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惠帝刘盈生有六个儿子,可是最终却是自己的弟弟刘恒继承皇位,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汉惠帝刘盈去世之后,先后即位的虽然是他的两个儿子,但不论是《史记》,还是《汉书》,都未将这两位皇帝列入本纪,而只是将其事迹列入了《史记·吕后本纪》和《汉书·高后本纪》之中,而《史记》甚至没有将汉惠帝刘盈列入本纪。
之所以如此,主要源于三位皇帝在位期间,朝政大权全部操持于吕后之手,“诸吕之变”后吕氏集团被铲除,大臣迎立汉文帝刘恒继位。如此,虽然汉惠帝刘盈与汉文帝刘恒之间还隔着两位皇帝,但实际上却相当于汉文帝刘恒从高后吕雉手中接过的皇权。
刘盈死后其两位儿子先后即位,但朝政大权掌握在吕后手中
在汉高祖刘邦的默许之下,汉高后吕雉在刘邦晚年时,便已经具有了极大的权力。而其根源,则在于刘盈性格太过“仁弱”,为保证其坐稳皇位,这才通过精心布局,达成了“内廷吕后与外廷相互牵制,外有刘氏诸侯王为屏障”的格局,从而达到朝政平衡。
按照刘邦的想法,只要朝中势力平衡,那么汉惠帝刘盈的皇位便稳固了,再加上自己留下的治国班底,国家也不至于迅速衰败。然而,刘邦恐怕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其去世后不久,朝政平衡便迅速被打破,而这一切都源于吕后对戚夫人母子的清算。
汉惠帝刘盈继位后不久,吕后便对曾经威胁到自己母子地位的戚夫人母子展开了清算,先是将戚夫人囚禁于永巷,贬为奴隶,之后又将赵王刘如意召入京中。虽然刘盈严加防范,但在汉惠帝元年(前194年)十二月,吕后还是趁着刘盈外出,杀死了刘如意,之后又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并将汉惠帝带去“参观”,结果刘盈就此大病一场,再也不理朝政。
儿子不理朝政,吕后便顺理成章的结果了朝中大权,朝中大臣却也无从反对。汉惠帝四年(前192年)十月,汉惠帝的母亲为了“亲上加亲”,将年仅十一岁的外孙女张嫣立为汉惠帝的皇后,张嫣乃是刘盈的姐姐鲁元公主与赵王张敖之女,也就是刘盈的亲外甥女。
吕后希望张嫣能给刘盈生下皇子,但由于刘盈认为两人的婚姻有悖伦理,因而始终未与其圆房,因而始终未能诞下皇子。后来,汉惠帝刘盈与宫女生下孩子,吕后于是又教张嫣假装怀孕,对外谎称孩子是张嫣所生,取名刘恭,又将其母亲杀死,并随即将其立为太子。
七年之后,即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借酒浇愁成宿疾的刘盈,在年仅二十三岁的年纪,郁郁而终。汉惠帝刘盈去世之后,吕后立太子刘恭为帝,史称西汉前少帝,但他仍然只是个傀儡皇帝,朝政大权仍掌握在吕后手中。
汉高后四年(前184年),前少帝刘恭渐渐长大,不知从何处得知了自己生母不是张嫣,而是已经被吕后杀死,于是便口出怨言,“皇后怎能杀死我的生母而将我当作她的儿子?我现在还小,等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复仇!”
吕后得知此事后,担心未来前少帝真的会作乱,于是将其囚禁在后宫永巷,对外宣称皇帝患病,禁止任何人与其相见。不久,吕后又废黜前少帝,暗中命人将其杀死,并于汉高后四年(前184年)五月十一日,立刘盈的另一子常山王刘义为帝,改名刘弘,史称西汉后少帝,吕后继续临朝称制。
吕雉死后“诸吕之乱”爆发,吕氏集团被铲除刘恒即位
吕雉临朝期间,吕氏集团势力得以迅速壮大,并且打破了刘邦与大臣们定下的“非刘氏不王”限制,吕后不仅追封自己的兄长吕泽为“悼武王”,而且将自己的侄子吕台、吕产、吕禄全部封王,这导致刘氏宗族和大臣们对吕氏集团极为反感,但却敢怒不敢言。
汉高后八年(前180年)七月,吕后病重之际,为防止自己死后吕氏权力旁落,更为了防备刘氏对吕氏展开清算,病榻之上的吕后对自己身后之事做了详细部署。她先是封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京城长安的卫戍部队),又令吕产统领南军(守卫皇宫的禁卫部队)。
吕雉知道刘氏诸王和大臣们对吕氏集团早已不满,因而告诫吕氏诸人,“刘邦在平定天下后,曾经与大臣们约定,‘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如今吕氏为王,大臣们大多愤愤不平。如果我死了,皇帝年龄又小,恐怕大臣们生变。一定要握住兵权,守住皇宫,千万不要为我送丧(离开皇宫),不要被人所制服”,并留下遗诏,以吕王吕产为相,以吕禄之女为皇后。
然而,吕雉去世之后,吕氏集团与刘氏诸王和朝中大臣的矛盾迅速爆发,先是朱虚侯刘章(刘邦庶长子刘肥之子),他以吕氏“意图谋反”为名,暗地命人将消息告知其兄长齐王刘襄,要其发兵西征,剿灭吕氏集团,然后夺取皇位。刘襄接到消息后,遣使“假说吕氏发动变乱”(《齐悼惠王世家》),诈夺了琅邪王刘泽的军队,之后发兵西进,并传书天下诸侯王,历数吕氏罪状,以示起兵灭吕之决心。吕氏得知刘襄起兵后,派灌婴率军迎战,然而灌婴兵至绥阳后却不再进兵,反而与齐王刘襄等诸侯王约定,静待吕氏动乱的结果。
