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我国各个地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黑话,有着各种暗语等一些隐语文化。就比如说“西北玄天一片云,乌鸦落在凤凰群”,这句话可能有些人比较熟悉,也有些人并不熟悉。但若是要说到“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一句东北土匪的黑话了。
东北的土匪,又被称为马贼、响马、胡子。在东北民间,上岁数的人,都知道胡子就是专门打家劫舍,欺负百姓的土匪。若说起民国时期最大的土匪头子,要首推张作霖了。张作霖从小喽啰开始,一路打打杀杀成为30万奉系军阀的头子,曾自封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帅,最后被炸死在京奉铁路柳条湖段。但要说起中国人最熟知的东北土匪头子,影视剧《林海雪原》的反派人物座山雕一定家喻户晓。
清朝灭亡以后,军阀混战,日军占领东北,到“八一五”日本投降,很长的一段时间,东北政权一直不稳定,社会秩序失控,民间的土匪悍匪猖獗,疯狂的抢劫,绑票各地百姓。据说,高峰时期东北154个县(旗)中,100多个都被“胡子”盘踞着。有句顺口溜:“有钱的怕绑,有姑娘的怕抢,走路的怕劫,出门的怕攮”。那年月,人们外出首先担心的就是路上被土匪抢了。行抢过程中,稍遇反抗,便要杀人,甚至屠村、屠镇,老少妇孺全不放过。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为稳固东北根据地,保护百姓安定,开始对土匪武装进行大规模的武装清剿。《林海雪原》的故事,就详细描写了东北剿匪的整个过程。东北民主联军深入深山老林,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都是大快人心的剿匪战例。
在中国大地上,东北话本来就幽默风趣,带有黑土地的气息,土匪的黑话更是如此。“枪是梗,弹是花,一无姓来二无家;走着吃打着花,江湖路上是一家” “一座玲珑塔,面向青山背靠沙,地上有的是米,唔呀有根底……”你看一套一套的,像不像二人转或者莲花落的贯口?当然,东北土匪最出名的黑话,还得战斗英雄杨子荣孤身入匪巢和座山雕斗智斗勇的段落。很多人已经很熟悉这段对词了,可是大家都懂是什么意思?本期豌逗历史来好好说说!
天王盖地虎!(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的祖宗)杨子荣:宝塔镇河妖!(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土匪:嘛哈嘛哈?(以前独干吗?)杨子荣:正晌午说话,谁还没有家?(许大马棒山上)座山雕:脸红什么?杨子荣:精神焕发!座山雕:怎么又黄了?杨子荣:防冷,涂的蜡!
还有杨子荣为取得土匪信任的一段黑话:一进虎口观四方,龙兄虎弟列两旁。脚踩莲花盆,手开绿林门,三爷莲台拐,金口开天恩。其实,对东北土匪来说,枪法、武术和黑话是安生立命的三大必修课程。如果混在这样的圈子里,弄不懂复杂的黑话和规矩,可能分分钟就被“插了”(也就是杀了)。
你比如,两伙人见面,若是土匪的黑话,就是这样的。对方问起“你是谁”,要答“我是我”。若对方认为是同行,会说“压着腕”,意思手里有家伙没瞄准你,这边要答“盖着火”,一时之间不至于打起来。这个过程,若没有反应或答错,土匪会认为你若不是老百姓就是共产党。
东北土匪还有些暗语和规矩是这样的,比如叫棍,对方用木棍敲三下,你需要回着敲三下。如果进店的人,帽檐冲天,意思是吃完就走,而帽檐冲下,意思是在这住,要打尖。如果道上人懂这些暗语,是不用说话的。还有蘑菇,问你是什么人?一碗水,要说一碗海,喝酒要说火山子或搬浆子,换叶子就是换衣服,报个蔓就是报报姓名,挂柱就是入伙,拔香头就是退伙,盘亮就是脸好看,好像有些话捋一捋,也能琢磨出一些意思来。
《林海雪原》里战斗英雄杨子荣,本名杨宗贵。来自山东牟平县,是解放军剿匪小分队侦察排长,沉稳老练,智谋百出,为了剿匪学了黑话,才没让土匪们怀疑他。威虎山匪首座山雕,本名张乐山,非常狡猾,心黑手辣,但最终被杨子荣活捉。杨子荣1947年率领小分队完成另一个剿匪任务时,土匪举枪顽抗,杨子荣立即扣动扳机,天太冷,撞针冻住了,枪没响,杨子荣光荣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肆虐数百年的东北胡子终于消失了,每当听到林海雪原,雄壮的音乐一起,依然能想起战斗英雄为人民、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场景。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豌逗历史,下期再见!
隋末唐初的权力棋局中,王世充作为割据洛阳的郑国皇帝,其政权架构与军事部署一直是史家研究的焦点。在众多历史人物中,王仁则作为王世充侄子的身份,既存在于正史记载,又...
郑国 2025-09-08 羊斟:一碗羊羹背后的历史悲歌公元前607年的春天,郑国在楚国授意下出兵攻打宋国。宋国统帅华元率军迎战,却在战前犒劳将士时犯下一个致命疏漏——他的车夫羊斟未分得一碗羊肉羹。这个看似微小的细节...
郑国 2025-08-22 邓析:春秋末期的思想革新者与法治先驱在春秋末期这个社会剧烈变革、思想多元碰撞的时代,邓析以其独特的思想主张和大胆的革新行动,成为郑国乃至中国思想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他既是法家思想的先驱,又是名...
郑国 2025-08-13 列子的思想主张:虚静无为中的生命觉醒战国时期,郑国隐士列御寇以“御风而行”的传说闻名于世,这位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思想家,在《列子》八卷中构建了以“贵虚”为核心、融合宇宙论与生命哲学的独特体系。其思...
郑国 启 2025-08-05 夏目漱石相当于中国的谁:跨越国界的文学镜像在东亚文学的星空中,夏目漱石与鲁迅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星辰,分别以日本和中国为坐标,以文学为棱镜,折射出时代转型期的精神困境与人性挣扎。若以“国民作家”为标尺,夏...
鲁迅 2025-08-04 郑庄公为何名“寤生”:一场跨越千年的命名之谜公元前757年,郑国第三位国君郑庄公降生。这位在《左传》中被记载为“寤生”的君主,其名字背后隐藏着先秦时期对生育风险的认知、母子关系的纠葛,以及史官对历史事件的...
郑国 2025-07-24 烛之武名字的由来:从地名到历史符号的文化解码在春秋时期的外交舞台上,烛之武以三寸不舌化解郑国危局的故事被载入史册。这位年逾七旬的老臣,其名字本身便蕴含着先秦时期独特的命名文化与身份标识逻辑。从“烛地”到“...
郑国 2025-07-22 张载哲学:唯物与唯心的千年辨析北宋哲学家张载的哲学体系,因“太虚即气”“一物两体”等命题的提出,在中国哲学史上引发了长达千年的唯物与唯心之争。这场争论不仅关乎学术史的定位,更折射出中国哲学对...
太虚 2025-07-15 王世充的武功之谜:历史与虚构的交织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中,王世充以“郑国皇帝”的身份活跃于历史舞台,其军事才能与政治手段备受争议。然而,关于他是否精通武功、修炼何种绝技,史书记载极为有限,更多线索却...
郑国 2025-07-15 王世充当了几年的皇帝?——隋末群雄中的短暂帝王梦隋末唐初,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场逐鹿中原的混战中,西域胡人王世充凭借军事才能与政治手腕,在洛阳建立郑国,自立为帝。然而,这位篡位者的帝王生涯却如昙花一现,仅...
郑国 2025-07-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