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拥有强大的军事能力,最后却因为赵王迁听信谗言而被杀,令人唏嘘不已。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代表着春秋时代的结束战国时代的来临,春秋时代的一个特点在于乱,战国时代的一个明显特点在于变。战国四大名将有两位在秦国,特别是名将之首白起更是打的六国毫无还手之力。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另外两位名将在赵国,特别是后起之秀李牧,他的表现让人不得不称赞叹服。不管是针对匈奴还是秦国,往往能克敌制胜。秦始皇嬴政是个雄才大略的伟大皇帝,灭掉韩国之后把矛头直接对准赵国。这个立国数百年的超级强国,秦采取离间计策迫使赵王处死身边的名将李牧。
第一:早期驻守边关,抵御匈奴,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
1:两代君主一个开拓,晚年昏庸,另外一个守城
一度在长平之战前夕,赵国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打下的基础,成为了东方六国在战国中后期唯一一个能够和秦国抗衡的国家。可机会往往只眷顾有缘人,赵武灵王晚期表现出非常昏庸的一面。原本立的是长子为太子,只因做了一个梦改立小儿子赵何为太子,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惠文王。赵雍正当盛年的时候做出一个非常荒唐的决定,自己退位自称“主父”,也就是太上皇的意思,赵何则直接继位为赵王。
赵武灵王的长子赵章不满意,就想煽动部众准备造反。不料消息被赵王身边的人所知道,有一次宴会上看到长子赵章非常可怜,就有了把赵国一分为二的想法。让赵章到代地做代王,一次巡游的时候正好在沙丘宫中。赵章叛军不敌赵国正牌军队,狼狈之下逃到了自己父王的行宫中。这些人强行从行宫中抓走赵章,把其杀害。可这件事情惊动了赵武灵王,于是他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让人把沙丘团团围住,一代雄主被活活饿死。新继位的赵惠文王是个典型的守成之君,秦国来犯,只是击退来犯之敌而已。
2:长平之战后赵国的优势完全不复存在,举国男子战死在长平
赵惠文王当了20多年的守成之君,他的儿子赵孝成王继位。这个人连一点识人之明都没有,这个时候马服君赵奢已然去世,他还有一个儿子名叫赵括。纸上谈兵的典故便是来源于此,秦国方面立即把矛头对准了赵国。派遣大军进攻,未曾想守城将军廉颇坚守不出,让秦国损失惨重。这个时候老计策离间计应运而生,赵王深信不疑用赵奢之子赵括代替廉颇决战秦军。起初还不知道秦国统帅是人屠白起,长平之战赵国举国男子倾巢而出,结果是40万大军被坑杀,只留数百名未成年男子回归赵国。
3:大将军李牧应运而生,北方抵御匈奴履立战功,深得两代帝王信任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三个时代。其治军的一个很明显的决策便是守城,以不变应万变。大将军李牧的生平年不详,主要生活在赵孝成王,赵悼襄王,赵王迁三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正好是战国末年。如果生活在赵武灵王时代,必然会有一番作为。赵国北部时常有受到匈奴部落的侵扰,这也就是后来一直困扰中原王朝的根本问题。
史书记载李牧这个人很能打仗,爱民如子。他所驻守的那个地方正好是代地雁门郡,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他每天都要宰杀几头牛用来犒赏士兵,这些人才会死心塌地为他打仗。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对士兵的待遇很丰厚。这个时候他逐渐定了一条规章制度:“凡事碰到匈奴人来袭,必须坚守不出。如果不从者斩立决”。这样过了一年多时间,赵王派遣使者前来责备他。匈奴人慢慢开始觉得他胆怯,结果被李牧诱敌深入打了打败,解决了赵国边境上的问题。
第二:取得大捷的功臣最后被小人暗害,许多名将战略便是出于此
1:有李牧在,秦军绝对不敢轻举妄动,他是赵国百姓心目中的军神
李牧抵抗匈奴的事迹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名声大噪,成为当时代名列前茅的一代名将。正当秦赵两国连续对峙双方不可开交的时候,燕国这个时候想来插手。趁着赵国衰落的机会,想要占领赵国的地盘。赵悼襄王时期,李牧被派遣攻占燕国的武遂。这个时候秦国可不是吃素的,很快兵临城下把武遂城给占领。赵国无奈只好宠幸启用名将李牧,这个时候秦军士气旺盛不适合出兵作战。
还是采取了大将军廉颇曾经用过的那一招,坚守不出。秦国劳师远征不适合打持久战,这个时候秦军将领想要一举拿下赵国都城。他率领主力进攻肥下,迫使赵军前去增援。无奈李牧一代名将不为所动,双方僵持了多日。趁着敌军毫无防备的机会一举占领秦军大营。这个时候李牧料想秦军大将一定会前来增援,派遣一部分军队围点打援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对当时的那个震撼所料未及。此战后,李牧因为功勋卓著被封为武安君。
2:嬴政一心想要灭亡赵国,一代名将李牧被冤杀,赵国不久灭亡
