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正史中,诸葛亮北伐到底出动了多少兵力?他真的是穷兵黩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很多人认为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正史中,诸葛亮真的穷兵黩武了么?
一:魏国南征规模更大
公元228年,东吴鄱阳太守周鲂致书魏国大司马曹休,书中提到他受到吴主责罚恐怕被杀,愿意投降曹魏,请求曹休出兵接应,曹休果然中计,率军进军宛城,同时又命令司马懿进军江陵,贾逵进军东关,兵分三路进攻东吴。这次南征,曹休的主力部队就有10万大军,再加上司马懿、贾逵部至少5万人,总兵力达到15万以上。随后曹休中计,兵败石亭,忧愤交加下,不久以后病逝。为了给曹休报仇,大将军曹真率领最精锐的10万关中军东下与曹休残兵汇合,欲与东吴决战,东吴压力骤增,然而此时诸葛亮再次发动北伐,进攻陈仓,为防陈仓有失而对长安造成威胁,曹真率军回援西线,这才没有再次进攻东吴。这一系列战役,魏国共计调动了25万大军,出兵规模远远大于诸葛亮北伐。
由于诸葛亮多次侵袭边境,使得强如曹魏都丧师失地(破斩王双、夺取二郡),进位大司马的曹真上书魏明帝,请求率军主动讨伐蜀汉,力求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灭蜀汉的威胁。于是在公元230年8月,魏军兵分四路进攻蜀汉:
曹真率领10万大军从子午谷进攻汉中中部;
司马懿从汉水逆流而上与曹真在南郑汇合;
郭淮率领数万大军从武威进军阴平;
费曜率领数万大军从斜谷进军汉中东部。
魏国在距离石亭之战不过2年的时间之际,又一次出动近二十万的兵力南征,而当时蜀汉举国兵力不过十万!之后夏侯霸的先锋部队受挫于兴势,加上大雨连绵,浩浩荡荡的灭蜀之战却无功而返,而魏延则率领偏师西入,大破郭淮,取得阳溪大捷,诸葛亮3万大军攻不下陈仓被怀疑军事能力,君不见,曹真10万大军攻不下阳平关?
二:魏国兵力损失更大
据《默记》记载,诸葛亮每次北伐不过“步卒数万,长驱祁山”。诸葛亮5次北伐出动的兵力如下:
第一次北伐,6万;
第二次北伐,3万;
第三次北伐,1万;
第四次北伐,4万;
第五次北伐,8万。
相关数据解释如下:
第一次北伐由赵云率领1万偏师进攻箕谷,诸葛亮亲率5万大军进攻祁山;
第二次北伐由于只是为了侧应东吴,所以并没有带多少兵力;
第三次北伐是陈式偏师突袭武都、阴平,所以兵力只有1万;
第四次北伐是在魏延已经取得阳溪大捷,魏国雍凉军团已经被打崩的情况下趁胜发动的北伐,而诸葛亮也认为“并不在多,在于人谋”,并没有带多少军队来北伐;
最后一次北伐前夕,诸葛亮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他认为他死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与魏国抗衡了,于是联络了东吴进行最大规模的协同北伐,因此,诸葛亮尽起倾国之兵进军渭滨,剑指长安。
诸葛亮5次北伐,调动的兵力即使叠加起来,也不过22万,而魏国仅仅在石亭之战,前后调动的兵力就超过25万,加上曹真伐蜀之战,魏国进攻兵力叠加数据高达45万!
如果说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那么魏国南征算什么?诸葛亮五次北伐,真正的大规模作战只有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第二次和第四次都是局部战役,第三次是偏师北伐。而除了第一次北伐因为街亭之战兵力损失较大以外,其他几次北伐都是无损撤退。第二次北伐诸葛亮虽然受阻陈仓,但是却在曹真进军下全身而退,没有损失多少兵力。第三次北伐兵不血刃夺取二郡,也没有损失兵力。第四次北伐更是先后取得上邽、卤城、木门之战的胜利。最后一次北伐与魏军对峙渭滨,因病去世以后,姜维“反旗鸣鼓”,使得司马懿放弃追击蜀军,从而全身而退。
反观魏国,先后在石亭之战、陈仓之战、阳溪之战、上邽之战、卤城之战、木门之战被打的丢盔卸甲。曹魏无论是进攻规模还是兵力损失都远远大于蜀汉,诸葛亮何来穷兵黩武?
参考文献:
《三国志》
《默记》
三国乱世,群雄逐鹿,人才争夺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刘备以“仁德”著称,凭借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然而,在人才济济的东汉末年,刘备也曾因种种原因...
诸葛亮 刘备 2025-07-31 历史草船借箭的真实主角:从演义到史实的探寻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广为流传,诸葛亮凭借其超凡的智慧和胆识,在三天内“借”得十万支箭,令周瑜惊叹不已,也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然而,当...
诸葛亮 周瑜 2025-07-30 五次北伐为何成“六出祁山”:历史真实与文学想象的交织“六出祁山”作为诸葛亮北伐的经典叙事,早已通过《三国演义》的传播深入人心。然而,正史《三国志》明确记载,诸葛亮实际发动五次北伐,仅两次兵出祁山。这一矛盾现象的根...
诸葛亮 2025-07-28 八卦阵:历史迷雾中的军事智慧与文化符号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八卦阵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以乱石困住陆逊十万大军的传奇描写,到后世对其“可抵十万精兵”的夸张赞誉,八卦阵似乎被赋...
诸葛亮 2025-07-25 火烧新野:诸葛亮智破曹军的经典战役在《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中,“火烧新野”是诸葛亮初掌军权后指挥的第二场经典战役,也是其“新官上任三把火”中的关键一战。这场战役以弱胜强、以智破力,不仅展现了诸葛...
诸葛亮 2025-07-24 霍戈的字:历史迷雾中的身份标识在三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霍戈作为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其生平事迹虽未如诸葛亮、关羽等人物般广为人知,但他在南中地区的军事治理与忠诚坚守,仍为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记。然...
关羽 诸葛亮 2025-07-22 三气周瑜:文学虚构与历史真相的碰撞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三国演义》以跌宕起伏的情节和鲜活立体的人物塑造,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其中“三气周瑜”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将诸葛亮与周瑜的智谋对决推向高...
诸葛亮 周瑜 2025-07-15 谯周孤身奔丧:一场跨越生死的君臣知遇之礼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病逝的噩耗如惊雷般炸响。当蜀汉朝廷紧急下诏禁止群臣奔丧时,益州学者谯周却已策马狂奔三百里,成为唯一抵达前线祭拜丞相的官员。这...
诸葛亮 2025-07-10 马谡之死的必然性:法度、权力与理想的三角绞杀建兴六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于汉中,这一事件不仅成为《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更折射出蜀汉政权在北伐大业中的深层困境。马谡之死绝非简单的“失街...
诸葛亮 2025-07-01 襄阳隆中: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蓝图与历史地理之谜建安十二年(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草庐中与诸葛亮展开了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对话。这场被后世称为《隆中对》的战略谋划,不仅为刘备集团指明...
诸葛亮 刘备 2025-06-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