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三国 >  桂阳太守赵范:乱世中的投机者与失意人

桂阳太守赵范:乱世中的投机者与失意人

时间:2025-05-23 12:11:32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在东汉末年这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桂阳太守赵范虽无高超武艺与卓越谋略,却因一场与赵云的纠葛而留名史册,成为乱世中一位颇具特色的投机者与失意人。

一、乱世中的桂阳太守

赵范,籍贯桂阳郡郴县(今湖南省郴州市),东汉末年桂阳郡太守。彼时,天下大乱,各方势力割据混战,桂阳郡作为荆州南部的重要郡县,也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赵范身处这样的乱世,虽身为桂阳太守,掌管一郡军政大权,但在群雄并起的局面下,他的势力显得微不足道。

在刘备南征荆州四郡时,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与零陵太守刘度都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他们深知刘备乃大汉皇叔,麾下又有诸葛亮多谋善断,关羽、张飞勇猛无敌,如今又派常胜将军赵云领兵前来,桂阳郡兵力有限,城池也不坚固,难以抵挡刘备大军的进攻。赵范权衡利弊后,最终选择开城投降,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官位。

二、与赵云的结拜与纠葛

赵范投降后,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获取更多的利益,他开始打起了与赵云结交的主意。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刘备麾下的得力战将,以勇猛和忠诚著称。赵范以同姓、同乡为由,与赵云结拜为兄弟。他对赵云说:“将军姓赵,某亦姓赵,五百年前,合是一家;将军乃真定人,某亦真定人,又是同乡。傥得不弃,结为兄弟,实为万幸。”赵云一时被他的言辞所迷惑,便与他交换生辰八字,结拜为兄弟。

结拜之后,赵范觉得时机成熟,便想将自己的嫂子樊氏嫁给赵云。樊氏有国色天香之姿,且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要文武双全,名闻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第三要与家兄同姓。赵范认为赵云完全符合这些条件,便想促成这桩婚事,以此来拉近与赵云的关系。然而,赵云却坚决推辞,他说:“我和你同姓,你哥哥就像我哥哥一样,所以和你嫂子结合似乎不妥。”当时有人劝赵云纳樊氏为妻,赵云回复:“赵范其实是被迫投降,他的心思并不可测;天下好的女性不少,我何必真的要如此呢?”

赵范见赵云不肯答应,心中十分惊恐,担心自己的阴谋败露。于是,他与部将陈应、鲍隆设计欲害赵云。他们先让陈应、鲍隆诈降赵云,然后在赵云酒醉之时,准备将其杀害。然而,赵云早已识破了他们的计谋,将陈应、鲍隆斩杀,并重新夺取了桂阳城。

三、结局成谜的失意人

赵范的阴谋失败后,他深知自己在桂阳郡已无法立足,于是选择了逃走。此后,他的去向便成了一个谜,史书中再也没有关于他的记载。有人说他可能隐姓埋名,远走他乡,从此过上了平凡的生活;也有人说他可能在逃亡的过程中被其他势力所杀,结束了自己充满投机与失意的一生。

赵范在乱世中本有机会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桂阳郡的百姓谋福祉,但他却为了个人的名利地位,不惜使用各种手段,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他与赵云结拜、献嫂等行为,都暴露了他自私自利、投机取巧的本性。最终,他的阴谋被识破,自己也落得个不知所终的下场,成为了乱世中的一个失意人。

桂阳太守赵范的故事,是东汉末年乱世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为了生存和利益而不择手段的现实。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像赵云这样坚守原则、忠诚正直的英雄人物的难能可贵。

人物: 赵云 分享 上一篇: 曹操身上都出现过哪些典故?曹操典故趣事大盘点 下一篇: 火烧新野之战:一场虚实交织的经典战例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