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件事。刘备因为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同时又为了夺回荆州,在公元221这一年亲自率领大军攻打东吴,却在其间犯了兵家大忌,连营七百里深入东吴境内,结果被东吴陆逊用火攻大败,刘备狼狈逃回了白帝城。此后,刘备就一直待在白帝直至病逝。那么,问题来了,刘备逃回去后,为什么一直不回成都而是选择留在处于吴蜀边境的白帝城呢?大家怎么看?先思考一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早在刘备宣布伐吴时,蜀汉朝堂就有很多大臣表示反对,劝谏刘备不要伐吴。正史中有明确记载的反对刘备伐吴的蜀汉重臣就有赵云、秦宓、黄权等多人。赵云向刘备劝道“曹丕篡位,曹魏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现在我们讨伐曹魏,一定能获得中原人士的广泛支持,等我们灭了曹魏后,东吴就唾手可得了”。黄权当时劝道“吴人勇猛善战,我们的水军又是顺流而下,进攻容易、撤退困难,我请求陛下在后方坐镇,让我带兵与敌人交锋”。善于论天的秦宓向刘备述说伐吴在天时上不利……
这些忠言刘备都没有听从,刘备派遣赵云总督江州负责后卫,让黄权驻守江北防范曹魏,把秦宓送入了监狱,自己则率军亲征。结果刘备大败而归,《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更是记载刘备“仅以身免”,刘备自然无颜回到成都面见群臣们。黄权归路被吴军截断而被迫降魏后,刘备就说过“黄权没有辜负我,是我害了黄权”。
关于诸葛亮有没有反对刘备伐吴,小编在另一篇文章中有所细述。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真的是因为诸葛亮反对伐吴吗?
亡羊补牢——防止东吴继续进犯蜀汉国土
刘备伐吴失利,已经给蜀汉造成了莫大的损失,自己也已经十分懊悔。如果因为这次失败而让东吴军队又趁虚而入了,那么刘备还情何以堪?《三国志》中就记载,东吴派遣将军李异、刘阿等一直追着蜀汉败军到南山,后来因为要防范曹魏才撤军。刘备这边兵败如山倒,当然不知道吴军会追到哪里,如果此时刘备为了自身安危逃回成都而对前线不管不问,那么蜀国边境地区怎么办,等待刘备的会是和曹操丢失荆州这样差不多的结果(赤壁之战惨败后,曹操在南郡短暂休整后,留下曹仁驻守,自己则逃回许昌。不久后,荆州大部被孙刘联军攻取)。
在古代战争中,如果爆发的不是围歼战,失败的一方总会有大量的散兵溃兵,此时失败的一方一般都会到后方收集残兵,恢复点实力。《三国志》中就记载,刘备被击败后,一边撤退一边“收合离散兵”。刘备败归后,选择待在吴蜀边境,一开始多少有点接应从夷陵战场上陆陆续续逃回的溃兵的目的,至于后来还选择留在白帝城,最后一点可以解答。
值得注意的是,刘备在遭受惨败后暂留某地等待溃军一直是他的“传统”。刘备在创业初期,因为缺少基业,常常打不过别人,一直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经常遇到士卒离散甚至兄弟失散的情况,而在这种情况下,刘备通常都会暂时留在某地等待他的手下们回归。例如,刘备在下邳和小沛两次被吕布击败后,多次到当地聚集散兵;刘备被曹操击败而投奔袁绍时,曾在平原县等待了一个多月,慢慢收集了很多从徐州前线逃回的溃兵。
打击过重——心力俱瘁,后又病重,不再有心思进行长途跋涉
先谈一下前三个原因。刘备没有颜面回成都,时间是淡忘剂,在白帝城避一下后还是要回到国都;收拾败兵残卒,一两个月也差不多了;防范东吴趁虚而入,东吴撤军了,刘备也没有必要再亲自驻守白帝城。那么刘备为什么要长达大半年地留在白帝城直至去世呢?这就要说到最后一个原因了。刘备自恃军事经验丰富,怀着满腔怒火进攻东吴,一路势如破竹抵达夷陵,却不想被年轻小辈陆逊用火攻打败,致使自己辛苦建立的蜀汉元气大伤,可想而知,刘备遭受的打击有多大。再加上刘备已经六十多的高龄了,难以承受这种打击,心力俱瘁,压根就没有心思再奔波辗转。不久后又因为懊恼而染上重病,刘备自知自己的时日也不多了,也没有必要再回成都了。
可以说,夷陵之战惨败后,刘备选择留在白帝城,前前后后是出于很多目的的。然而,刘备如果能够早一点就搁置私人恩怨,听从那些逆耳的忠言,就不会有后来这么多事了,刘备也不会这么早就离世了。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血缘、利益与忠诚的博弈:刘备与糜芳关系的多维解构在三国乱世中,刘备与糜芳的关系堪称复杂政治生态的典型样本。作为刘备妻兄、创业元老,糜芳最终选择背叛蜀汉投降东吴,这一戏剧性转折背后,隐藏着权力结构、家族利益与个...
刘备 2025-09-01 诸葛亮八阵图之谜:黄承彦的“破阵”与三国权谋的深层博弈在《三国演义》的传奇叙事中,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堪称“以一敌万”的军事神话。当东吴名将陆逊率十万精兵追击刘备至夔门时,这座由巨石堆砌的神秘阵法瞬间将其困住,令其“...
诸葛亮 刘备 2025-08-19 公孙瓒为何“放手”赵云:乱世中的人才博弈与命运抉择汉末群雄割据之际,公孙瓒与刘备的同窗情谊,意外成为赵云人生转折的起点。这位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常山名将,从公孙瓒麾下转投刘备阵营的过程,绝非简单的“赠予”或“背...
赵云 刘备 2025-08-15 文聘为何未追随刘备:立场、性格与历史抉择的交织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刘备以“仁德”著称,广纳贤才,但荆州名将文聘却始终未入其麾下,反而成为曹魏的得力战将。这一历史现象的背后,是立场对立、性格差异与时代洪流...
刘备 2025-08-13 诸葛亮有后悔跟刘备吗?——从理想主义到历史宿命的必然选择诸葛亮是否后悔跟随刘备?这一疑问跨越千年,始终萦绕在《三国演义》读者与历史研究者心头。若以“功成身退”或“个人得失”为标尺,答案或许令人唏嘘;但若回归历史语境,...
诸葛亮 刘备 2025-08-12 三国邴原:青州朱虚走出的清廉名士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北海朱虚(今山东潍坊安丘市凌河镇红沙沟一带)走出了一位以清廉自律、德才兼备闻名的名士——邴原。他虽未如曹操、刘备般叱咤风云,却以“...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8-11 临终断言:刘备为何断定马谡“不可大用”?公元223年,白帝城永安宫的烛火摇曳,奄奄一息的刘备将诸葛亮召至榻前,留下那句流传千年的政治预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五年后,街亭的烽烟验证了这位枭雄的...
诸葛亮 刘备 2025-08-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