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李亨坐上皇位有很大的功劳是属于他儿子李倓的,因为当初唐玄宗很害怕自己被夺权,就把儿子们的权力都夺走了,还杀了自己曾立下的太子李瑛。而很幸运被留下来的是李亨,只是日子也不好过,整天被自己的父亲提防着,生怕哪天自己脑袋就没了,这日子过得是相当憋屈。后来儿子李倓告诉李亨要笼络军队和将士,趁着一次战乱,翻身逆袭当了皇上,封号为唐肃宗。

虽然坐上了王位,但他坐得一点也不安稳,他也害怕别人夺走他的位置,所以他就开始提防自己的儿子,在所有儿子中,就李倓威胁最大。因为他读过很多圣贤书,也擅长骑射,有勇有谋,特别是当初他能够这么快坐上皇位,也多亏了李倓。于是,他就提拔太子李豫,封他为兵马大元帅,让他自己可以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以此来抗衡李倓。
然后,唐肃宗身边有一个妃子叫张良娣,很深得他宠爱。她就时不时在唐肃宗耳边吹枕边风,因为李倓知道她和大臣李辅国两人狼狈为奸,经常贪污朝廷的钱,所以她看他特别不爽,尽在唐肃宗说坏话。而李辅国则朝堂上,经常和李倓针锋相对,挑离李倓和唐肃宗的关系,久而久之,唐肃宗也不再信任儿子李倓了,认为他有谋反之心,为了以防政变,他就赐死了李倓。
李倓(?~757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肃宗李亨第三子,母为张宫人。英毅才略,善于骑射。初以皇孙,封为建宁郡王,授太常卿。安史之乱后,跟随唐玄宗进入蜀地。支持太子李亨(父亲)分道扬镳,即位于灵武。统军作战,击溃盘踞关中的叛军。为人正直,得罪权宦李辅国和张良娣,纠缠于权力斗争。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叛军攻向长安,李倓的祖父唐玄宗李隆基率皇族逃往成都。途中,李倓见士民慌乱,便与宦官李辅国进谏其父太子李亨劝他收拾兵马,领导抵抗叛军:“逆胡犯阙,四海分崩,不因人情,何以兴复!今殿下从至尊入蜀,若贼兵烧绝栈道,则中原之地拱手授贼矣。人情既离,不可复合,虽欲复至此,其可得乎!不如收西北守边之兵,召郭、李于河北,与之并力东讨逆贼,克复二京,削平四海,使社稷危而复安,宗庙毁而更存,扫除宫禁以迎至尊,岂非孝之大者乎!何必区区温情,为儿女之恋乎!”
李亨于是同意率兵北上。在北上途中,李倓率骁骑数百,每战在前,在郭子仪、李泌的辅助下,李亨在灵武称帝,即唐肃宗。
之后,李倓统军作战,多次击溃盘踞关中的叛军。李倓为人正直,多次向肃宗揭露李辅国、张良娣二人罪恶,李辅国、张良娣诬陷李倓欲谋害其兄广平王李豫,肃宗听信谗言,赐予李倓死。
李倓死后,唐肃宗就开始怀念他,很后悔听信小人谗言,害死了儿子。这是他最欣赏、最喜欢的一个儿子,他对太子李豫那么尊敬,对自己也很崇拜,怎么可能会有谋反之意呢?他是何等无辜!唐肃宗特别自责,但事已至此,在难过也没用。谁让他身为一个君王,却不辨是非,身为一个父亲,却提防自己的儿子,落到这个地步也怨不得别人。
唐肃宗李亨(711—762年)在位仅七年,却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安史之乱的爆发迫使玄宗西逃,肃宗于灵武即位,肩负平叛复国的重任。然而,在内外交困的局势...
李亨 唐肃 2025-09-15 刘穆之:未入武庙的南朝“萧何”,何以成为历史坐标中的关键支点?在中国古代军事荣誉体系中,武庙自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确立以来,始终是历代名将的最高精神殿堂。从最初的姜太公居中、张良配享,到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形...
唐肃 萧何 2025-08-07 李亨是个好皇帝吗?——从历史功过与时代困局看唐肃宗的复杂统治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他以“灵武称帝”扭转安史之乱的战局,却因任用宦官、纵容后妃干政导致朝政腐败;他收复两京的功绩被后...
李亨 唐肃 2025-07-21 和政公主:以“和政”为名的乱世仁心在唐朝的公主封号体系中,“和政”二字绝非随意赐予的荣耀,而是政治寓意与个人品德的双重投射。唐肃宗李亨为第三女择选“和政”作为封号,既暗含对太平治世的期许,更成为...
李亨 唐肃 2025-06-27 李勣:从战场谋士到武庙十哲的传奇跨越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武庙十哲的评选是历代对名将最高规格的追封。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李勣与孙武、白起、韩信等兵家巨擘并列武庙,成为唐代唯一入选“十哲”的非...
白起 唐肃 2025-06-09 和政公主生卒年考:盛唐玫瑰的短暂绽放在盛唐的宫廷画卷中,和政公主如同一抹绚丽的霞光,其生命虽短暂却璀璨夺目。作为唐肃宗李亨第三女,她的一生交织着皇室荣耀与安史之乱的烽火,其生卒年之谜更成为解开其人...
李亨 唐肃 2025-06-05 安庆绪之死:唐室叛将的末路与权力游戏的终局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的邺郡,一场改变安史之乱走向的权力更迭悄然上演。安史集团第二代领袖安庆绪,这位曾弑父篡位、与唐军对峙的枭雄,最终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沦...
唐肃 2025-05-30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秋风与苦难中绽放的人文关怀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流传千古,它不仅记录了诗人个人生活的艰辛,更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天下寒士的深切关怀。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上...
杜甫 唐肃 2025-04-03 张良娣:权力与欲望的终局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的张良娣以其独特的政治手腕和悲剧性的结局而引人注目。作为唐肃宗的皇后,张良娣的一生充满了权力与欲望的交织,而她的最后结局,更是成为了...
唐肃 张良 2025-04-01 唐代皇帝唐肃宗李亨:生平事迹与人物评介唐肃宗李亨(711年10月19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母为元献皇后杨氏。作为唐朝的第七位皇帝(若不计...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李亨 2025-03-12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