肥之战结束后不久,秦赵两国一度爆发了番吾之战。战争的结果虽然以赵国胜利而告终。可是连年作战再加上几十年前长平之战主力消耗殆尽,此时六国的国力很弱。公元前230年秦灭掉韩国之后,便把矛头直接对准了赵国。公元前229年,秦国方面派出名将王翦围攻赵国首都邯郸。这个时候王翦心里很清楚,赵国依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果大将李牧不死,那么愿望很难得逞。
反间计再次被派上了用场,这个时候赵国有一个丞相叫郭开。此人是一个典型的见利忘义之徒,曾经辅佐过赵的两代君王。之前他曾经收受贿赂迫使赵王远离名将廉颇,导致其含恨而终。这一次故伎重施在赵王面前说李牧的坏话,结果便是李牧被免职。接着郭开派出刺客刺杀了一代名将李牧,仅仅过了一年不到,由于赵国无将可用,赵国被秦国所灭。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白起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名字。他以“杀神”“人屠”的称号闻名于世,一生征战三十七年,据传斩杀敌军近百万,更以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卒的记录,在人类...
白起 2025-06-24 李勣:从战场谋士到武庙十哲的传奇跨越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武庙十哲的评选是历代对名将最高规格的追封。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李勣与孙武、白起、韩信等兵家巨擘并列武庙,成为唐代唯一入选“十哲”的非...
白起 唐肃 2025-06-09 郭开真实结局:历史迷雾中的多面猜想在战国末年的风云变幻中,郭开作为赵国的权臣,以谗言陷害廉颇、李牧两位名将,加速了赵国的灭亡,成为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然而,关于他的真实结局,正史中却并未留下明...
廉颇典故 李牧 2025-06-04 廉颇籍贯之谜:探寻战国名将的出生地廉颇,作为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将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其一生征战无数,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关于廉颇的籍贯,历史上却存在多种说法,至今仍...
白起 廉颇典故 2025-05-28 白圭是白起的爷爷吗?历史真相的探寻在中国战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白圭与白起这两位人物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白圭以卓越的商业智慧和经营策略闻名,被誉为“商人之父”;白起则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
白起 2025-05-28 白起与韩信:谁才是古代军事史上的巅峰战神?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白起与韩信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各自在战国时期与楚汉相争时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们均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著称,但究竟谁更胜一筹,却是一...
白起 韩信 2025-04-11 廉颇叛变之后,为何屡战屡败?在中国历史上,廉颇作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格而著称。然而,在廉颇的晚年,他因一系列的政治变故而叛离赵国,投奔魏国和楚国。然而,在这之...
廉颇典故 2025-03-27 白起之死与范睢的关联及范睢的最终归宿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战国时期的名将白起与政治家范睢之间的恩怨纠葛,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白起,这位以“杀神”著称的军事奇才,最终却落得个被迫自杀的悲惨结...
白起 范睢 2025-03-27 魏冉与白起:秦国崛起的双翼在战国烽烟中,秦国能从西陲边国崛起为横扫六合的霸主,离不开两位关键人物的携手——穰侯魏冉与武安君白起。他们一政一军,如同双翼托起秦国的霸业,其关系之微妙复杂,远...
白起 2025-03-24 范睢扳倒秦国重臣:权谋与智慧的较量在战国纷争的历史舞台上,范睢以其卓越的权谋和智慧,成功扳倒了秦国重臣权贵宣太后、魏冉和白起,成为秦国政治格局中的关键人物。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展现了范睢个人的政治才...
白起 宣太后 2025-03-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