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渊的历史故事。
李渊,字叔德,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时在朝的官员,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父亲李昞,原是北周时的当朝大官,后来隋文帝统一全国,建立隋朝以后又在随朝为官,被隋文帝封为唐国公。可以说李渊从小出生于贵族家庭,在七岁的时候就世袭了父亲的爵位,成为了唐国公。李渊的母亲是隋朝皇后独孤皇后的姐姐,独孤皇后作为李渊的姨母,自然很疼爱他,所以李渊入隋以来就受到隋文帝的重用,先后任命他为淮、陇、岐三州刺史、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后又被召回担任殿内少监,迁卫尉少卿。
公元604年,杨广弑父杀兄登上了皇位虽然前期我们看到了他努力的成果,但是杨广本身就好色、骄奢,以至于在他执掌政权的后期,他开始为所欲为,不听劝阻,不顾天下黎民百姓的疾苦。他为了国家疆域的扩大,不看清自己的实力就去攻打高丽,最终虽然胜利了,但是隋军也遭受到了重创,后来他又大兴土木、修宫殿、开凿运河、修驰道,为了满足自己的享乐,杨广搜刮民脂民膏,收押社会中的青壮劳动力,迫使妻离子散,百姓怨声四起,造成了隋朝经济的严重破坏,百姓常常没饭吃,各地饥荒一片,烧杀抢掠不断地在发生,鉴于这个面貌,当时的许多绿林豪杰们聚集起来造反推翻隋朝的统治。虽然李渊与杨广是表兄弟,但是杨广并不喜欢他,原因是因为当时天下流传着“李氏当为天子”的谣言,杨广作为一个生性多疑的人,遂把李渊派遣到山西、河东担任抚慰大使,负责平定内乱。
李渊到达河东后,剿灭了好几支义军,得到了隋炀帝的赞赏,隋炀帝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另外派了王威、高君雅为副守将,监视李渊。此时,全国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形式的转变,农民起义军已基本摧毁了隋王朝的统治力量,隋朝的官僚地主也纷纷打起反隋的旗帜割据一方。李渊在太原留守时,看见现如今天下如此局面,心里面开始打起了小算盘,于是开始网罗天下豪杰,招降纳叛,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实力。此外李渊还有一颗为人民着想的心,他广开粮仓,救济灾民,赢得了诸多民心。正当李渊密谋起义的时候,马邑的校尉刘武周发动政变,隋炀帝闻讯后大怒,要提李渊到江都治罪,再加上当时的太原副守王威和高君雅看见李渊正在招兵买马,怀疑李渊恐怕是要有所行动,所以打算除掉李渊,在向隋炀帝请功,可惜两人的诡计被李渊得知,李渊决定先发制人,李渊开始着手在太原起兵。
太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自春秋战国以来,历经秦汉、三国、南北朝,到如今的隋朝,晋阳被称作隋朝的“天下精兵处”,隋自建国以来,对晋阳军需物资的储备一直十分重视,经过多年的积蓄,城中已是“府库盈积”,李渊很庆幸自己在太原任命。要想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光有充足的粮草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推翻隋朝的统治,就必须作好准备,晋阳起兵李渊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兵力和粮草都配备充足,那李渊在晋阳起兵时的兵力如何,才能助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更换政权。
为了壮大自己的兵马实力,李渊用了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民间征兵。为了让老百姓们自愿地投身到反隋大军当中,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李渊采取了广开粮仓的方法,让百姓们有饭吃,赢得了民心,在李渊公开募兵之时,有大量的百姓前来投军,据数据显示,每天均有千余人来投军,在二十天左右便召集了近万名兵力。其次就是与外部联盟,李渊与突厥达成休战的协议,并希望与之联盟,获得了突厥可汗的同意,在李渊起兵之前,突厥可汗送来了兵马支持李渊。李渊在实施上诉措施两个月后,加上自己原有的兵力,已经达到了近十万人,而反观隋朝,由于四处爆发的农民起义,隋朝的兵力大多被派出镇压起义,留守关中的兵力较少,实力较为薄弱,最终晋阳起兵取得胜利。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以雷霆之势横扫六国,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这场持续十年的战争不仅重塑了政治版图,更引发了关于战俘处置的深层思考。据《...
秦始皇陵 2025-10-16 玄武门后的血色抉择:李世民为何对侄子挥下屠刀,却放过侄女?公元626年,长安城玄武门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更迭。秦王李世民以八百精兵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射杀兄长、斩杀胞弟后,旋即软禁父亲李渊,完成从藩王到...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6 权谋漩涡中的抉择:李斯为何背弃女婿扶苏?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宫。随行的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与幼子胡亥联手,篡改遗诏逼死长子扶苏,改立胡亥为帝。这场政变不仅颠覆了秦朝的继承...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15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析公元626年玄武门前,李世民射杀兄长李建成,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而1402年南京城破时,朱棣率靖难军攻入应天府,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两场震动华夏的政变背后,是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5 沙丘遗诏的另一种可能:扶苏继位能否改写秦朝命运?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沙丘平台暴毙,遗诏“与丧会咸阳而葬”的模糊表述,与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合谋篡改的“立胡亥为太子”密令,共同将秦朝推向了二世而亡的深渊...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13 仁政未竟:若扶苏继位,秦朝能否改写“二世而亡”的宿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遗诏本应传位于长子扶苏,却因赵高、李斯篡改诏书,导致胡亥登基、扶苏自尽。这场权力更迭的意外,让秦朝迅速陷入暴政与...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13 子婴身份之谜:秦始皇血缘中的“幸存者”与权力真空的产物秦朝末年,当赵高将玉玺塞进子婴手中时,这位仅在位46天的末代秦王,其身世却成为两千年来未解的历史谜题。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种矛盾记载:或为扶苏之子(始皇之孙...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10-13 权力博弈的差异:李世民逼父退位与朱棣“不敢”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而李世民与朱棣作为通过非传统手段上位的帝王,其行为逻辑却呈现出显著差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迅速逼迫李渊退位,而朱棣发...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3 李信伐楚之败:秦始皇的权谋与宽纵背后的历史逻辑公元前225年,秦国年轻将领李信率20万大军南下伐楚,却在淮水流域遭遇惨败,七名都尉战死,秦军几乎全军覆没。这场战役不仅成为秦统一六国进程中最大的挫折,更暴露出...
秦始皇陵 2025-10-13 李渊的抉择与李世民的急流勇进:权力更迭背后的历史逻辑公元626年夏,长安城玄武门外血光冲天,秦王李世民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三日后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禅位。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变了李唐...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