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对于中原地区来说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936年,石敬瑭反唐自立,为了得到契丹的帮助,不仅甘做“儿皇帝”,还割让了幽云十六州。此后400年,中原王朝一直处于北方政权的高压下,甚至还发生了靖康之难、宋金条约等受辱事件,直到明朝打败蒙元之后,中原王朝才再次收回幽云十六州。幽云十六州有多重要?许多人没有直观感觉,这8张图会告诉你答案。
图1所示,红色虚线的范围就是幽云十六州,大概包括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以及天津部分地区。这十六州分别为幽州(如今北京),顺州(如今北京顺义),儒州(如今北京延庆),檀州(如今北京密云),蓟州(如今天津蓟州),涿州(如今河北涿州),瀛州(如今河北间),莫州(如今河北任丘),新州(如今河北涿鹿),妫州(如今河北怀来),武州(如今河北宣化),蔚州(如今河北蔚县),应州(如今山西应县),寰州(如今山西朔州东),朔州(如今山西朔州),云州(如今山西大同)。
图2所示,幽云十六州被太行山脉一分为二,西面是雁北地区,这片地方的特点是山脉多,盆地海拔高;东面是华北平原,除了少量河流外,几乎没有阻碍。雁北地区有九个州,分别为儒州、新州、妫州、武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云州;华北平原有七个州,分别为幽州、顺州、蓟州、涿州、瀛州、莫州、檀州。
图3所示,公元1004年,北宋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双方约定以白沟河为边界(图中1所展示的黑线)。合约中,辽国归还北宋莫州和瀛州,因此,幽云十六州其中有两州属于北宋,另外十四州则被辽国占有。涿州附近那块三角区域(图中2所圈的位置),这是北宋让给辽国的。
图4所示,白沟河虽然可以阻挡,但是到了冬天会结冰,辽军就可以任意突破。穿过边界线后,北宋还有三座军事重镇真定,中山及河间。真定主要防御从太行山西边来的敌军,中山和河间则主要防御南下的敌军。看似有用,其实在广袤的平原上效果不大,敌军有强大的骑兵优势,可以围点打援,这三座城池只能拖延下时间,再之后敌军可直捣开封。
图5所示,这是金兵第一次南下,金兵兵分两路。一路从幽州出兵,先后攻克中山、真定等军事重镇,然后南下一马平川,直接兵临开封城下。另一路从大同出发,进攻太原,可是久战不下。于是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围攻太原,另一路会师开封。宋金两军在开封城下达成和谈,金军撤兵北还,北宋割让中山、河间两个军事重镇。
图6所示,这是金兵第二次南下,金兵依然兵分两路。一路攻破真定,然后直捣开封。另一路太原被攻破,随后攻克上党地区和洛阳,切断潼关内外的联系,把精锐的西路军挡在关外。两路辽军再次会师开封,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耻”。从两次战争可以看出,地形对战争相当重要,山地更适合防御,平原上的真定、中山、河间三镇看似稳固,其实效果不大。
图7所示,黑色虚线就是长城的路线,幽云十六州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界线本身是长城的一部分,除了紫荆关到渤海这一段(图中红线),其他都与长城重叠。靠近居庸关的长城分成两段,北部叫外长城,南部叫内长城,南北长城所围的区域叫雁北地区。内长城在太行山脉设置了几个著名的关口,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合成为“内三关”,偏关、宁武关、雁门关合成“外三关”。
图8所示,北宋只要能占据华北平原的七州,就等于控制了内长城,那么北方的防御体系将提升数个档次。因为原来防御的是“面”,而且是在平原上,北宋步兵很难抵御骑兵。如果有了内长城,只需要防御几个“点”就可以,以北宋的国力完全没有问题。而且以当时游牧民族的攻城能力来看,对长城的威胁并不大。
当然,如果能得到全部的幽云十六州那就更好了,因为北宋可以将防御顶到外长城一线,雁北地区作为战略纵深。一旦中原强大,而北方势弱时,中原王朝甚至可以北上。更关键的一点是,雁北地区是产马区,这对北宋来说尤为重要。
燕云十六州,这片横亘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界地带的战略要地,自五代时期石敬瑭割让契丹后,便成为中原王朝心中挥之不去的遗憾。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入蒙古帝国崛起的时...
石敬瑭 2025-06-17 沙陀血统与中原棋局:解码石敬瑭的民族身份之谜在中国五代十国的乱世棋局中,后晋高祖石敬瑭始终是个充满争议的棋手。这位以“儿皇帝”称号遗臭万年的统治者,其民族身份如同幽云十六州的归属一般,在历史迷雾中若隐若现...
石敬瑭 2025-06-06 争议中的石敬瑭:权力博弈与历史评判的双重镜像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石敬瑭作为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权力博弈与历史评判的复杂性。他因割让燕云十六州、向契丹称臣纳贡的行为,被后世视为“儿皇帝”...
石敬瑭 2025-05-28 安重荣对晋高祖:从拥护到反抗的复杂态度演变在五代十国那个动荡不安、风云变幻的时代,安重荣与晋高祖石敬瑭之间的关系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从最初的紧密合作到后来的激烈对抗,充满了矛盾与冲突,深刻反映了当时...
石敬瑭 2025-04-08 石敬瑭:儿皇帝之称与千古罪人之辩在中国历史上,石敬瑭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因向契丹称臣并割让燕云十六州而被后世称为“儿皇帝”,并饱受指责,甚至被视为千古罪人。然而,对于这一称号和罪名,我们有...
石敬瑭 2025-02-13 如果石敬瑭不割让燕云十六州:历史假设与现实影响燕云十六州,位于中国北方,是一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土地。在五代十国时期,这片土地成为了各政权争夺的焦点。其中,后晋皇帝石敬瑭曾面临是否割让燕云十六州的抉择。那么...
石敬瑭 2024-08-08 安重荣与石敬瑭的战争:五代十国的缩影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安重荣与石敬瑭的战争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不仅关系到两个人的命运,更关系到整个中国历史的走...
石敬瑭 2024-07-26 石敬瑭的族群身份探讨在中国历史上,石敬瑭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的族群身份一直备受关注,许多人都有疑问:石敬瑭是汉人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石敬瑭的...
石敬瑭 2024-06-30 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背后的历史原因石敬瑭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开国皇帝。他在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这一行为常被后人质疑和批评。为了理解石敬瑭为何要做出这样的决策,我们需要回顾那段动荡的历史背景和...
石敬瑭 2024-03-07 石敬瑭:儿皇帝的争议与罪人的指责在中国历史上,石敬瑭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被称为“儿皇帝”,同时也背负着“罪人”的骂名。那么,石敬瑭为什么被称为儿皇帝?为什么又有人说他是罪人呢?本文将带...
石敬瑭 2023-11-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