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清是被乾隆败光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影视剧中演员们塑造了很多的皇帝形象,尤其是康熙、雍正到乾隆三代皇帝的更是脍炙人口,很多人对于他们的故事都略有耳闻。
这三位皇帝相比,乾隆是最有福气的,因为经过上两代人的努力,他轻轻松松坐拥一片锦绣山河。

既没有经历康熙帝的幼年上位年少可欺,也不会像雍正帝一样中年登基受人质疑,康熙帝即位时正值大好青春,二十多岁的年纪思想成熟可以独立思考,同时也可以大有一番作为。
登基之后的乾隆皇帝喜欢游山玩水,再加上祖辈留下的国库丰厚,根本不用担心生计与民生发展问题,所以康熙帝的挥霍金钱的本事也远在两位先帝之上。
将老祖宗辛辛苦苦积攒的家业在20年间挥霍一空,而且还将烂摊子留给了嘉庆帝,让他一生都过得非常节俭,嘉庆帝与乾隆帝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不过即使如此也无法丰盈国库。
8000万两的积累康熙皇帝征战一生,开疆拓土,消除了阻碍清朝发展的隐患,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康熙帝四处征战消耗巨大,而且康熙晚年在位期间内部贪污严重,导致国库亏空,所以雍正皇帝登基后首先解决的就是财政危机。

面对只有800万两的白银,雍正皇帝开始严整贪官污吏,不少官员被抄家后,缴获了大量的真金白银,极大地充盈了国库。
除了整治贪污的问题,雍正帝本人的性格也很勤奋,勤政爱民,解决民生问题,提高百姓的生活,在位期间丰盈了国库,在其驾崩时,国库白银已经达到8000万,比康熙在位时翻了十倍。
由此可见雍正皇帝在国运发展以及管理上还是很有头脑的,国库丰盈也为他的后代留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所以乾隆皇帝在即位时可谓是妥妥的富二代,而且还是家族最鼎盛时期。
雍正帝用自己的一生在创造太平盛世,他的一生被人称赞,在他辛勤的努力下为后世留下了8000万两白银,由此可见他的治国理政之才,不过应该他自己也不会想到他这一生创造的财富却被自己的儿子在20年间挥霍一空。
8000万两的挥霍一空雍正帝为乾隆皇帝留下了完美的开端,但是他却没能接好这一棒。乾隆皇帝在位十六年,一心想要自己的文治流传青史,而且在生活上也很会享乐,所以他的一生都在为自己扬名立威。

希望可以流芳百世,还继承了先帝们的征战之路,四处平叛,收服大小民族,为了能够保自家民族安宁,与不少民族和亲。
虽然平叛了不少民族但是征战的消耗也巨大,有时一个小战役就要出动几十万军队,根本不对等,但是这些功绩可以流传青史,那乾隆皇帝就完全可以接受。
除了平叛与征战以外,乾隆皇帝还很喜欢利用游山玩水来考察南方的水利与民情,这些情节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现,
乾隆下江南的队伍也是浩浩荡荡,如此大的声势开销自然不会小,再加上路途中皇帝以及各位官员大臣的衣食住行等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同时之所以国库会挥霍得如此之快与乾隆帝的生活爱好也有很大的关系。他本人非常喜欢大兴土木,他在位时大力主张修建皇家园林。
在这些上面花费的钱财一点也不少,而且对于母亲的生辰也是要建造寺庙、佛塔,这样的行为全部需要大把大把的黄金白银来做支撑,所以生活上不节制却又不会创造财富,自然只能坐吃山空,国库的日渐缩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后代只能勤俭持家乾隆皇帝的大肆挥霍造成的结果,就是短短20年间,雍正皇帝留给他的8000万国库挥霍一空,大清王朝的基业就这样被他败光了,嘉庆帝继位时国库已经所剩无几,只剩下一个烂摊子。
民生问题,国运发展都呈现火烧眉毛之势逼迫着嘉庆帝,好在他上位之后立马处置了大贪官和珅,所谓“和珅一倒,嘉庆吃饱”,抄出来的和珅家底解决了嘉庆帝的燃眉之急,但是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解决民生问题,建设国家基础建设,疏通河道、洪涝救灾,水利建设等都需要银子支撑,再加上平定想要突起的势力也需要银子去填补。
乾隆皇帝留给了后代一个四零八落的烂摊子,而嘉庆帝就像一个四处补救的消防员,但是没有银子的支撑终究是举步维艰,造成这样的局势乾隆帝难辞其咎,所以造就了嘉庆帝勤俭的好品质。
通过嘉庆帝的努力补救以及自己俭朴低调的生活态度,在驾崩时为后代留下了3000万两国库,虽然远不及乾隆帝时期,但也算是有所回升,之后继位的道光皇帝也继承了父亲的勤俭节约。

不仅停止各地官员的上供还停止了修建园林,就连后宫嫔妃也是不着华服,略施粉黛,自己的母亲过生日也是一碗长寿面而已,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这最主要的原因都在于乾隆皇帝。
即使嘉庆帝与道光帝勤俭节约,但大清朝还是没能逃过落寞的结局,内忧外患的时代让道光帝心力交瘁。
腐朽的大清并没有因两位皇帝的节俭而再次走向辉煌,但却因乾隆皇帝的挥霍导致了大清王朝的败落,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清朝自然成为人人可欺的幼崽,而他的子孙后代也成为丧家之犬无处安身。
人们常言“富不过三代”的原因就是先辈积累的业绩与家底抵不过一代人的挥霍,所以用之有度并不断创造,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康熙两废胤礽的深层动机解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塞外行宫的寒风中,55岁的康熙帝当众痛哭流涕,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这场持续三十余年的储位之争,不仅撕裂了清廷权力结构,更暴露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礽 2025-11-20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在清代康熙朝的璀璨星空中,纳兰明珠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辰。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性德 2025-11-20 佟国维的“双面棋局”:支持八阿哥与善终背后的政治智慧在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激烈角逐中,佟国维作为上书房首辅、康熙帝的亲舅舅,始终以八阿哥胤禩支持者的形象活跃于朝堂。然而,这位看似押错宝的重臣,最终却以“善终”收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禩 2025-11-19 康熙晚年为鳌拜平反:权臣与忠臣的复杂历史镜像1669年,16岁的康熙帝以“布库戏”为掩护,智擒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被后世视为少年天子巩固皇权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五十年后的康熙五...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9 康熙后宫姐妹花:繁华背后的命运沉浮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有四对姐妹花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身处权力与情感交织的深宫,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或荣耀一时,或凄凉终老,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赫舍里氏...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9 鳌拜权倾朝野:康熙圣旨亦难逃其“二次审批”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多年的征战积累,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7 权臣末路:康熙对鳌拜的处置与历史回响1669年盛夏,北京紫禁城南书房内,14岁的康熙帝以摔跤少年为掩护,突然发难擒获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在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4 舒妃:无子之身,却盛宠不衰的清宫传奇在乾隆皇帝那庞大且后宫佳丽如云的宫廷之中,妃嫔们想要脱颖而出、获得长久的宠爱绝非易事。然而,有这样一位女子,她入宫便直接成为一宫主位,一生未曾诞下子嗣,却始终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舒妃 2025-11-13 令妃:宠冠六宫却止步皇贵妃的隐秘逻辑在乾隆帝的后宫中,令妃魏佳氏以十年生六子、统摄六宫十载的战绩,成为清朝历史上生育能力最强、执政时间最长的皇贵妃。然而,这位以宫女身份逆袭的传奇女性,至死未获皇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11-1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