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一件事情,那就是关于这个溥仪的,什么事情呢?其实就是关于溥仪和这个李淑贤离婚的事情了,话说当时李淑贤和溥仪要离婚的时候,这个溥仪是完全个不愿意的,以死相逼,而且还下跪祈求,这溥仪可是一位皇帝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做法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
李淑贤是溥仪的第五任妻子,溥仪是李淑贤的第三任丈夫。他们二人闹离婚时,溥仪不仅以死相逼,甚至还跪下来求过她!
曾经的皇帝居然向自己的女人下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以前我在宫中时,根本不懂夫妻之间应有的相互关系,妻子是我的玩物和摆设,高兴了就去玩一会儿,不高兴就几天不理。我是从来不知爱情为何物的,只是遇见你,才晓得人世间还有这样甜蜜的东西存在。”
这是二人刚结婚时,溥仪对李淑贤说过的话。那时候他们是新婚燕尔,相亲相爱,几乎到了寸步不离的地步。
溥仪的出身我们都知道,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宣统帝。他幼年进宫为帝,民国时期做过傀儡,后来又被当作战犯关在看守所里,直到1959年才被特赦出来。
李淑贤只读过几年小学,10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重新找了个后母组成了新的家庭。16岁时,父亲也走了,碍于后母的逼迫,年仅19岁的她不得不与一个北平伪警察局的警察刘连升登记结婚。1955年,刘连升被国家政府逮捕,后来被查明是一名反革命分子,于是被执行枪决。这是李淑贤的第一次婚姻。
两年后,李淑贤又与人民银行的普通会计陈庆之结婚。二人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没什么感情可言。这段婚姻仅仅坚持了两年时间,于1960年二人离婚划上了句号。
李淑贤比溥仪小18岁,两人是经人介绍认识的。那是1962年的一天,在政协办公室,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周振强拿着一张女子照片给同事传看。原来是周振强的好友,人民出版社编辑沙曾熙托他给照片上的女子介绍对象的,照片上的女子正是李淑贤,当时她是一名护士。
照片传到了溥仪的手中,他立马对照片上的女子产生了好感,然后连忙问道:“这位女同志是干什么工作的?”当得知李淑贤是一名护士时,溥仪立马就来劲了。因为早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溥仪就希望以后出狱后当个医生。不过周总理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说道:“你不懂医,治死了人可怎么办?那影响可就大了。”自己不能当医生,溥仪就想找一个和医护有关的妻子,李淑贤正好符合他的要求。
机不可失!溥仪当时就向周振强提出了,想和这名女子见见面。在沙曾熙的安排下,两人于1962年正月初七那天有了第一次交往。
那天下午三点,李淑贤由沙曾熙陪同来到了全国政协文化俱乐部,而溥仪则由周振强陪着,早到这儿等待着他们了。见面时,溥仪显得很落落大方,他主动伸出手来跟李淑贤握手,并要了两杯咖啡和牛奶供李淑贤及两位媒人选择。然后他很有礼貌又不失和气地问李淑贤:“抱歉!李同志,不知道你的口味,不知道你能不能喝得惯?”对于溥仪的朴实、真诚和优雅,李淑贤当时就已经芳心暗许了。
当看到李淑贤随身携带来了一本医书,溥仪便借过来瞧了瞧,然后开始喋喋不休,说道:“我在改造时也学过中医,我对医学一直感兴趣,看过不少医书,还帮着医务室做过护理工作呢。西医嘛,我也懂一点儿,量血压也会……”李淑贤觉得很有趣,便忍不住笑了起来。
后来,当知道二人年龄相差18岁时,溥仪十分遗憾地感叹了一声。这时,李淑贤却脱口而出:“只要感情好,年龄不是问题。”就这样,二人的婚事就基本上敲定了。
1962年4月30日晚上7点,在全国政协文化俱乐部——欧美同学会旧址,溥仪与李淑贤举行了结婚典礼。
婚后二人生活十分甜蜜,曾经当过皇帝的溥仪并没有摆起皇帝的架子,而是对妻子李淑贤关怀备至。
1963年的夏季,北京一连下了几天的暴雨,公共交通停运,溥仪下班后,看到妻子还没有回家,便急忙从家中拿了一把雨伞,顶着大雨趟水去接李淑贤回家。可是在李淑贤单位门口等了半天,却没有见到李淑贤的人影,无奈之下,他只好先行回家。路过一条街道时,溥仪发现一条下水道的井口没了井盖,他生怕李淑贤路过时踩上掉了进去,便在那井口旁边直挺挺地守了好一会儿。
尽管二人生活充满甜蜜,但李淑贤还曾因为溥仪的身体问题而提出过离婚,为此,溥仪还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地求过她,并以死相逼。直到最后周总理出来“打圆场”,李书贤才放弃了离婚的想法。
那是在他们结婚后的一个星期,溥仪经常夜晚不睡觉,点着100瓦的大电灯看书。本来这也没什么,但让李淑贤好奇的是,溥仪在结婚后从来没有碰过她的身子。
有一次,已经是半夜凌晨三点,李淑贤被脖子上痒痒的感觉惊醒,她睁眼一看,溥仪正亮着电灯,戴着眼镜,仔细端详着她的脸。而那阵痒痒的感觉,正是溥仪闻她头发和脖子时,不小心弄出的。
李淑贤是过来人,知道夫妻生活是怎么回事。对于溥仪的奇怪举动,李淑贤也没好意思问。就这样大概过了一星期,直到有一天早上,溥仪主动要求去医院,李淑贤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那天早上,李淑贤陪溥仪去医院后,溥仪没有挂号看病,而是直接进了注射室。她好奇地走进去一看,原来医生正在为溥仪注射荷尔蒙。荷尔蒙是干嘛的,当过护士的李淑贤很清楚,再结合溥仪婚后的表现,李淑贤一下子就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她怒气冲冲地跑回了家,在床上大哭了一场,此时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离婚。
不一会儿,溥仪耷拉着脑袋回家了。李淑贤厉声责问他为什么打这种针?溥仪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一时说不出话来。最后他开腔说道:“我实在对不起你。当时,我不能告诉你。那么多女人我不喜欢,就是喜欢你,这事只得瞒着你……”
说到最后,溥仪已经开始痛哭流涕了,看到李淑贤不为所动,然后跪下哀求道:“你要和我离婚,我也不活了。你要什么条件都可以提。你还年轻,我同意你交朋友,我不管你,我不能给你带来一生的痛苦。”这时候,李淑贤也心软了,将溥仪搀扶了起来,没有再说什么。
一时心软容易,解开心结很难!这个疙瘩留在心里,李淑贤经常感觉不舒服,为此,夫妻二人经常闹矛盾。
周总理知道二人的情况后,就主动当起了“和事佬”。在一次接见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和夫人的晚宴上,周总理拉着二人的手,亲切地说道:你们夫妻要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听说你俩身体不是太好,不能生小孩儿。我不是也没有小孩儿吗?但全中国的小孩儿都是我的小孩儿啊!”
