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所有儿子中朱棣最像他吗?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明朝皇帝中,明太祖朱元璋是真牛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而且都做到了。至于后期,朱标的死导致朱元璋没时间再重新培养接班人了,以至于,其杀伐果断,而且,有些矫枉过正了。到了明太宗朱棣这里,永乐大典、七下西洋、尘凊漠北、万国来朝,这个皇帝做事最像朱元璋。
公元1422年7月,明成祖朱棣北征蒙古阿鲁台部,是其人生中第三次北伐。可是,一行人浩浩荡荡抵达阿鲁台部后,却发现阿鲁台早已带着族人提前逃跑了。之后,怒不可遏的朱棣,不仅一把火烧掉了阿鲁台部还没来得及带走的帐篷,还赶走了其留下来的牛羊。
然而,在班师回朝的路上,朱棣却想到邻近的朵颜三卫总是暗通阿鲁台部,便改道进攻朵颜三卫。彼时,朵颜三卫并未防备,经过明军的洗劫,整个部落几近灭绝。说起来,朵颜三卫还曾给过朱棣很大帮助,为何朱棣会对其痛下狠手呢?并且,这个“朵颜三卫”又是什么组织呢?
根据史书记载,朵颜三卫是指蒙古分布在东北的三个部落,包括:朵颜卫、福余卫和泰宁卫,史称“兀良哈三卫”。朵颜三卫原本归附北元,可是,因朱元璋多次追击北元,并在捕鱼儿海一带给予其重击,使得北元统治者西迁了都城。这样一来,朵颜三卫只能归附于明廷。
之后,朱元璋将宁王朱权封藩至大宁城,使得朵颜三卫归入其麾下。然而,朵颜三卫与明成祖朱棣可谓是颇有渊源。相传,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前,兵力捉襟见肘。为了以藩王之师抵抗全国兵力,朱棣便打起了宁王朱权的主意。
根据《明史》记载,宁王朱权当时“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为了得到三卫精良的骑兵部队,朱棣以寒暄为由进入大宁城,软禁了朱权,并占据了其管理的朵颜三卫。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朱棣军队的总兵力完全不能与中央军抗衡。可是,因为有了朵颜三卫这些强悍的骑兵军队,他还是夺取了朱允炆的江山,并最终坐上了皇位。这样看来,朵颜三卫对朱棣成就帝业有过很大的助力。
再者,当时整个蒙古在明军的打击下,分裂为瓦剌、朵颜和鞑靼三卫。而在这三卫中,鞑靼与明廷敌对,瓦剌稍次之,只有朵颜三卫与明廷最亲善。
相传,这蒙古三卫并不团结,甚至,还常常交战。而这样混乱的局面,显然对明廷是有利的。打击这三卫最好的办法,就是搞春秋战国时期“合纵联盟”那一套,即:联合一部分,打击另外一部分。
当时,明廷统治者的策略,就是联合瓦剌和朵颜三卫打击鞑靼。
从这一角度分析,朵颜三卫不仅为朱棣兵变提供了帮助,还帮助明廷掣肘了其它蒙古部落,所以,明廷理应嘉赏。但是,为何朱棣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打击自己昔日的盟友呢?
其实,这其中有两个直接原因:
首先,朵颜三卫虽然表面依附了明朝,且常年与明廷亲善,但是,其背地里却暗通阿鲁台部,帮助其打击明朝,此为罪状一。
其次,虽然朵颜三卫曾为朱棣提供过兵力支援,且和明廷要好,可是,其后来却频繁南下抄掠明朝,骚扰明朝边关百姓,此为罪状二。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从前一向与明朝亲善的朵颜三卫,要出乎寻常地做这些自乱阵脚的事情呢?
