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世民和李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为了皇权可以除掉大哥和弟弟,为什么放过了父亲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同时逼迫父亲李渊退位,才得到了至高无上的皇权,那么问题来了,李世民在当时都能狠心杀掉亲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为什么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能安然无恙,是李世民狠不下心对父亲下死手吗?
其实历史上的李世民可以说是不忍心对父亲李渊下手,但是他绝对有过弑父的决心,只是李渊见局势不妙第一时间做出了正确选择才幸免于儿子李世民之手。
李世民曾有弑父之心,但是后来没有弑父的必要
其实李世民不是没有弑父的想法,不然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在发生“玄武门之变”时,李渊没有出面制止,李渊作为当时的皇帝,只要一道圣旨,李世民所率领秦王府部属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就会功败垂成。
但是当时李渊在干什么?根据史书记载,李渊当时带着重臣封德彝等人泛舟海河。而这个海河是当时唐代皇宫中的内河,这是不是有点反常,李渊约好要在早晨处理调和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兄弟冲突,结果大早起莫名其妙的泛舟海河。
就算泛舟海河,那么李渊也不是老糊涂了,皇宫中的人只要有一个去李渊面前禀报玄武门发生变故,李渊立刻就能制止玄武门之变的发生,但是李渊却在这时期毫无作为,任由李世民和李建成兄弟相残。
所以大胆假设的话,李世民既然想发动“玄武门之变”,那他必定谋划得当,考虑周密,更何况他身边还有“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两大谋划大师。
因此李世民极有可能在弑兄杀弟前已经抢先一步派秦王府的玄甲兵冲入李渊寝宫控制住了李渊,否则李世民如何能避过皇帝耳目发动'“玄武门之变”。
在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一些隋唐时期的民间野史记载了一则这样的故事: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到阴曹地府状告了李世民,阎王爷便派小鬼暂时勾来李世民的魂魄交给人曹官崔子玉审判。
这个崔子玉就和《西游记》里魏征梦斩泾河龙王似的,就是穿梭阴阳两界的人,白天是正常人,而到了晚上睡觉以后就可以帮阴司审案的判官。
崔子玉质问李世民为何在武德九年杀兄弟于殿前,囚慈父于后宫。故事结尾就是李世民许诺给崔子玉让他在阳间得享荣华富贵,才被放了回来。
故事当然是假的,但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点,因为这篇故事大概是唐代文本流传下来的,可以说是唐人所著,也就是说当时的老百姓听到的一些野闻就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囚慈父于后宫。
通过这个故事再结合历史看看,在史料中可以发现史料记载“玄武门之变”很笼统,甚至连参与其中的李建成和李世民双方具体人数都没有交代,只笼统交代了跟随李世民的玄武九将,具体的士兵人数并没有详细交代。
那么李世民控制住了父亲李渊会如何?
尉迟敬德后来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去面见李渊,其实就是赤裸裸的逼宫,李渊及重臣封德彝等人极有可能早已被李世民所控制,尉迟敬德不过是去逼宫而已。
李渊如果不默认李建成和李元吉死得罪有应得,如果不主动退位,那么尉迟敬德的屠刀就会举向李渊。
所以李世民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派发小心腹兼大舅哥长孙无忌监修国史,就是为了方便篡改史书,他没有掩盖弑兄杀弟屠侄的恶行,他其实真正想掩盖的就是他曾经有弑父之心,他派尉迟敬德向李渊逼宫背后就包含了最坏结果——弑父。
不管是有弑父之心还是囚慈父于后宫,李世民都会被扣上不孝的名声,这是李世民不想背的名声,所以他让长孙无忌篡改史书主要为了掩盖不孝。
因此现在看史书上莫名其妙的在玄武门之变当天给李渊扣上了一个泛舟海河的情况。
当然,李渊也非常睿智,在危机时刻只求自保,果断放弃了皇权,所以这时候的李世民也没有必要杀掉父亲李渊,反而在历史上留下弑父的恶名。
李世民慑于礼法也不能弑父
在古代,普通老百姓都是害怕律法,而唯独皇帝害怕的是传统礼法,其实与其说是怕礼法,不如说是怕历史。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弑兄杀弟屠侄已经给他在历史上留下恶名,成为他终身的污点,即使他有权利篡改史书,给李建成和李元吉扣上各种帽子,为自己发动政变给予各种充分的理由,但是这也改变不了他弑兄杀弟屠侄的污点事实。
如果李世民要是再背上弑父的罪名,那他这一生就算是成为再有作为的英主,也改变不了他在后世历史上的名声了。
所以李世民一直想努力成为一代英主,他想要名垂青史,那他就不敢也不能背上弑父的恶名。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对李世民没有任何威胁
在“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其实对李世民没有任何威胁。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的四位嫡子之中,只有李世民一人健在,李建成的五个儿子也就是嫡长孙也全部被李世民杀死,所以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是李渊第一顺位合法继承人。
而在“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彻底失去权力,所以他对李世民没有任何威胁,而李渊皇位继承人方面也没有任何人能威胁到李世民,当时李世民最年长的弟弟李元景只有八岁。
所以李渊只能让位给李世民,让位之后李渊对李世民更是没有任何威胁,因此,李世民没有必要弑父。
李世民与李渊的父子之情
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与父亲李渊的父子感情还是很深厚,除了后来在立太子之事上李世民对李渊产生怨怼以外,在争权之前,李渊与李世民父子之情还是非常深厚。
其实在李建成与李世民争权之时,李渊一直是比较偏向于长子李建成,毕竟李建成是长子,一般父亲都会和长子感情更深厚。
所以李渊的偏向,也让李世民逐渐产生怨怼之心。
但是李世民毕竟是人,都有父子情深的一面,所以“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还是对父亲李渊有着深厚的父子之情。
在“玄武门之变”最后李世民和李渊抱头痛哭,这其中父子二人表现出来的感情可以说是半真半假,李世民有可能是出于对父亲的爱护之情和对哥哥弟弟的愧疚之情,而李渊也有可能是心疼兄弟相残之悲剧,总之父子二人哭的感天动地。
