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常言道:“巾帼不让须眉”,虽然中国古代是男权社会,各行各业的建设也是以男性为主,但是在这其中不乏也存在一些非常杰出的女性,就比如西汉时期的迟昭平,宋朝时期的抗金民族英雄梁红玉,这些女子无论是个人的作战能力,还是带兵打仗的谋略都完全不亚于男子。
而在唐朝时期也有这样一位女中豪杰,可以说李渊所建立的唐朝江山基业,一半的功劳归结到他儿子秦王李世民的身上,另一半则要归结到另一位女子的身上,也正是这两人的存在才奠定了唐朝建国之初的江山,对于李世民大家都熟悉,那这个女子是谁呢?其实这个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那她究竟有哪些成就呢?又有怎样的人生故事呢?
01
时逢乱世,建立起娘子军
平阳公主名为李秀宁,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算起来比李世民还要年长一些,在长大成人之后嫁给了当时钜鹿郡公柴慎之子柴绍,两人都是当时名门望族的子弟,也算是门当户对,而平阳公主与古代寻常女子不同,她并不是那种小巧可人,温柔大方的性格,反而更像是一个假小子,在学习琴棋书画之余,总是喜欢研究兵法,学习武功,这也为她后来帮助父亲打下唐朝江山奠定了性格和实力的基础。
在平阳公主成婚后不久他的父亲李渊就选择揭竿而起,开始打响了反对隋朝的起义运动,而她和丈夫都和李渊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势必会遭到隋朝的围剿,情急之下平阳公主先让丈夫柴少先一步去帮助自己的父亲,而她则选择殿后,毕竟他一个女儿身,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险,就算是发生什么意外的话,他也有方法脱身。
柴绍对于他这样的提议自然是不同意的,可奈何平阳公主多次劝说他,最后也只能先行一步,在这之后,平阳公主并没有去想方设法的脱身,而是选择在关中地区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起义军,到时候和自己的父亲汇合,也能够帮助李渊锦早的推翻隋朝的统治,她先是女扮男装化名为李公子,随后变卖自己的家产,这样一来,就有了一定的资金去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等到后来渐渐有了名气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来投靠他,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还收编了当时好几只势力庞大的起义军,就比如当时的胡商何潘仁,还有李忠文等人,这些人的实力完全不比平阳公主所建立的势力弱,却心甘情愿被其收编。
在具有一定规模之后,平阳公主也开始带领自己的军队去征讨关中地区的一些城池和要塞,在这一过程中平阳公主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和独特的战略,占据了当时大半个关中,因为这支军队十分的仁义即便攻占城池,也不烧杀抢掠,所以深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也被当时的人们尊称为娘子军。
02
攻破长安,智守娘子关
在稳定住关中地区后,李渊那边也有了新的进展,因为隋朝的统治太过腐朽,社会上的百姓早就想要推翻隋朝的统治而李渊的出现,则恰好符合百姓的意愿,因此在这次起义中李渊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再加上他的二儿子李世民有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并且招揽了大批有能力的将领,这也加快了李渊推翻隋朝统治的步伐。
在公元617年,李渊主力军队渡过黄河,进入关中地区,而此时他才发现自己的女儿竟然帮他打下了关中一带的城池,这不由得让李渊既震撼又惊喜,随即他便派自己的女婿柴绍带领数百骑兵前往渭河北岸与平阳公主汇合,这也算是让夫妻二人有了重聚之时。
在顺利会师之后,平阳公主挑选出1万精兵,与丈夫共同配合李渊攻打长安,夫妻二人各带一只军马,从不同的方向进攻长安,这样的战略让敌人猝不及防,更是难以防守,所以很快长安便被李渊等人顺利攻下。
长安之战结束后,战争还尚未结束,虽然此时的天下当属李渊一家独大,但是还有窦建德等一些其他的事里蠢蠢欲动,他们可不想辛苦了大半辈子,却被李渊给夺了去,所以李渊又派自己的这些儿女镇守或是讨伐不同的势力,而当时的平阳公主则负责镇守娘子关,这个地方使关中和中原地区的咽喉要塞有着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所以平阳公主所肩负的责任是非常大的。
可镇守这样一个烟喉要塞,却没有足够充足的兵力,因为李渊和李世民等人也需要大量的兵力去讨伐其他的人,所以不可能留给平阳公主太多的兵力,此时刘黑闼部看准机会大举进攻,意图一举拿下娘子关,虽然短时间内无法攻克,但是双方实力悬殊,僵持下去的话平阳公主必败。
在这种危机关头,她用了一招非常离奇却又让人佩服的招数,那就是米汤退敌军,她让军士们将刚收割来的黄米煮成粥,而那些米汤的颜色是橙黄色的,随后,她又让人将这些米汤倒入沟渠之中,敌军的探子在侦查之时误以为是城中的马尿,认为城中有大量的援军,殊不知,这都是平阳公主的计谋,而敌军也不知虚实,就不敢轻举妄动,等到后来援军到达才知自己上当受骗,可是已经延误战机,再想进攻为时已晚。
03
军礼厚葬,受无上荣光
