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孙权和关羽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为什么非要击杀关羽?
赤壁之战,战火连天,辽阔的江面上,漂浮着无数破败的船木,无数的残肢断臂随波逐流,战线看向南方。
此时大大的孙刘旗帜在江面上步步紧逼,对面的曹营则是一片混乱,踩踏致死者无数,曹操的这一场一统南北的战争,就这样落下帷幕。
赤壁之战已经大胜,将士们的喊杀声,甚至震的连水中河神都不敢出声,一连追出几十里,眼见敌人完全溃败,方才罢手。
此时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趁着孙权一方将全部精力放在追击上时,暗自调兵进驻荆州,在孙权一方尚未反应过来时,迅速抢占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个郡,到此时,刘备才终于有了落脚之地。
这也为两方日后的矛盾埋下了祸根。
矛盾的建立
事实上,赤壁之战刘备方不过两万人,主要的出力者乃是东吴一方,然而,此时东吴发现自己的盟友此时居然从背后捅了自己一刀。
赤壁之战,东吴举全国之力对抗,而彼时的刘备,不过是一帮散兵游勇尚无自己的根据地,经过这一战之后,刘备方反而得了最大的好处。由此,东吴无时无刻想收回荆州。
战后曹操退往江北,赤壁一战虽说将曹操击退,但是魏国的根基尚未受损,东吴虽胜却是惨胜,而刘备新得据点,此时,正是兵强马壮。一时之间,三者竟是谁也奈何不得谁,局势就这样彼此僵持下来,这也是三国组成的开端。
此时,东吴地处东南地区,周遭皆是海,如果想要拓展地盘,只能选择向北或者向西,北方曹操实力强大,以东吴的实力只能自保,所以,想要拓展实力,那只能向刘备的地盘拓展,于是乎更加坚定了讨要荆州的决心。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所以孙刘之间的战局,已经是不可避免之事。
而当时的三国之中,曹魏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着天下正统的名号,刘备一直走的是匡扶汉室的路线,自始至终把自己封为汉朝正统,唯有孙吴一方,名不正言不顺,想要安身立命必须取得更多的资本。
后来在公元211年,东吴曾经与曹魏在濡须发生大战,东吴的国力本就赶不上曹魏,而在这段时间里,只是东吴自己勉强维持,蜀汉一方则是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坐山观虎斗,静观曹伟与东吴双方的厮杀。
孙权眼见自己的国家越来越虚弱,而刘备一方则是一天一天的实力强大,隐隐的已经有了追赶东吴的态势。
无论如何他都必须得做点什么,无论是二分天下也好,还是三分天下也罢,他需要的都只是一个弱的盟友,而并非是一个强大的友邻。
名义上的盟友
提起底,蜀汉与东吴只是名义上的盟友,在刘备的眼中,孙权与曹魏一致,都是窃国篡汉的分子,只不过此时由于曹操势大,不得以才和东吴抱团取暖,谁又了解刘备不是在借曹操的手打压孙权。
孙权也自是明白这一点,一旦蜀汉坐稳荆州的江山,那时候东吴就只能靠长江的天险才能保命了。
出于对盟友关系的维护,孙权派当时性子比较温和的鲁肃前来荆州讨要,给双方的面子留足了余地。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刘备居然要先取得凉州才能归还荆州。
谁都不是傻子,刘备一旦得到凉州,那这荆州归还与否,就不归东吴说了算。提起底,国家之间的关系,还是归于实力,也许那个时候,刘备不再需要东吴,说不定就会将东吴直接吞并。
彼时,周瑜希望通过借道荆州攻陷益州,最后两荆州益州一并攻下的主意被识破,最终病死途中。
此时,东吴的大将,已经是历史上那个有名的非复吴下阿蒙的吕蒙了,吕蒙大军准备完毕,准备进攻南郡。
而此时,蜀汉的国力达到了鼎盛,丝毫不怕东吴,双方即将开战,而本来剑拔弩张的一场战局,此时竟是因为曹操这个外力的出现草草收场。
外敌将到,内部自然不能有任何裂痕,否则两国危险。于是乎,荆州六郡一半归东吴,一半归蜀汉,双方暂时罢手言和,共抗曹操。
东吴收回荆州
经此事之后,东吴也是彻底放下了心中的天真,没有一个国家的领土是可以靠耍嘴皮子得来的,要领土必须得依靠战争。
同一时间刘备已经拿下西川,并将大本营迁到了益州,荆州三郡只留关羽一人守卫。而此时,樊城之战打得正水深火热,关羽过于自负,丝毫没有将东吴放在眼中,门户就这样骤然敞开着,天赐良机,东吴不动手才怪。
关羽在战斗中僵持,却不曾想一下被东吴掏了后门,一时之间败走麦城,最终为东吴所杀。
昔日在吕布去世之后,武力强悍的关羽狂傲仿佛继承自吕布,在他眼中,世上众人无一例外全是插标卖首之辈。
不止如此,他的大军也是百战老兵,人数虽只有几万人,但是大军人数从来都不是制约战争的关键因素。军容整齐,令行禁止的大军,在战争中很容易打败数倍于己的大军。
东吴与蜀汉之间的仇恨已经结下,双方开战也是不可避免,如此猛将,一旦放虎归山,那么,后患绝对是无穷的。
所以无论如何,关羽只有死路一条。
其实在这过程中还发生过几次趣闻,在关羽掌管荆州时期,曾经称呼东吴人为鼠辈,后来孙权想和关羽讨个儿女亲家,不止被拒绝了,还被羞辱了一番,所以孙权斩杀关羽,里面多少还有那么点公报私仇的味道。
而周瑜在临死之前,都还在心心念念的收复荆州之事,作为东吴的创始人之一,孙权也会继承着他的意志继续下去。
在各方势力的最后绞杀下,一代名将关羽最终含恨落幕,结束了他短暂且辉煌的一生。
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关羽与秦宜禄之妻杜夫人的故事,如同一颗隐秘的珍珠,虽未在正史中大书特书,却通过零星记载与后世演绎,勾勒出一段英雄与美人、情义与欲望交织的...
关羽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关银屏的婚姻归宿:从“虎女拒婚”到南疆守护者在三国乱世中,关羽之女关银屏的传奇人生始终笼罩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这位被民间称为“关三小姐”的将门虎女,因父亲“虎女焉能配犬子”的豪言而闻名,其婚姻归宿更成为...
关羽 2025-09-15 黄盖的传奇人生:从沙场宿将到寿终正寝的岁月考据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人,作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核心将领,其军事生涯贯穿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主君的征伐历程。这位以“苦肉计”闻名于世...
孙权 孙策 2025-09-11 鲁肃与孙权:乱世中的君臣相知与战略共谋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孙权七子的命运终章:权力漩涡中的血色悲歌在三国鼎立的宏大叙事中,东吴开国皇帝孙权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名垂青史。然而,这位在位五十二载、活到七十一岁的长寿帝王,其七个儿子的结局却如被狂风摧折的七株...
孙权 2025-09-10 关胜是虚构的吗?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始终是备受瞩目的角色。这位位列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因其与三国名将关羽的渊源,常被读者视为...
关羽 2025-09-04 诸葛亮南征:安定后方的战略远征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政权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中四郡(越嶲、牂柯、益州、永昌)却爆发大...
孙权 诸葛亮 2025-08-28 忠义千秋映日月:三国名将关羽的传奇人生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关羽以其忠义无双的形象,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符号。从东汉末年的战场猛将到后世尊崇的“武圣”,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英雄史诗,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
关羽 2025-08-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