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即明宣宗,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他年幼时十分聪颖,深得祖父朱棣喜爱。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大明王朝的传奇故事应该是世人皆知,草根皇帝朱元璋在乱世之中不仅博得了一席之地,而且还建立了明朝,也因为这样,他的故事和事迹也是流芳百世,唯一一点遗憾的就是他最爱的儿子早夭,后来把皇位传给孙子却被别的儿子夺取,而这个人就是燕王朱棣。
要说在明朝的历史上叔叔和侄子争夺皇位的故事那还真不止明成祖朱棣,因为在后来,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他的孙子身上,可以说造化弄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过结局并不一样,他的孙子成功保住了自己的皇位,而这个孙子就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朱瞻基。
明成祖对于自己的这个皇孙可谓是十分宠溺,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有着曾经自己当年的勇武,这样文武双全的皇孙明成祖又怎么可能不爱,也正是这样,朱瞻基才能凭借自身的能力在后来的皇位争夺中取胜,而在他的身上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谜团,在他身上有一个至今六百年都没有解开的谜团,那这个谜团是什么呢?朱瞻基的又有怎样的的人生经历和故事呢?
01明成祖的掌上明珠
明成祖朱棣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朱高炽,另一个是朱高煦,这两个儿子明成祖都不太喜欢,朱高炽虽为太子却老实懦弱,不会带兵打仗,而且身体状况很差,二儿子朱高煦虽然勇武过人,但是却一脑子的浆糊,只会打打杀杀,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这两个儿子一个能文,一个能武,就是不能结合在一起,这也是急坏了明成祖,后继无人的话,明朝的江山基业不就砸自己手里了吗?那到时候有什么脸面面对先祖。
正当明成祖一筹莫展时,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出生,给他带了来希望,朱瞻基从小就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天赋,什么琴棋书画,十八般武艺可谓是样样精通,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他的出现无疑很好打消了明成祖的顾虑,所以朱瞻基自幼就被明成祖悉心教导,更是呵护有加,生怕自己的这个宝贝皇孙有什么闪失。
要说明成祖有多喜欢这个皇孙,只要他在皇宫之中就经常陪着他,给他请最好的老师教他文化知识,即使出行或者是带兵打仗也要带着他,不仅如此,身为皇帝的明成祖居然给自己的孙子当马骑,这要是平民百姓也就算了,这可是明成祖啊!至高无上的皇帝,有着最高的地位和尊严,居然给自己的孙子当马骑,可见明成祖是有多么喜爱他。
不仅如此,明成祖因为他把皇位传给了他的父亲朱高炽,虽然朱高炽是太子,但是明成祖并不喜欢他,而是更偏向朱高煦,毕竟怎么着他都能带兵打仗,守住大明江山,可偏偏为了这个皇孙愣是毫不犹豫把皇位给了自己这个体弱多病的长子朱高炽,没想到朱高炽父因子贵。
02朱高炽的皇位之争
在朱高炽被封为太子,也被明成祖确定为下一个继承人后,被封为汉王的朱高煦不愿意了,明明这江山是自己曾经和明成祖辛辛苦苦打下来,他朱高炽只是在后方而已,凭什么要给他,所以一直心怀不满,也一直想蓄意谋反自己当皇帝。
所以在明成祖还没去世时两人就一直关系不好,汉王还经常当众羞辱讽刺朱高炽,而朱高炽为人也是老实,也可能是软弱还是心太善良,心肠太软,不去在意自己弟弟的冷嘲热讽,也一直不去理会这皇位之争,甚至还想把这皇位让出去。
不过这样的想法明成祖怎么能同意,因为这皇位可不是给他的,而是给朱瞻基这个皇孙的,但这并不影响汉王对于皇位的执着,他一直在等自己的父亲明成祖驾崩,然后迅速兵变,夺得皇位。
对于他这样的想法,以文为主的朱高炽怎么可能不知道,所以在明成祖驾崩后,朱高炽封锁消息,并且迅速继位,这个消息一直到他继位两个月之久,远在自己封地的朱高煦才知道,可是现在一切为时已晚,朱高炽成为皇帝的事情已成定局。
出现这样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古代的通讯极为不发达,传递一个消息八百里加急还得还几天呢,汉王所处的地方又远,更何况朱高炽封锁消息,他不知道也是正常,可是即使这样汉王也依旧不死心,他知道朱高炽身体状况极差,在位不了多长时间,于是就等着朱高炽支持不住的那一天,然后抢夺自己侄子也就是朱瞻基的皇位,学他老爹朱棣的那一套。
03朱瞻基身上的谜团
这样的想法无疑也瞒不过这父子二人,所以时刻提防着这件事情的发生,同时朱瞻基对于这个叔叔也是十分厌烦,因为曾经冷嘲热讽自己的父亲,还和自己的父亲争夺皇位,甚至明成祖还在世的时候年轻气盛的朱瞻基就和他发生过冲突,好在没有发生兵戎相向的情况,不过这也注定这叔侄二人不可能善了。