听了周总理这番话后,李淑贤再也没有提过离婚了。他们二人在一起生活了五年,直到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患肾癌和尿毒症去世。而李淑贤一直活到了1997年,在溥仪走后,她又独自生活了30年。
溥仪晚年时期,身体不好。在他最后病重的那段时间里,只能与蚂蚁为伴。而李淑贤自己闷坐在家,后悔了当初的选择。
据李淑贤的好友宋伯兰回忆:
“‘以前’那些日子,李淑贤没事就到我家去串门,大部分是发牢骚。原来她不太讲过去的婚姻历史,如今倒翻来覆去地讲她的一嫁、二嫁、三嫁的故事。一边说—边哭,哭她今后怎么办?哭她的命苦——到现在落得这样的一个结果……十分悲痛的样子。在李淑贤和我的谈话中,她挺后悔嫁了溥仪,说连一天福也没享过。”
尽管有再多的后悔,不可否认的是,溥仪和李淑贤在一起也曾经幸福,溥仪曾为她遮风挡雨、为她制造浪漫,这些李淑贤都是很开心的。
关于溥仪为什么那方面不行的原因?历史上也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历史上满蒙通婚、近亲结婚的缘故;也有人说是因为他患有生育方面的疾病;甚至有人说是他青少年时代纵欲过度的结果。
但真相究竟如何?至今仍没有一个定论!
公元前757年,郑国第三位国君郑庄公降生。这位在《左传》中被记载为“寤生”的君主,其名字背后隐藏着先秦时期对生育风险的认知、母子关系的纠葛,以及史官对历史事件的...
郑国 2025-07-24 烛之武名字的由来:从地名到历史符号的文化解码在春秋时期的外交舞台上,烛之武以三寸不舌化解郑国危局的故事被载入史册。这位年逾七旬的老臣,其名字本身便蕴含着先秦时期独特的命名文化与身份标识逻辑。从“烛地”到“...
郑国 2025-07-22 张载哲学:唯物与唯心的千年辨析北宋哲学家张载的哲学体系,因“太虚即气”“一物两体”等命题的提出,在中国哲学史上引发了长达千年的唯物与唯心之争。这场争论不仅关乎学术史的定位,更折射出中国哲学对...
太虚 2025-07-15 王世充的武功之谜:历史与虚构的交织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中,王世充以“郑国皇帝”的身份活跃于历史舞台,其军事才能与政治手段备受争议。然而,关于他是否精通武功、修炼何种绝技,史书记载极为有限,更多线索却...
郑国 2025-07-15 王世充当了几年的皇帝?——隋末群雄中的短暂帝王梦隋末唐初,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场逐鹿中原的混战中,西域胡人王世充凭借军事才能与政治手腕,在洛阳建立郑国,自立为帝。然而,这位篡位者的帝王生涯却如昙花一现,仅...
郑国 2025-07-15 黄泉之下,血浓于水:郑庄公与武姜的母子情仇与和解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庄公与母亲武姜的关系,堪称一部充满权力斗争与亲情纠葛的史诗。武姜因郑庄公出生时难产而心生厌恶,转而偏爱小儿子共叔段,甚至暗中策划叛乱助其夺位...
郑国 2025-07-10 酒奠梁上:韩信传说中暗藏人性深渊的致命抉择在淮安市淮阴区的民间传说体系中,韩信的故事早已超越历史记载的框架,演化成承载道德训诫的文化符号。其中“酒奠梁传说”以最尖锐的笔触,揭开了这位军事天才在权力漩涡中...
韩信 2025-07-10 杨继盛就义诗:铁窗血墨写就的士人气节“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明代忠臣杨继盛在狱中写下这首绝命诗后,慷慨赴死。这首五言绝句,字字如刀,不仅刻录着一位谏臣的生命绝唱,更成为...
太虚 杨继盛 2025-07-02 武姜国籍考:从姜姓诸侯国看春秋贵族的联姻密码在春秋时期的权力棋局中,武姜的身影如一枚关键的棋子,穿梭于郑国初年的宫廷斗争。这位郑庄公之母、郑武公之妻的神秘身份,背后暗藏着周代贵族联姻的深层逻辑。要解开武姜...
郑国 2025-06-05 烛之武:春秋乱世中的智勇义士烛之武,春秋时期郑国考城人,以“智退秦师”的壮举闻名于世。他出身平凡,官至圉正(养马官),却以卓越的口才与深邃的谋略,在郑国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
郑国 2025-05-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