但是“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狠辣决绝还是给这对父子之间留下了难以弥补的裂痕。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对于父亲李渊日渐冷淡,而李渊也很少再与李世民见面,后来李世民更让李渊搬出了皇宫,住到了他以前的秦王府中,这也说明了李世民在事后对父亲李渊还是比较有怨言的。
不过李世民与李渊毕竟是将近30年的父子之情,所以李世民再狠辣决绝他也不能不顾父子之情,做出弑父的行为。
写在最后
所以说在“玄武门之变”前后,李世民不必、不敢、不能、不忍的四种心态,注定李世民不可能弑杀父亲李渊。
不仅不能弑父,李世民宁可背负弑兄杀弟屠侄的罪名,千方百计也要让史官抹掉他企图弑父的污点,因为弑父成与不成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这都是一种有违人伦丧尽天良的道德败类。
也正是因为李世民的强硬手段使李渊感觉的了危机感,所以他才会果断的将位置让给了李世民最后得享天年,不过坐视自己的儿子孙子被诛戮,骨肉互相残杀,想想这时的李渊应该不会再以当皇帝而觉得自豪了。
从李世民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性格和情况都和前朝大隋的隋炀帝杨广很类似,隋炀帝就是通过弑父杀兄的手段从而登上皇位。
但是二人结局所不同的是,隋炀帝登上皇位以后不恤民力,最终很快在短短的十三年里就葬送了大隋王朝,隋炀帝因为他的暴虐无道而被后世人冠以昏君恶名。
而李世民正是以隋炀帝为反面教材,时刻警醒自己不可做隋炀帝,所以才创造出了“贞观盛世”。
金无赤金,人无完人,李世民身上所存在的一些污点完全不影响他成为一代英主的事实,也毫不影响他对中国历史做出的伟大功勋,他依然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
李世民正是凭着他自己的文治武功将当时的中国推向顶峰才堵住了后世之人的悠悠众口,尽管很多人都了解李世民弑兄杀弟但是却没有人向骂隋炀帝那样去骂他,因为他是中国最伟大的帝王之一。
所以这样想成为伟大帝王的李世民,他是绝不可能背上弑父的恶名。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终结了唐朝初年的皇位争夺,李世民以箭矢与鲜血改写了历史走向。若将时间倒推至李建成登基的假设场景,其与李世民的生死博弈实则暗含着中国古代权...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0 血色洛阳:李世民斩单雄信引发的瓦岗军余波与王朝阵痛唐武德三年(620年),洛阳城外硝烟弥漫。秦王李世民率唐军围攻王世充,瓦岗军旧将单雄信因拒降被斩于阵前。这一刀不仅斩断了隋末英雄的末路,更在中原大地掀起一场持续...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7 夺位者的历史分野:李世民与朱棣口碑差异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均以非正常手段登上帝位,但二者在后世评价中却呈现显著差异:李世民被奉为“千古一帝”,朱棣则长期背负“篡位者”的争议标签。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玄武门后的血色抉择:李世民为何对侄子挥下屠刀,却放过侄女?公元626年,长安城玄武门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更迭。秦王李世民以八百精兵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射杀兄长、斩杀胞弟后,旋即软禁父亲李渊,完成从藩王到...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6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析公元626年玄武门前,李世民射杀兄长李建成,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而1402年南京城破时,朱棣率靖难军攻入应天府,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两场震动华夏的政变背后,是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5 玄武门前那杯毒酒: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真相公元626年夏,长安城笼罩在闷热中,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宴会正在东宫酝酿。太子李建成设宴款待胞弟秦王李世民,这场看似兄弟叙旧的夜宴,却因《旧唐书》中&qu...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14 光武帝刘秀:乱世中的完美帝王与历史镜鉴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王谱系中,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前5年—57年)堪称独特的存在。他既非刘邦式的草莽枭雄,亦非李世民般的门阀贵胄,却以“零差评”的完美形象,开创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刘邦 2025-10-14 权力博弈的差异:李世民逼父退位与朱棣“不敢”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而李世民与朱棣作为通过非传统手段上位的帝王,其行为逻辑却呈现出显著差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迅速逼迫李渊退位,而朱棣发...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3 权臣的抉择:长孙无忌支持李治继位的深层动因在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储位之争中,长孙无忌作为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其选择李治而非更得宠的李泰为继承人,绝非简单的血缘偏好或政治投机。这场权力博弈背后,交织着对皇权...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 李世民杀单雄信连徐茂公都救不了:权力博弈下的必然选择唐太宗李世民在洛阳之战后处决单雄信的决策,看似违背其“礼贤下士”的常规形象,实则是权力结构、政治风险与人性弱点交织下的理性选择。从历史细节看,这一决策背后隐藏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徐茂公 2025-10-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