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咱们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但也同时是各大爱国人士抛头露面的年代。在国之将亡的时代里,各路的文人志士也是在用自己的笔杆子为自己的祖国贡献着一份力量。鲁迅作为近代历史上最出名的思想家、民族主义战士,可以说他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用他手中的笔杆点醒了很多沉睡的人,虽然言辞非常犀利,但是当时的人们却非常推崇他。
然而在1936年(也就是他去世的那一年),《救亡情报》的记者在采访他的时候,鲁迅公然说到:“汉字不灭,中华必亡”,这句话一出,即使平时很推崇他的一些人都站出来反驳他,一时间社会上开始了很长时间的争论。那么鲁迅为何要这么说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这并不是鲁迅第一次说这样的话了,早在之前就多次表达过对汉字激烈的看法,比如在《答曹聚仁先生信》中就说到:“汉字和大众化是势不两立的”,在他自己所写的《且介亭杂文》中也是提出了类似的观点,鲁迅先生认为汉字就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病,病菌是由内而外的,即使思想上多么先进,但是汉字是深入人体的病菌,如果不从根本上除掉它,结果改变不了死亡的结局。
其实说起来鲁迅也是一位靠汉字吃饭的人,为何他会对已经流传数千年的并且也使他养家糊口的汉字如此的深恶痛绝呢?其实最初提出废除汉字并不是鲁迅提出的。早在十九世纪末的时候就开始了,当时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加上西方殖民者的殖民侵略,很多的有志之士开始反思自己国家落后的原因,当时激进一派的人就主张全盘西化,彻底摈弃传统的中华文化,他们认为中国只有摈弃了落后的中国文化才能够逐渐追上世界发展的潮流,汉字就是首要摈弃的东西,由此,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汉字废立之争开始展开。
1917年,刚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来的胡适就率先在当时影响力很大的杂志《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在里面就明确提出了提倡废除晦涩的文言文,使用人人都能听懂的白话文写文章,此篇文章一经发表就引起了轩然大波,紧接着就出现了很多的学者直接希望彻底摈弃汉字,然后再找一种符号从而代替汉字,在1920年赵元任提出“国语罗马字”的方案,1930年翟秋白更是提出使用拉丁化的新文字。
实际上鲁迅能够说出“汉字不灭,中华必亡”这句话是有着自己的顾虑的,在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在日本对中国动手的“前夜”,中国国内的现状是各派系军阀林立,科举制也已经废除,当时的中国政府一直都没有推出一套完善合适的教育体系,加上国内混乱,很多的人都上不起学,当时虽然是国学大师辈出的时代,但是当时的文盲率却高达95%,繁体字的复杂难懂使很多想要自己学习的人望而却步,民国时期使用的西方的威妥玛拼音在中国的使用也非常的不方便。要知道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拼音还是在1956年国务院颁发《汉字简化方案》颁发后的两年后也就是1958年才成熟出炉开始在国内推广,甚至在当时还有人提出直接用拼音代替汉字。一直到《简化字总表》的广泛推行,汉字的使用和辨别方便后我国的文盲率才开始下降。
结合以上,相信鲁迅先生的本意也并不是完全废除汉字,也想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可当时的条件不允许,中国已经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了,他一方面肯定也是希望自己祖国的文化能够被传承下去,但是他更希望中国能够与世界接轨,在世界上存活下来,从而走上富强的道路,所以他才会“两权相害取其轻”,选择消灭汉字保住国家。
今天,汉字不仅保留了下来,更是推向了世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建国后政府对汉字简化方案的成功实行,所以小编还是想说一句,党和政府才是国家发展的保障,我们生在了好时代。
在汉初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吕后与韩信的矛盾犹如一颗定时炸弹,最终以血腥的结局引爆。这场仇怨背后,交织着权力争夺、个人恩怨与时代悲剧的多重因素。一、权力博弈:皇...
韩信 2025-05-22 郑伯共叔段:权力斗争中亲情崩塌的隐喻“郑伯共叔段”的故事,源自《左传·隐公元年》,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场著名内乱。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更深刻隐喻了亲情在权力面前的脆弱与崩塌。一、故事背...
郑国 2025-05-21 贺韶:从“火烧”到祥瑞的千年村名演变在西安市灞桥区纺渭路西侧,坐落着一个拥有2200年历史的古村——贺韶村。其名称从“火烧村”到“贺韶”的转变,既承载着西汉韩信之死的悲壮传说,也暗含着百姓对祥瑞的...
韩信 2025-05-14 郑武公:春秋郑国的奠基者与霸业先驱郑武公(?—公元前744年),姬姓,郑氏,名掘突,是春秋时期郑国第二任国君。他继承父志,以卓越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将郑国从偏居一隅的小国发展为中原霸主,为后世...
郑国 2025-05-14 武姜:春秋乱世中母权阴影下的悲剧塑造者春秋初期的郑国宫廷中,武姜以申国公主的身份嫁入郑国,成为郑武公的夫人。这位女性因其对两个儿子的极端偏爱与政治野心,在《左传》开篇的《郑伯克段于鄢》中留下了浓墨重...
郑国 2025-05-09 子产之死:郑国星陨,春秋遗风长存公元前522年,郑国政坛的一颗巨星悄然陨落,名相子产与世长辞。他的离去,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给郑国乃至整个春秋时期的历史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郑国危局中的擎天...
郑国 2025-04-21 义和团领袖探秘:赵三多、朱红灯与曹福田的传奇人生义和团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其背后涌现出了众多英勇无畏的领袖人物。他们带领义和团成员,以血肉之躯对抗外来侵略,书写了一段段可歌可...
朱红灯 曹福田 2025-04-14 郑国覆灭记:韩国灭郑背后的五十年战略博弈公元前375年,韩国铁骑踏破新郑城门,标志着春秋时期首个称霸中原的强国郑国彻底覆灭。这场持续近半个世纪的灭国之战,不仅是战国七雄格局形成的关键转折,更揭示了地缘...
郑国 2025-04-09 子产简介:春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与思想家子产,春秋时期郑国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下是对子产的详细介绍。一、生平背景子产,本名...
郑国 2025-04-01 韩信真实相貌探秘:历史记载与后世传说韩信,这位西汉初期的杰出军事家,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他的真实相貌,历史记载却颇为模糊,后世传说也众说纷纭...
韩信 2025-03-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