平阳公主可谓是女中豪杰,巾帼英雄,更是李渊得力的干将,只可惜这样一位传奇的女子,在唐朝建立之后没多久便因常年在外征战,长时间的风餐露宿再加上操劳过度,导致她患重病突然离世,这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李渊悲伤不已,在这之后他也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那就是将平阳公主与军礼厚葬。
此话一出,便引来朝中大臣的反对,因为自古以来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的下葬规格,身为公主,就应该按照公主的规格来办,不应该用军礼来下葬,否则岂不是坏了自古以来的规矩?对于这样的反对,李渊非常生气,当即就反驳自己的手下说:“平阳公主一生征战沙场,更是亲临战场冲锋陷阵,这样的奇女子纵观古今又有几人,如今将她以军礼下葬有何不可?”
众人听后,便再无人提反对意见,与此同时,李渊还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因而后世之人也称她为平阳昭公主,再就是她是封建王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公主,除她之外再无别人,这样的待遇可谓是无上荣光。
在清朝历史长河中,雍正帝以“康乾盛世”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著称。他不仅以铁腕手段整顿吏治、强化皇权,更以独特的“阳”面帝王术——即通过制度创新、人才选拔与民生关怀...
雍正如何继位的 启 2025-10-20 永乐十八年:朱棣迁都前夕的尼姑搜捕风暴公元1420年,永乐十八年,大明王朝迎来历史转折点——朱棣正式启动迁都北京工程。这座即将成为帝国心脏的北方都城,承载着朱棣巩固统治、震慑北元的战略野心。然而,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启 2025-10-16 长江天堑与权力博弈:曹丕南征的军事困局与战略误判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开启曹魏政权。为完成曹操未竟的统一大业,他七年内三次亲征东吴、一次北伐蜀汉,却均以失败告终。这场跨越长江的军事博弈,不仅暴露了曹魏水...
曹操怎么死的 启 2025-10-16 玄武门后的血色抉择:李世民为何对侄子挥下屠刀,却放过侄女?公元626年,长安城玄武门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更迭。秦王李世民以八百精兵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射杀兄长、斩杀胞弟后,旋即软禁父亲李渊,完成从藩王到...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6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析公元626年玄武门前,李世民射杀兄长李建成,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而1402年南京城破时,朱棣率靖难军攻入应天府,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两场震动华夏的政变背后,是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5 天启帝朱由校:二十三岁早逝背后的王朝危机与个人悲剧1627年9月30日,明熹宗朱由校在乾清宫驾崩,年仅二十三岁。这位被称为“木匠皇帝”的年轻君主,其死亡不仅是个体生命的戛然而止,更成为明末政治动荡的缩影。从意外...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启 2025-10-14 权力博弈的差异:李世民逼父退位与朱棣“不敢”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而李世民与朱棣作为通过非传统手段上位的帝王,其行为逻辑却呈现出显著差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迅速逼迫李渊退位,而朱棣发...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3 忠孝困局中的乱世浮沉:徐庶的抉择与宿命东汉末年的颍川郡长社县,寒门少年徐福(后改名徐庶)以一柄长剑开启人生。他因替友复仇刺杀豪强,被官府擒获后以土粉涂面、披发逃亡,面对酷刑始终缄口不言姓名。这段死里...
徐福 启 2025-10-11 李渊的抉择与李世民的急流勇进:权力更迭背后的历史逻辑公元626年夏,长安城玄武门外血光冲天,秦王李世民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三日后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禅位。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变了李唐...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 李密错失长安:战略误判与历史时机的双重困境公元617年,李渊自太原起兵,以“匡扶帝室”为名直取长安,在关中站稳脚跟后迅速壮大势力,最终建立唐朝。而同一时期,瓦岗军领袖李密却深陷洛阳战场,与隋军、王世充展...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