而在长安城内,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商议后,诱使郦寄骗取了吕禄的将印,结果使周勃成功掌控了北军,并命朱虚侯刘章坚守军门,命曹窋阻止吕氏众人进入皇宫。当夜傍晚,周勃命刘章率兵攻击诸吕,长安的吕氏众人不论男女老少全部被杀,并派人杀死燕王吕通,废掉鲁王张偃。齐王刘襄见大局已定,只得率兵返回。
吕氏集团被铲除后,朝臣们经过商议,以“少帝以及吕(梁)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都不是孝惠皇帝真正的儿子”为由,废掉了后少帝刘弘,如此刘盈的其他儿子,自然也就不再具有即位资格了。而为了防止吕雉的局面再现,陈平、周勃等人最终决定迎立外戚势力较小的代王刘恒为帝。
其实“诸吕之乱”可谓迷雾重重,种种迹象表明,吕氏集团其实并没有谋反之心,所谓“诸吕之乱”其实只是吕雉死后,大臣和刘氏诸侯王对吕氏集团的一次清算罢了。也正因此,刘恒在得知朝臣们迎立自己为帝后,一度极为担心,根本不敢前往长安即位,虽然最后成功前往长安即位,但还是立即令亲信掌握了皇宫军队。而发动“诸吕之乱”的陈平和周勃,陈平最终明哲保身,让出了丞相之位,而周勃更是最终被罢免,甚至差点因谋反被杀。
在中国西汉王朝的皇室谱系中,刘武的名字始终与“文景之治”的辉煌和宫廷权谋的暗涌紧密相连。作为汉文帝刘恒与窦太后窦漪房的嫡次子、汉景帝刘启的同母胞弟,他既是盛世中...
刘启 刘恒 2025-09-11 刘盈的六子之谜:权力漩涡中的皇室血脉汉惠帝刘盈作为西汉第二位皇帝,其短暂的一生笼罩在母亲吕后的阴影之下,而关于他儿子的数量与命运,更成为后世史家争论的焦点。根据《史记》《汉书》等正史记载,结合出土...
刘盈 2025-09-02 文景之治:治世之光与盛世之辨西汉文帝刘恒与景帝刘启在位四十余年间,中国历史迎来了封建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文景之治。这一时期以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著称,为汉武帝开疆拓土奠定...
刘启 刘恒 2025-08-19 从边陲藩王到盛世明君:汉文帝刘恒的登基之路公元前180年秋,长安城未央宫前停驻着一支简朴的车队。23岁的代王刘恒站在宫门前,指尖摩挲着青铜剑鞘上的云雷纹,目光掠过巍峨宫阙——三天前,他还是偏居晋阳的落魄...
刘恒 2025-08-18 刘恒代国故地今何在:山西中部的历史密码公元前196年,年仅八岁的刘恒被汉高祖刘邦封为代王,其封地“代国”成为这位未来汉文帝的龙兴之地。这片土地不仅见证了刘恒从边疆藩王到开明帝王的蜕变,更承载着西汉初...
刘恒 刘邦 2025-07-07 汉文帝与薄昭之死:皇权与亲情的残酷博弈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上,汉文帝刘恒以“仁孝”著称,其在位期间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然而,这位以仁德闻名的君主,却曾亲手导演了一场“...
刘恒 2025-06-24 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的首个治世范本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文帝刘恒与汉景帝刘启统治的四十余年,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西汉王朝的崛起之路。这段被后世称为“文景之治”的时期,不仅实现了经济的空前繁...
刘启 刘恒 2025-06-24 汉文帝与冯唐:君臣相知下的边疆谏言传奇在波澜壮阔的西汉历史画卷中,汉文帝刘恒与冯唐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这段故事不仅展现了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更体现了冯唐的忠诚与智慧,以及汉文...
刘恒 2025-05-27 汉文帝刘恒宠妃慎夫人的结局之谜在汉文帝刘恒的后宫中,慎夫人曾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她以美貌与才情赢得了刘恒的宠爱,一度在宫中与窦皇后平起平坐。然而,关于她的最终结局,史书中却未留下明确的记载,只...
刘恒 2025-05-13 皇权博弈下的血腥清洗:刘恒杀刘盈之子的深层动因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后,西汉王朝陷入权力真空。在周勃、陈平等功臣集团主导下,代王刘恒被推上皇位。然而,这位以"仁孝"著称...
刘恒 刘盈 2025-05-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