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夏侯渊的作战能力、勇猛和独当一面的优点,在虎步关右时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所谓“吾善于千里袭人”,夏侯渊就是典型的集团兵机动突进作战的指挥者,而并非一个良好的山地防守战指挥者。在这点上,曹军内部的优秀代表是司马懿与曹仁。在一个不擅长的领域做较长时间的防御使得主帅出现失误的概率加大,同样,让曹仁去关西和马超死磕也不一定能够取得胜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我们就定军山战役来说,而夏侯渊最后选择主动出击的原因,是因为从定军山和西山是守卫汉中的关键据点,是战场的制高点,是阵势的掎角,丧失这意味着防守上的被动。夏侯渊的进攻正是为了稳固汉中全盘的防守架势,为曹操争取时间,而并非擅自与刘备决战。刘备在这一战术中掌握了主动,而夏侯渊作为防守方必须对对方的行为作出损害评估并给予回应,而就史料来看,夏侯渊的回应是每一个镇守汉中的将领都必须有的回应,因为汉中的防守,不是樊城的一城一池,而是整个汉中地区。因此,我可以很有底气地说,夏侯渊的战败,并非夏侯渊统帅上的错误,而是对手的策略十分优秀。
夏侯渊在汉中估计也就两三万人,对前赴后继的益州刘备主力缠斗一年多,从关城打到阳平。曹魏号称5万人,是包括了土著杂牌的。当地人口也大部分都迁走了,哪能养得起这么多部队。韩遂死前合羌、胡数万攻阎行,之前在长离时估计也是这个水平。夏侯渊兵力又在韩遂之下,充其量也就两三万人。张郃作为前锋常督五千人左右,在阆中又被张飞歼灭了,土著杂牌也被黄权干掉了。等到刘备正式进攻汉中,我估计夏侯渊顶多也就2万人。刘备带万余精兵上定军山就能打的夏侯渊没办法,还敢主动进攻。
夏侯渊可能只是善攻不善守,类似于张辽这样的冲锋型猛将。在处于劣势需要防守比自己更强的敌人时就捉襟见肘了,从之后张郃和诸葛亮的交战来看,张郃的确更适合作为这种局势复杂的战场的统帅,无非是曹老板信任不过罢了(张辽都能都督张郃,张郃在曹操心里面什么地位不用多说了吧)。
夏侯渊这辈子就是个背锅的,导致今人严重低估了他的个人能力,不要低估历史上刘备的军事能力,更何况当时刘备手下能人军力是全盛时期,刘备以举国之力,举国之才围攻夏侯一州之地,又没有天险加持,没有不败的道理,汉中有别于青徐合肥,青徐就在眼皮底下,合肥交通也极为方便,可以说是紧挨着,但是汉中可是远离政权中心,交通还得跨越西凉。
连老曹自己都说,天下英雄唯吾与使君矣,刘备是可以与老曹匹敌的对手,况且从文献都可以看出来,刘备这次争夺汉中之战,可以说已经是卖锅砸铁了,汉中地区蜀具备优势兵力,刘备耗尽一切资源也为打这个歼灭战,所以号称“疾行的猎豹”夏侯渊只能在不太擅长的领域,在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打一场被动的战争。尽管最后还是丢了汉中,但相对应的是,蜀军消耗了不少,短期内也未能有太大动静,老曹对这个结果不算太满意,但也不是最糟糕的结果。所以说要夏侯渊一个人背这锅,就太不合适了。

观看夏侯渊的履历,用兵急躁是他的显著特点;张郃用兵比妙才将军老练的多,而且对于战场态势预估也在妙才将军之上。所以刘备用兵没毛病,从始至终急攻张郃不给张郃喘息之机,逼妙才将军不断的犯错误。夏侯渊被杀可能是偶然事件,但两军相持再久一点,被刘备活捉是大概率事件。
西晋咸宁三年(277年),河间王司马颙的封爵诏书从洛阳宫中发出时,这位司马懿之弟司马孚的孙子或许未曾想到,二十余年后他将亲手点燃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烈火。作为...
司马懿 2025-10-22 权谋棋局中的双生花:司马懿女儿的婚姻与家族政治博弈在三国末年的权力漩涡中,司马懿以九子二女的家族布局编织了一张庞大的政治网络。其中,长女南阳公主与次女高陆公主的婚姻,不仅承载着家族联姻的使命,更折射出司马氏在曹...
司马懿 2025-10-17 权力的共生:司马师与司马昭为何绕过“皇位独占”陷阱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兄弟阋墙、父子反目屡见不鲜。然而,三国末年的司马家族却呈现出罕见的“权力共生”现象——司马懿死后,长子司马师与次子司马...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10-17 锋芒毕露与韬光养晦:杨修之死与司马懿之生的权力博弈密码公元219年,汉中之战陷入僵局,曹操在营帐中望着案头的鸡肋陷入沉思。主簿杨修听闻口令后,当即收拾行装,并扬言“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不如早归”。此言一出,军心涣...
曹操怎么死的 司马懿 2025-10-14 乱世双璧: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终极对决三国时期,司马懿与诸葛亮作为曹魏与蜀汉的顶级谋略家,其较量超越了单纯的军事对抗,更是一场关于战略眼光、生存智慧与历史遗产的全方位博弈。若以“乱世生存法则”为标尺...
诸葛亮 司马懿 2025-10-14 陇原烽火照千秋:姜维与邓艾的军事对决与历史评判三国后期,当诸葛亮、司马懿等巨星陨落,姜维与邓艾的较量成为决定巴蜀命运的关键。这两位将领在陇西战场展开长达二十年的生死博弈,其军事才能的碰撞不仅改写了三国格局,...
诸葛亮 司马懿 2025-10-13 空城计背后的权力博弈:司马懿撤退的深层逻辑公元228年,诸葛亮在街亭失守后,以两千五百残兵面对司马懿十五万大军,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空城计”。当诸葛亮焚香抚琴于城楼之上,司马懿却突然下令撤军,这一反常...
诸葛亮 司马懿 2025-10-11 司马懿的权力蜕变:从忠臣到权谋家的隐秘轨迹三国时期,司马懿以“隐忍大师”的形象载入史册。他辅佐曹魏四代君主,前期以勤勉忠诚著称,却在晚年发动高平陵政变,彻底颠覆曹魏政权。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权力博...
司马懿 2025-10-11 权力天平的倾斜:司马懿对曹丕与曹睿的双重态度解析在三国乱世中,司马懿以超长的政治寿命横跨曹魏四代君主,其权力轨迹的转折点恰与曹丕、曹睿父子密切相关。从对曹丕的"亦师亦友"到...
曹丕 司马懿 2025-10-11 三国烽火中的将星对决:曹仁与关羽的实力解析三国时期,曹仁与关羽作为曹魏与蜀汉的顶级将领,其军事才能与个人武力的对比始终是历史爱好者热议的焦点。从正史记载与实战表现来看,关羽在个人勇武、战略威慑力层面占据...
关羽 曹仁 2025-10-1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