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朝时期,诞生了三位非常杰出的医学家,并被成为建安三神医,曹操身为枭雄,虽为人奸诈、备受争议,但其爱才心理有目共睹,无论是赵云还是关羽,曹操都不忍杀害、多次出手相护。华佗作为“神医”,其医术在当时几乎无人能及,他不仅可以缓解曹操的头疾,还能给曹操军营带去许多先进的治疗方式。
如此难遇的人才,为何曹操会一反常态将其囚禁并残忍杀害呢?难道曹操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对华佗起疑?通过后汉书揭开了真相,原来曹操的做法是正确的。
01
颠覆传统认知的“史书记载”
民间总是传言:华佗的死和曹操的疑心密不可分,曹操患有头疾,多人医治都无功而返,听闻华佗医术了得,邀请华佗为其治疗,华佗认为只有开颅手术才能根治曹操的头疾,这个说法让曹操勃然大怒,疑心病重的他便将其杀害。
三国志对其也有记载:“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瘥。”这个说法流传至今,许多人对其深信不疑,认为华佗是被曹操的疑心病给害死,甚至有许多“坨粉”怒斥曹操“害人不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事实果真如此吗,曹操真的愚蠢到因为华佗的一句话就对其痛下杀手吗。当看到后汉书的记载时,或许能揭开一个真相。众人心中的华佗乃是悬壶济世、医者仁心的好医生,但《后汉书》的记载却和大众印象中的华佗截然不同,《后汉书》曾这样描述华佗:“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
短短一句话就将华佗的真实性格描述出来,华佗品质恶劣、品行不端,事业不顺、极不满意,始终以行医为耻。这和民间流传的华佗神医形象大相庭径,令人难以置信:华佗怎么会以学医为耻呢。
在三六九等的封建时期,众人以进入仕途为荣,医生在当时的地位并不高,即使是医术高明的神医,最终也是为达官贵人服务。
02
故意拖延治疗企图升官加爵
当时存有许多云游四海的行医,并非是他们不愿意安稳做医生,而是在一些贵族的颐指气使下,一些颇有傲骨的医生不愿意“为三斗米尽折腰”,宁可在民间治病救人,也不愿意抛弃自尊受人使唤。
华佗便是其中一种,他一直想跨越医生行业进入备受尊重的官场、成为士大夫,奈何天不遂人愿,华佗的仕途梦迟迟未能实现。曹操在听闻华佗的“妙手回春”后,半信半疑地将其请到军营,华佗单手施针,很快缓解了曹操的头疾,这让曹操大喜。
曹操希望华佗可以留在曹氏军营中为自己治病,华佗起初答应了曹操,然而在权利的营帐中,华佗的内心开始发生了变化。原本就以做医生为耻的华佗,在享受到了政治的权利后,开始有了更大的野心,他希望自己可以从医学界迈入政治界,从而大展宏图、施展抱负。
华佗从积极的治疗态度逐渐变成了消极,由于整个军营只有曹操可以有效缓解华佗的头疾,他便以此为自己的仕途开始铺路,原本可以根治的头疾,被华佗一直拖着。华佗已不满足于“被圈养”的锦衣玉食的生活,他想要权利,曹操意识到了华佗的心思后,并没有满足于他的小心思。
曹操最不屑于别人对他的威胁,尤其是以这种方式作为要挟,这让曹操开始和华佗“刚”上。华佗看不到升迁的希望后,便拖延治疗,后来索性告诉曹操“草药不够,需要云游采药”。曹操应允了华佗的请求,答应他外出采药,然而这一走,华佗似乎就没打算回来。
云游许久,曹操头疾频繁出现、痛不欲生,曹操让人捎话给华佗:“采完药尽快回来。”华佗表面答应,但实际并没有打算回到军营中,曹操等待许久,迟迟没能看到华佗不由得大怒:“华佗去了哪里,怎么还没回来。”
曹操手下前去问话,华佗表示:“妻子生了病,需要治疗,一时走不开。”曹操此时也信了,他依然等着华佗回去,然而等待很久后,华佗依然没有踪迹,当他派人查看华佗家中的实际情况后,发现华佗妻子根本没有生病。
这让曹操火冒三丈,联想到华佗之前的多次“恃才放旷”,曹操不由得怒火中烧,他派人把华佗抓了起来、投入大牢,并对其施加酷刑,不久后,华佗病死狱中,成为了医学界的一大遗憾。
03
华佗真的对做官如此执着吗
那华佗真的对做官如此执着吗?答案当然是,通过三国中的“刮骨疗伤”细节就能看出华佗对仕途的渴望,关羽在襄阳之战受到箭伤之后命悬一线,军中医生束手无策,华佗在这个时候“不请自来”,提出了刮骨疗伤的治疗方式。
如果不是密切关注战局形势,向来无欲无求的华佗怎么会知道关羽受伤之事,又这么会自告奋勇前去为关羽治病呢。
治疗好关羽的箭伤后,关羽原本想以百两黄金作为答谢,但被华佗委婉拒绝。华佗或许看中的不是关羽给予的奖赏,而是关羽能够给予的官职。可惜关羽最终也没许诺给华佗一官半职,在许多武将的心中,医生和政客是无法跨越的鸿沟,二者应该各司其职、不该混为一谈。
再后来,华佗被曹操邀请上门治疗头疾华佗精心准备,单手一根针就能缓解头晕头痛,这样的高超医术注定是被曹操关注。然而,华佗低估了曹操的疑心病和狠厉度,曹操虽然爱才,但作为领导者,他更看重一个人的品行,无论是关羽还是赵云,两位大将的品行值得认可。
04
结语
华佗多次利用曹操的信任为自己谋局,甚至不惜犯下欺君大罪,这让曹操忍无可忍,以至于在处死华佗有人求情的时候,曹操冷静的说道:“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曹操何等聪明,想要和他比手段,确实是有点自不量力,只可惜了华佗的高超医术。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赤壁之战:谋略交织的经典战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江赤壁的江面上火光冲天,孙刘联军以五万之众大破曹操二十万大军,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不仅改写了三国格局,更因其精妙的谋略运用成为军...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7 曹松是谁的儿子:历史迷雾中的家族探寻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曹松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曹操、曹植等曹氏名人般如雷贯耳,但他以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晚唐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曹松的身...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09-15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荀彧之死:理想与权谋的终极碰撞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公孙瓒为何未重用赵云:乱世枭雄的用人逻辑与历史局限东汉末年,公孙瓒以"白马义从"横扫北疆,成为北方最强势力之一。然而,这位以"疾恶如仇"著...
赵云 2025-09-04 张邈陈宫弃曹投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的关键转折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兖州大地风云突变。曹操麾下重臣张邈与谋士陈宫突然倒戈,联合“飞将”吕布发动叛乱,一举夺取曹操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兖州。这场变故不仅改变了曹...
曹操怎么死的 张邈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