其实,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利益。
当年,蒙古人回到漠北时,百姓人口基数庞大,加之,在元朝统治期间,大量蒙古人南下生活,使得漠北土地荒废,粮食产量低下。
为了温饱,他们只好干起了烧杀劫掠的勾当。
此外,从历史角度分析,朵颜三卫此举还有效仿前人之嫌。
众所周知,蒙古帝国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主要是依靠其不断的南征北战。在征服别国的过程中,蒙古军队不仅得到了大片土地,还掠夺了很多粮食和财富。之后,回到漠北的蒙古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只能相互攻击,并不停地南下抄掠明朝。
根据史籍记载,朵颜三卫是蒙古三部中实力最弱的,虽然,他们已经依附了强大的明王朝,可是,当鞑靼打过来的时候,他们还是没有力量与之对抗。毕竟,明朝鞭长莫及,真要等到明军赶来救援,恐怕朵颜三卫早被鞑靼灭掉了。正因实力的绝对弱小,朵颜三卫才表现出了两面三刀。
除此之外,虽然明廷也会偶尔赐给朵颜三卫一些物品,可是,因其人口众多,所以,分摊下来的食物和财富根本不够。最后,走投无路的朵颜三卫,只能南下抄掠。
其实,从朱棣的角度分析,明军突袭朵颜三卫之举倒也合常理。
因为,在利益面前,没有真正的朋友,亦没有永远的朋友。暂且不提明朝本就不丰富的资源,即使很富有,明廷也无法满足朵颜三卫所有蒙古人的物资需求。
此外,从古至今,国家利益永远高于一切。纵使明廷满足了朵颜三卫提出的所有要求,一旦明军撤退,阿鲁台进攻的时候,朵颜三卫依旧会为了保全部族利益投降于鞑靼。所以,与其养一个永远喂不饱的“白眼狼”,倒不如直接将其消灭以绝后患。
总之,撇开利益不说,明廷亦拥有绝对的军事力量打击朵颜三卫。
纵观历代封建王朝,唯有明朝没有采用温和的外交手段,不妥协不退步,直接强打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是朱元璋和朱棣为后世朱氏子孙定下的治国基调。
在明朝开国功臣的命运轨迹中,徐达与汤和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被传因背疽遭赐蒸鹅而死,后者却得以善终并获封东瓯王。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朱元璋对功臣集团的复杂心...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9-10 永乐迁都:朱棣1421年定鼎北京的深远抉择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之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决策。这场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历经十八年筹备的迁都工程,最终于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1...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9 耿炳文死守不战:能否成为拖垮朱棣的战略?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这位以防守著称的老将,在真定之战中采取“据城坚守、伺机出击”的策略,与朱棣的骑兵...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9-03 含山公主:跨越八朝的传奇人生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公主以八十二岁的高龄跨越了洪武至天顺八朝,见证了明朝从建立到鼎盛再到动荡的完整历程。她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女——含山公主。这...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03 朱标之死真相揭秘:权力、亲情与时代的悲剧交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大明皇宫中传来一则惊天噩耗:年仅37岁的皇太子朱标突然离世。这位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悉心培养的帝国接班人,其猝然离世不仅让朱元璋痛...
朱元璋多少岁 朱标 2025-09-02 方孝孺十族之殇:873条生命背后的忠节与暴政在中国古代株连刑罚的残酷历史中,“诛十族”是仅见于明代的极端案例。1402年,建文帝旧臣方孝孺因拒绝为篡位的明成祖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处以“诛十族”之刑,其宗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1 朱元璋的皇后:乱世中绽放的仁德之光在中国封建帝制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以铁腕治国著称,其统治时期以严刑峻法整肃吏治,却因一位女性的存在而平添温情底色——孝慈高皇后马氏,这位出身寒微的传奇女性,用一生...
朱元璋多少岁 孝慈高皇后 2025-08-29 朱高炽禁海:一场被历史洪流裹挟的“拨乱反正”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驾崩于北征归途,其长子朱高炽以“仁宗”之号登基,开启了大明王朝短暂却关键的“洪熙之治”。这位在位仅九个月的皇帝,却以一道禁海令引发后世...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朱温与朱元璋:同姓不同源的两位开国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朱温与朱元璋作为两位朱姓开国皇帝,常因同姓、同为开国之君且地域相近,引发关于二者关系的猜测。然而,从历史事实与学术考证来看,二人并无血缘关联,仅存...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8-22 朱棣靖难成功: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必然靖难之役(1399—1402年)是明朝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燕王朱棣以北平一隅之地起兵,最终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开创永乐盛世。这场看似以弱胜强的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