,项梁率领的楚军就成为秦军首攻的战略目标。为取得战争的胜利,秦统治者再次对章邯军团进行补充:“秦果悉起兵益章邯。”
正是这样一支生力军的补充,章邯军团才得以迅速取得定陶大捷,击杀项梁。陈胜、项梁相继战死,中原地区的义军力量蒙受惨重损失。章邯也正是认为中原义军已无足为虑,才挥军北上,围困巨鹿,拉开了巨鹿大战的序幕。在巨鹿战场上,王离及他所率部分北方戍军,也奉命加入章邯军团,接受章邯的节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时的章邯军团,已经基本囊括当时秦军精锐,成为秦帝国最重要也是最后一支武力支柱。从最初成军到巨鹿大战前,章邯军团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过,它的不败神话,最终在巨鹿大战中被终结。
章邯战败后,迫于无奈,率残军投降项羽。最终,除章邯等数名将领外,20余万秦降军被项羽悉数坑杀于新安章邯军团彻底覆灭。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在秦二世胡亥的暴政与赵高的乱政下,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已摇摇欲坠。此时,秦三世子婴登上历史舞台,他在位仅46天,却以一系列举措展...
秦二世 赵高 2025-09-11 姓与氏的千年迷雾:解码胡亥不称“嬴”的深层密码公元前207年,望夷宫内,23岁的秦二世胡亥在赵高女婿阎乐的逼迫下自尽,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这位被后世称为“暴君”的统治者,不仅因残酷统治闻名,更...
秦二世 赵高 2025-08-28 卫国为什么不算六国:从历史脉络与战略格局的双重解构战国时期,“六国”作为秦国统一战争的主要对手,通常指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然而,与这六国同时存在的卫国,虽延续至秦二世时期才正式灭亡,却始终未被纳入“六国...
秦二世 2025-08-26 秦二世陵墓:末代暴君的寒酸归宿与历史警示在西安市雁塔区曲江池南路252号,一座高仅5米、直径25米的圆形封土堆静卧于现代住宅区与曲江遗址公园之间。这座被当地人戏称为“墓景房”的秦二世陵,不仅是秦朝速亡...
秦二世 2025-08-08 胡亥有后人吗:历史迷雾中的探寻在秦朝短暂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秦二世胡亥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以残酷暴虐的统治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而关于他是否有后人这一问题,也如同笼罩在历史迷雾中的谜团,...
秦二世 胡亥 2025-07-23 秦朝灭亡时王翦在干嘛:一位战神的历史谢幕公元前207年,秦朝在陈胜吴广起义的烽火中走向覆灭。当章邯率领的秦军在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溃时,当刘邦的起义军攻入咸阳时,那位曾以六十万大军灭楚、为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陵 章邯 2025-07-22 叔孙通投靠了谁:乱世儒生的生存智慧与历史抉择叔孙通,这位秦汉之际的儒学大家,其人生轨迹堪称一部乱世浮沉的生存指南。从秦廷博士到汉家儒宗,他先后侍奉过秦二世、项梁、楚怀王、项羽,最终归附刘邦。这种频繁的“跳...
项羽 秦二世 2025-06-16 秦二世胡亥:政治头脑的缺失与帝国的崩溃秦二世胡亥,作为秦始皇的第十八子,于公元前207年登上了秦朝的皇位。然而,他的统治时期却成为了秦朝历史上最为黑暗和动荡的时期之一。那么,秦二世胡亥是否具备政治头...
秦始皇陵 秦二世 2025-03-04 李斯被腰斩的悲剧:为何无人求情?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李斯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和丞相,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政治影响而著称。然而,他的命运却在秦二世时期急转直下,最终遭遇了腰斩的悲惨结局。一...
李斯的儿子 秦二世 2025-02-02 章邯败给韩信:战略决策失误的沉重后果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波澜壮阔中,章邯与韩信的较量无疑是一段引人入胜的篇章。作为秦朝末年的著名将领,章邯曾一度风光无限,然而最终却败在了韩信的智谋之下。一、章邯与韩信...
章邯 韩信 2024-11-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