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所有儿子中朱棣最像他吗?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明朝皇帝中,明太祖朱元璋是真牛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而且都做到了。至于后期,朱标的死导致朱元璋没时间再重新培养接班人了,以至于,其杀伐果断,而且,有些矫枉过正了。到了明太宗朱棣这里,永乐大典、七下西洋、尘凊漠北、万国来朝,这个皇帝做事最像朱元璋。
公元1422年7月,明成祖朱棣北征蒙古阿鲁台部,是其人生中第三次北伐。可是,一行人浩浩荡荡抵达阿鲁台部后,却发现阿鲁台早已带着族人提前逃跑了。之后,怒不可遏的朱棣,不仅一把火烧掉了阿鲁台部还没来得及带走的帐篷,还赶走了其留下来的牛羊。

然而,在班师回朝的路上,朱棣却想到邻近的朵颜三卫总是暗通阿鲁台部,便改道进攻朵颜三卫。彼时,朵颜三卫并未防备,经过明军的洗劫,整个部落几近灭绝。说起来,朵颜三卫还曾给过朱棣很大帮助,为何朱棣会对其痛下狠手呢?并且,这个“朵颜三卫”又是什么组织呢?
根据史书记载,朵颜三卫是指蒙古分布在东北的三个部落,包括:朵颜卫、福余卫和泰宁卫,史称“兀良哈三卫”。朵颜三卫原本归附北元,可是,因朱元璋多次追击北元,并在捕鱼儿海一带给予其重击,使得北元统治者西迁了都城。这样一来,朵颜三卫只能归附于明廷。
之后,朱元璋将宁王朱权封藩至大宁城,使得朵颜三卫归入其麾下。然而,朵颜三卫与明成祖朱棣可谓是颇有渊源。相传,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前,兵力捉襟见肘。为了以藩王之师抵抗全国兵力,朱棣便打起了宁王朱权的主意。
根据《明史》记载,宁王朱权当时“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为了得到三卫精良的骑兵部队,朱棣以寒暄为由进入大宁城,软禁了朱权,并占据了其管理的朵颜三卫。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朱棣军队的总兵力完全不能与中央军抗衡。可是,因为有了朵颜三卫这些强悍的骑兵军队,他还是夺取了朱允炆的江山,并最终坐上了皇位。这样看来,朵颜三卫对朱棣成就帝业有过很大的助力。
再者,当时整个蒙古在明军的打击下,分裂为瓦剌、朵颜和鞑靼三卫。而在这三卫中,鞑靼与明廷敌对,瓦剌稍次之,只有朵颜三卫与明廷最亲善。
相传,这蒙古三卫并不团结,甚至,还常常交战。而这样混乱的局面,显然对明廷是有利的。打击这三卫最好的办法,就是搞春秋战国时期“合纵联盟”那一套,即:联合一部分,打击另外一部分。
当时,明廷统治者的策略,就是联合瓦剌和朵颜三卫打击鞑靼。
从这一角度分析,朵颜三卫不仅为朱棣兵变提供了帮助,还帮助明廷掣肘了其它蒙古部落,所以,明廷理应嘉赏。但是,为何朱棣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打击自己昔日的盟友呢?
其实,这其中有两个直接原因:
首先,朵颜三卫虽然表面依附了明朝,且常年与明廷亲善,但是,其背地里却暗通阿鲁台部,帮助其打击明朝,此为罪状一。
其次,虽然朵颜三卫曾为朱棣提供过兵力支援,且和明廷要好,可是,其后来却频繁南下抄掠明朝,骚扰明朝边关百姓,此为罪状二。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从前一向与明朝亲善的朵颜三卫,要出乎寻常地做这些自乱阵脚的事情呢?
