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历史解密 >  英国三岛说法来源

英国三岛说法来源

时间:2022-07-08 06:31:26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提到英国,中国人总是能够想起对于英国的别称——”英伦三岛”,这个别称贯穿了中国自近代以来的认知。然而,英国的本土仅仅包括整个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北部,又何来“三岛”之说呢?

清初识英,说法初入

“英伦三岛”这一说法的初步传入还得追溯到明末清初。明朝末年,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大量的欧洲传教士开始前往中国进行传教,欧洲传教士的来华不仅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文化,更开拓了中国人的视野,让中国人了解到了亚欧大陆西端的世界。

来华传教士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意大利的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他在参与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首次标明了“英格兰”和“苏格兰”两块地区,由于天主教早年传教均使用拉丁语作为官方语言,所以这两块地区也被拉丁语的译法译成中文,英格兰译做“谙厄利亚”,而苏格兰译做“思可齐亚”。

在此之后,来华的传教士也在地图中沿用了这一译法。比如,传教士艾如略写的《职方外纪》一书中,就记载了“欧洲西北海有‘谙厄利亚’和‘意而兰’两个大海岛和许多小岛,谙厄利亚分为三道。”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用汉文撰写的世界地理学的学术著作。

如果我们站在现在的语境来翻译这段记载,大概意思就是,在大西洋上,有两个岛,而其中的一个岛被分为三部分,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那个被分为三个部分的“谙厄利亚”,就是如今被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大不列颠岛,而“意而兰”则是指爱尔兰岛。但只凭这样有限的记载就贸然下结论,难免有点武断。

就这样,直到清朝建立初期,中国对英国的认识并没有太多的提高。正是因为如此,17世纪中叶,在中国广东一带活动的威德尔船队,一度被人误认为荷兰人。

后来,随着英国来华贸易人数的增多,更多中国地方官员接触到英国商人之后,才发现他们根本就不是荷兰人。在康乾盛世时期,中国设置了广州十三行来负责对外贸易,这时越来越多的英国人来到了广州,这时中国人称他们“英圭黎”或者“英机黎”,这是葡萄牙语的变称。

到了雍正年间,在中国发行的《海国闻见录》中,对英国有了比较清楚的介绍,称“英机黎一国,悬三岛于吝因、黄祁、荷兰、佛兰西四国之西北海”,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英国拥有三个岛屿,位于丹麦、德意志、荷兰和法兰西之西部的大西洋海域。

其中的“黄祁”大致指当时的德意志,而“吝因”则指当时的丹麦,虽然这本书并未能说明英国所辖的三岛都是哪些,且书后的图片也只画了代表当时英国本土全境的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但却是目前可考的最早表明”英伦三岛”说法的依据。

组成三部,名曰“三岛”

近代以后,林则徐,魏源等人士,主张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中国人在同英国人的交战中,对英国有了更细致的认识。

19世纪中叶出版的《海国四说》,详细地介绍了英国的地理区划。在《海国四说·兰仑偶说·卷二》中,作者提到了“国曰英吉利……亦曰英伦……三岛并悬……凡五十三部皆英伦旧地也……此外复有续据两地,其与兰仑同岛而界以港者曰斯葛兰,别出一岛者曰爱伦,皆近国旧壤”。

同样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英国由三个岛组成,其中英格兰分为53个部分,而和英格兰地区在同一个岛上且拥有明确界限的,就是苏格兰地区,也就是将大不列颠岛说成是相连的两个岛。还有另外一个岛叫做爱尔兰。根据这个说法,“英伦三岛”分别是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这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所谓“英伦三岛”是哪三个部分的说法。

人物: 分享 上一篇: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篇: 《星辰大海》定档时间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