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叫“蛐蛐天子”的朱瞻基,究竟是个怎样的帝王?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明宣宗朱瞻基——人称蛐蛐皇帝,却是一代英主!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的二月初九,燕王府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明仁宗朱高炽与嫡妻张氏所生的嫡长子,取名朱瞻基。
那时候周围人还不知道他的降生会对大明王朝产生怎样的影响。
01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朱瞻基的出身,后世传说便具有传奇的色彩。
1339年,还在是燕王的朱棣做了一个梦,梦里自己的老爸,也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他对朱棣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并且将自己的大圭交给了朱棣。
朱棣惊醒后觉得非常诧异,按照这个梦的意思他觉得是朱元璋托梦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孙子。
只有这样,似乎明王朝才能够永远传承兴盛。
正巧这个时候下人来禀报,他的长孙降生了。
于是,朱棣更加肯定了争夺皇位的想法,认为自己是顺天命。
所以,这也为他以后发动”靖难之变“埋下了伏笔。

总所周知,历史上皇位的继承,都是因为自己的父亲身居皇位,才有可能轮到自己成为下一任皇帝。
不过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却不是这样。
他成为皇帝的原因可以说是非常奇葩,属于蝎子拉屎独一份。
在朱棣成为皇帝后,非常欣赏自己的次子朱高煦。
主要是因为,此人在靖难之役中能征善战,还救朱棣于水火之中。
《明史》当中记载:“汉王高煦,成祖第二子,性凶悍。靖难时屡有战功,江上之急,庶人战尤力。”足以说明他立下的功劳。
虽然他心中属意的太子人选是朱高煦。
可是朱高煦虽然英勇善战,在战场上表现优越,但是在文化方面的表现却不如朱高炽。
同时,加上朱高炽是嫡长子,表现出仁厚心善,自身也没有犯错,所以很多大臣还是支持立长子。
这一时间,朱棣可陷入了为难当中。
此时,大学士解缙对朱棣说了三个字“好圣孙”。
这一下,让朱棣下定了决心,言下之意便是儿子继承者选择困难,那么可以按照合适的孙子来选择继承者。
因此,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便继承了大统。
可以说他的皇位,很大程度上是沾了自己儿子的光呀!
02继承皇位,励精图治
在历史上,”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仅八个月便去世了。
因此,作为嫡子的朱瞻基便顺利继位,成为下一任的皇帝,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明宣宗。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明风华》当中就讲述了他的故事。
相信各位看过剧的小伙伴们想必都印象深刻,剧里的明宣宗是一个聪明洒脱的形象。
而历史上的朱瞻基可是一位难得的明君。
在他初即位时期,就表现出卓越的才能。
但是,新君即位往往会伴随着一些麻烦事。
这不,朱瞻基的二叔朱高煦就开始玩起幺蛾子了。
他本就不满当年太子之位的归属。
于是在,在仁宗病逝后,就趁此机会起兵,妄图复制父亲朱棣当年夺取侄子皇位的经历。
然而,他忽视了一点,朱瞻基可不是当年的“朱允炆”,他自己也不是那个雄才伟略的朱棣。
要知道,朱瞻基从小便被众多大臣培养,而且时常受“朱棣传教”,可以说是有能力善谋略。
由此可见,朱高煦的反叛自然是宣告失败,并且他的结局可以说是非常悲惨。
最终,朱高煦被朱瞻基放在瓦罐中烤死,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朱瞻基作为明朝的第五个皇帝,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功绩。。
在军事上,他英勇善战,为了保国境安全,时常亲自上阵杀敌。
对待人民实行善政,缝灾害年间就减免赋税。
因此,明朝出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在史上称为“仁宣之治”。
在《明史·宣宗本纪》记载到:“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庶几三代之风焉”。
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明仁宗和明宣宗的统治时期,明朝出现了如同汉朝文景之治时的景象,并且把朱瞻基的功绩与文景之治相提并论。
最有趣的是,他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这让他成为后世带有独特标签的皇帝。
03蛐蛐皇帝,爱好独特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蒲松龄有一篇文章叫做《促织》。
这篇文章其实描写的就是以朱瞻基为原型的蛐蛐皇帝。
在书中记录到皇帝喜欢斗蛐蛐,便每年派人到民间搜集蛐蛐,而皇帝的喜号也在民间引起了广泛的效仿,甚至还导致了民间蟋蟀的价格直线上升。
因此,为搜求名贵稀有品种,他更是不惜一掷千金从民间搜集质量好的蛐蛐来玩耍。
这就让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他玩物丧志,为了蛐蛐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
而有人则认为,任何人都有爱好,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喜好而荒废朝政,并且明朝在他的治理下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场面。
