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徐州之战:吕布身死,三国第一战将的生命终结之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吕布自从被曹操赶出兖州之后,与当时的两大阵营的刘备,袁术关系时好时坏,曹操则是坐镇兖州,挟天子以令诸侯,接着天子的号令,封赏袁绍,使他不能就范,一面又命令依附于他的刘备,讨伐袁术。这个时候,曹操本想南征张绣和刘表,但是因为吕布和他有兖州之仇,再加上吕布盘踞于徐州一带,对许都就是一个威胁,曹操随即出兵徐州,与吕布展开徐州大战。
此时,曹操已经二征张绣完毕,刘备败给了吕布,依附了曹操,而江东两大能人周瑜,鲁肃皆归于孙策,袁术也贸然称帝,袁绍和公孙瓒正在火力全开的火并,此事的东汉末年场景,只能用一个乱字形容。
曹操征伐完了张绣,就火速退回京师,害怕强人袁绍挥军而来,退得非常快,当曹操回到许昌后,才发现,袁绍并没有偷袭许昌,因此,决议要攻打吕布,新仇旧恨一起报了。
这个时候曹操刚一提出这个事情,就遭到了手下人的反对,他们都害怕张绣,刘表率军来偷袭,就会造成曹军首尾不能兼顾,很不动的局面。
这个时候,荀攸站来出来,说到:刘表,张绣都不是心怀大志之人,能保全自己,已经是万幸,他们没有这个胆量干这个事情,吕布则不一样,这家伙骁勇善战,这几年来在徐州地区已然成为一方割据势力,时间一长,会有许多豪杰人才慕名去投奔他,他现在羽翼尚未丰满,还没有勾结袁术等人,现在对他出兵讨伐,一定可以击败他。
曹操听到荀攸讲得头头是道,也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出兵徐州。
曹操刚才徐州境内,就与吕布军短兵相接,但是吕布军却未尝一胜,皆败给曹操,这是因为什么原因那?这是因为吕布启用陈宫,这也是他徐州大战,最大败笔。
其中两件事情,直接影响了徐州战局:
——第一件:谋士陈宫建议吕布,以逸待劳,主动出击,但是吕布不听,非要和曹操拼杀阵地战,结果在彭城被曹操杀了一个大败,丢城败兵,退守下邺,而到了下邺,吕布却自作主张,主动出击曹操,结果打一次,败一次,处境很是被动。
——第二件:谋士陈宫建议吕布,曹操远来,势不能停留过久。将军如果率领步、骑兵屯驻城外,由我率领剩下的军队在内守城,如果曹军进攻将军,我就领兵攻击他们的后背;如果曹军攻城,则将军在外援救。
不过一个月,曹军粮食吃光,我们再行反击,可以破敌。”吕布同意,打算留陈宫与高顺守城,自己率骑兵截断曹军的粮道。本身这个建议,是可以解吕布徐州为围的事情,但是吕布的妻子却参与了进来,一个妇道人家参与这件事情本来就不是一件好事,她极力反对这件事情,并且说到:“陈宫与高顺一向不和,将军一出城,陈宫与高顺必然不能同心协力地守城。
万一出现什么问题,将军要在哪里立脚!而且曹操对待陈宫犹如父母对待怀抱中的幼儿,陈宫还舍弃曹操来投靠我们;你待陈宫并未超过曹操,就把全城交给他,抛别妻儿家小,孤军远出。如若有变,我难道能再做你的妻子吗?”吕布听完妻子说的话,便将陈宫的建议抛之脑后。
这两件事情的发生,使得陈宫完全被吕布启用,吕布也像一个困兽做最后的斗争。
吕布困兽之斗,逼反侯成,殒命而死。
吕布和曹操相持于城里城外,曹军疲惫,吕布军更疲惫,谋士郭嘉等人劝解曹操趁吕布士气低落,速战速决,便引来江水灌城,吕布见此情形,急的想投降曹操,好在被陈宫给拦住了,因此,吕布继续做着困兽之斗。
也在这个时候,吕布阵营发生了一件改变双方最终局势的事情,吕布的部将侯成,因为喝酒的事情,遭受到了吕布的呵斥,便生了逆反之心,联合了自己的手下部将,将陈宫和高顺抓了起来,率领部下投降了曹操。
吕布一看自己已经陷入从叛亲离的境地,在看到城外的曹军越来越多,内心太过恐惧,几次想自杀,都被手下拦住,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向曹操投降。
他一见到曹操,便对曹操各种称赞,希望曹操能够留他性命,他愿效犬马之劳,还向一边的刘备求情,结果刘备却一句话,将吕布至于死地。说到“明公您看见吕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阳和董太师的吗!”吕布死前说:“大耳儿刘备最不能相信!”最终吕布被缢杀,然后枭首。就这样,三国第一武将,一代枭雄就这样身死人手。