其实,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利益。
当年,蒙古人回到漠北时,百姓人口基数庞大,加之,在元朝统治期间,大量蒙古人南下生活,使得漠北土地荒废,粮食产量低下。
为了温饱,他们只好干起了烧杀劫掠的勾当。
此外,从历史角度分析,朵颜三卫此举还有效仿前人之嫌。
众所周知,蒙古帝国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主要是依靠其不断的南征北战。在征服别国的过程中,蒙古军队不仅得到了大片土地,还掠夺了很多粮食和财富。之后,回到漠北的蒙古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只能相互攻击,并不停地南下抄掠明朝。
根据史籍记载,朵颜三卫是蒙古三部中实力最弱的,虽然,他们已经依附了强大的明王朝,可是,当鞑靼打过来的时候,他们还是没有力量与之对抗。毕竟,明朝鞭长莫及,真要等到明军赶来救援,恐怕朵颜三卫早被鞑靼灭掉了。正因实力的绝对弱小,朵颜三卫才表现出了两面三刀。
除此之外,虽然明廷也会偶尔赐给朵颜三卫一些物品,可是,因其人口众多,所以,分摊下来的食物和财富根本不够。最后,走投无路的朵颜三卫,只能南下抄掠。
其实,从朱棣的角度分析,明军突袭朵颜三卫之举倒也合常理。
因为,在利益面前,没有真正的朋友,亦没有永远的朋友。暂且不提明朝本就不丰富的资源,即使很富有,明廷也无法满足朵颜三卫所有蒙古人的物资需求。
此外,从古至今,国家利益永远高于一切。纵使明廷满足了朵颜三卫提出的所有要求,一旦明军撤退,阿鲁台进攻的时候,朵颜三卫依旧会为了保全部族利益投降于鞑靼。所以,与其养一个永远喂不饱的“白眼狼”,倒不如直接将其消灭以绝后患。
总之,撇开利益不说,明廷亦拥有绝对的军事力量打击朵颜三卫。
纵观历代封建王朝,唯有明朝没有采用温和的外交手段,不妥协不退步,直接强打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是朱元璋和朱棣为后世朱氏子孙定下的治国基调。
在明朝开国的风云岁月里,朱元璋与徐达的关系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他们从乱世中的携手共进,到君临天下后的君臣相得,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历史佳话。初遇:志同道合的...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10-31 血色刀锋下的民心所向:朱元璋嗜杀背后的统治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谱系中,朱元璋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符号。这位从淮西布衣到九五之尊的传奇人物,既以"洪武之治"开创明朝盛世,又因...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从草莽到帝王:朱元璋的称帝之路与开国名将的赫赫战功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的崛起堪称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诗。他从一个贫苦农家子弟,历经无数生死考验,最终登上皇位,建立大明王朝。这一历程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坚韧与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乱世称帝的博弈:李渊速成与朱元璋韬晦的深层逻辑隋末唐初与元末明初的权力更迭中,两位开国君主在称帝时机上的选择截然不同。李渊从太原起兵到长安称帝仅用一年,而朱元璋自红巾军起义至南京登基却耗时十五年。这种差异并...
朱元璋多少岁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30 朱元璋赐匾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背后的军事传奇与政治考量在明朝开国的历史长卷中,朱元璋赐予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不仅是对这位将领军事才能的高度认可,更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政治逻辑。这一牌匾的授予,既是对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9 建文帝的困局:优势背后的致命裂痕——朱允炆靖难之败的深层解析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21岁的朱允炆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明江山,坐拥朱元璋留下的庞大帝国。作为明太祖钦定的继承人,他既无外戚掣肘,又得东林文臣集团支持,更掌控着...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靖难风云中的藩王抉择:站队、观望与政治博弈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这场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不仅改写了明朝历史,更将二十余位藩王推向了权力博弈的漩涡。在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对决...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朱元璋称帝后:亲情与权力的交织,追封与厚待的帝王情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贫苦农家子弟到九五之尊,他的人生轨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家族的走向。在称帝后,朱元璋的哥哥姐姐均已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2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