其实,他的爱好不至于此,可以说他是一个全能的人,在马球、狩猎以及绘画等等都有所涉猎。
他最让人佩服的一点就是:“爱好广泛而又不误国,这才是他大智慧的一面”。
04英年早逝,猜测诸多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朱瞻基的在位时间很短。
在他三十六岁,也就是在位十年之后就撒手人寰了。
本来正值壮年,却英年早逝,这就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想。
有人认为他是因为过度劳累。
毕竟他创造出了明朝一盛世的局面,由此可见他一定是付出了不少的精力。
而另一种说法,是他喜爱吃丹药的原因。
总所周知,古代的皇帝在到了一定的年纪后,似乎都痴迷于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妄想吃丹药获得延年益寿。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都知道丹药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这些东西可以说是一种潜在的毒药。
还有最后一种说法是,他家族遗传的原因。
毕竟他的父亲“明仁宗”也才活了47岁。
最重要的是,他的两个儿子也都是30多岁去世的。
这样看下来,这个方法似乎更可靠一些。
至今,真正的原因已无从考证,只是他的死注定是一个遗憾。
如果,他在位的时间更长,可能会直接带着明朝走向顶峰。
只可惜他的儿孙们没有他的能力,而明朝也日渐没落了!
更多精彩内容,大家可以关注公众号“有故事的白公子”
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立储问题上做出关键抉择:将肥胖臃肿、不善骑射的长子朱高炽立为皇太子,而非更符合其尚武气质的次子朱高煦。这一决策背后,交织着宗...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宣德盛世的缔造者:明宣宗朱瞻基的治国智慧与艺术人生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以"仁宣之治"的治世闻名,他不仅开创了明朝的黄金时代,更以卓越的文化造诣在帝王中独树...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15 书画蹴鞠皆入戏:明宣宗朱瞻基的帝王雅趣与权力游戏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1399-1435)在位十年间开创了“仁宣之治”,其文治武功背后,隐藏着鲜为人知的个人爱好。这些爱好既折射出帝王的多面性,也暗...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11 女中尧舜的定鼎之策:张氏如何以柔术稳住九岁皇帝的江山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骤然离世,九岁的朱祁镇在乾清宫接过玉玺。此时,这位幼帝的身后没有强势的外戚集团,朝堂上“三杨”内阁与宦官王振的暗流涌动,北方瓦剌虎视...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11 朱高炽禁海:一场被历史洪流裹挟的“拨乱反正”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驾崩于北征归途,其长子朱高炽以“仁宗”之号登基,开启了大明王朝短暂却关键的“洪熙之治”。这位在位仅九个月的皇帝,却以一道禁海令引发后世...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明宣宗禁海: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抉择明朝宣德年间,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作出了强化海禁政策的决策。这一决策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明初以来海禁传统的延续,更是特定历史背景下多重因素...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8-26 朱瞻基为何倾心孙皇后:权力、情感与命运的交织明宣宗朱瞻基与孝恭章皇后孙氏的爱情故事,在史书与野史的交织中显得格外耐人寻味。这位以“书画家”“促织天子”著称的帝王,为何对孙氏始终如一?从青梅竹马的情愫到宫廷...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8-20 明宣宗放弃多少领土:战略收缩下的地缘抉择与历史回响明宣宗朱瞻基在位十年(1425—1435年),以“仁宣之治”的盛世美誉载入史册,却也因主动放弃大片领土引发争议。从东北的奴儿干都司到西南的交趾布政使司,从北疆的...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8-14 樊忠从未刺杀朱瞻基:一场被误读的忠诚与权力交织的史实在关于明朝历史的讨论中,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言称“御林将军樊忠曾试图刺杀明宣宗朱瞻基”,甚至被部分影视作品渲染为权力斗争的戏剧性场景。然而,通过梳理《明实录》《国榷...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7-30 胡善祥:明朝首位无过被废的皇后传奇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胡善祥宛如一颗流星,短暂而璀璨地划过宫廷的天空。她作为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却因无端理由被废,其人生充满了无奈与悲剧色彩,成为了后世研究...
朱瞻基怎么死的 胡善祥 2025-05-06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