而作为曹操年少好友的陈宫,则是和曹操一顿寒暄后,选择了“杀身成仁”,一个吕布,一个陈宫,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结语;曹操消灭了吕布后,不仅剪除了一个大敌,也为与袁绍展开官渡之战前,开了一个好头,增强了曹军将领的士气,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得到了徐州这个兵家必争之地,也将吕布的人马争夺了过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吕布的旧将张辽,陈群,臧霸等人最后都成为了曹操帐下的中流砥柱,为曹氏建立魏国,立下了赫赫功绩。
多年以后,曹操最终在官渡之战上,击败袁绍,成为前三国时期首席强人,也开启了他号令天下,主导汉朝政权的浮沉之路。
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硝烟中,数学家、政治家孔多塞侯爵在研究民主投票机制时,发现了一个颠覆直觉的逻辑困境:当三个或以上选项通过多数决规则竞争时,社会偏好可能陷入无...
启 2025-09-22 司马懿与曹氏家族的权力更迭: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博弈公元249年,洛阳城笼罩在寒冬的肃杀中。七旬老臣司马懿以太后诏书为名,发动“高平陵之变”,三千死士突袭皇宫,控制都城。这场政变不仅终结了曹爽集团的统治,更开启了...
启 司马懿 2025-09-22 葡萄牙的殖民地:从全球帝国到现代遗产葡萄牙作为近代史上首个开启全球殖民扩张的欧洲国家,其殖民版图曾横跨五大洲,鼎盛时期面积达1040万平方公里,是欧洲建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殖民帝国。从15世纪初...
启 2025-09-19 李三才为何位列东林点将录榜首:一场政治符号的构建与历史记忆的博弈明末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为打压东林党,命亲信王绍徽仿照《水浒传》模式编纂《东林点将录》,将东林党骨干成员按“一百零八将”排序。在这份名单中,李三才被列为“托塔...
魏忠贤 启 2025-09-18 魏源的重大历史贡献:以“师夷长技”叩开近代化之门在晚清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魏源以一部《海国图志》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呐喊,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先驱。他的贡献不仅在于系统引入西方知识,更在于以“经...
魏源 启 2025-09-18 明朝哲学家李贽:离经叛道的启蒙先驱在明朝中后期思想禁锢的铁幕下,一位来自福建泉州的哲人以惊世骇俗的姿态撕开了一道裂痕。李贽(1527-1602),这位自号“异端和尚”的思想家,用七十六载人生演绎...
启 2025-09-17 戴名世:桐城派的奠基者与文学先驱在清代文坛的星空中,桐城派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与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古典散文领域的一座丰碑。而在这座文学高峰的奠基过程中,戴名世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启明星,以其卓...
启 2025-09-17 晋朝的终结:东晋的覆灭与南北朝的开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晋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朝代,它上承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下启南北朝的长期对峙。然而,这个曾经统一中原的王朝,最终却未能逃脱被新兴势力取代的命...
启 2025-09-17 阿诺德·汤因比著作:文明史观的宏大叙事与跨时代启示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是20世纪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启 2025-09-16 鉴真东渡:跨越沧海的文化纽带与精神丰碑公元753年,66岁的鉴真和尚在双目失明、历经五次失败后,终于率领弟子从张家港黄泗浦启航,成功抵达日本九州岛。这场持续十二年、六次启航的壮举,不仅改写了中日文化...
启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