而恰巧的是,在这个时候朱瞻基还被派去南京,平衡朝政,这样的局势无疑十分有利于汉王,而此时汉王也加强了自己的信息传递的建设,意图在最短时间内知晓皇宫之中的变动,以便最快做出决策和行动。
所以在总体上来看,怎么都是汉王有着一定的优势,既可以在短时间兵变夺得皇位,也可能在另一边阻挡朱瞻基回朝,不过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在朱高炽驾崩后,还没等汉王得到消息,朱瞻基就已经继位了,这样的情况让汉王一时间不理解,曾经做的努力也是功亏一篑,总不能大动干戈明抢吧,那样的话这个皇位也没有人认可,更何况朱瞻基也不是宵小之辈,文武双全,还真难打得过。
对于朱瞻基迅速继承皇位的这件事情不单汉王疑惑,到了今天后世之人也是疑惑不解,按理说那时候的通讯速度那么差,就算朱瞻基有最快的情报人员,起码也得两三天知道,为什么朱高炽一去世他就马上登基了呢?
这其中肯定存在不为人知的秘密,而对于这一真相,后世的史学家和学者推论,可能是因为朱高炽知道自己身体状况不好,所以安排朱瞻基随时待命,准备接替自己,这个说法也是合情合理,不过那也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就得知消息到继位啊,这还是欠缺证据。
再就是还有一种可能朱瞻基可能是谋杀自己的父亲,因为这样的话那不就是随时控制朱高炽的生死,自然也就无缝衔接,不过这终究只是推论,没有证据,也没有相关的资料表明,所以这个说法也不成立,那这个谜团到最后还没有得到准确的真相,并且至今已经六百年之久了,还是一无所知,或许这永远都是一个谜题了。
04结语:
对于历史上很多的事情,很多迷题的真相,即使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也即使相关史记资料比较丰富,可终究还有没有办法得知其中原委,这或许需要后世之人慢慢破译,也或许很多迷题永远没有真相。
随着历史的长河成为了一个遗憾,也渐渐被世人淡忘,可能这就是这些故事迷人的地方吧!吸引着你,却又不得其中因果,神秘而又充满韵味。
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樊忠从未刺杀朱瞻基:一场被误读的忠诚与权力交织的史实在关于明朝历史的讨论中,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言称“御林将军樊忠曾试图刺杀明宣宗朱瞻基”,甚至被部分影视作品渲染为权力斗争的戏剧性场景。然而,通过梳理《明实录》《国榷...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 朱元璋:历史天平上的功过双面镜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帝王之一。他以赤贫之身推翻元朝统治,开创大明王朝,却在治国过程中展现出铁腕手段与严酷统治。这位“草根皇...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25 方国珍兵力考:元末割据势力的军事力量解析元末乱世,群雄并起,方国珍作为最早举旗反元的势力之一,凭借浙东三郡(庆元、台州、温州)的地理优势与强大的水军力量,在元廷与朱元璋之间周旋近二十年。然而,关于其兵...
朱元璋多少岁 方国珍 2025-07-23 朱棣生母之谜:正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千年博弈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作为明朝最具争议的皇帝,其生母身份问题自明代中期便成为史学界悬案。官方史书《明史》《明实录》明确记载其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孝...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刘伯温的最后一个预言:历史迷雾中的智慧回响1375年寒冬,浙江青田的刘府内,病榻上的刘伯温将长子刘琏唤至身前。这位辅佐朱元璋定鼎天下的谋臣,在弥留之际留下四句谶语:"蓝玉骄纵,必遭灭族...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07-10 明朝都察院:皇权下的监察利剑与制度困局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长河中,明朝都察院以其严密的体系、广泛的职权和深远的影响,成为封建专制时代监察体系的巅峰之作。作为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9 朱元璋文字狱: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文字狱犹如一道道阴霾,笼罩着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成为专制统治者钳制思想、维护权威的残酷工具。朱元璋,这位从草根崛起的大明开国皇帝,其...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