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1年,战国末期的五国联军在蕞地(今陕西临潼北)对秦国发动了最后一次合纵攻秦行动。这场战役被后世称为“蕞之战”,其失败不仅标志着合纵战略的终结,也预示着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不可阻挡。那么,蕞之战为何会失败呢?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联军内部凝聚力不足,貌合神离
蕞之战中,五国联军虽然名义上联合抗秦,但实际上各怀鬼胎,缺乏真正的凝聚力。赵、魏、韩、燕、楚五国在战前虽然达成了联盟,但各国之间利益诉求不同,战略目标难以统一。例如,楚国作为合纵联盟的主导国,其影响力虽大,但楚军因长途跋涉而士气低落,战斗力并不强劲。一旦楚军遭遇挫败,联军便迅速陷入混乱。其他四国见楚军撤退,军心动摇,纷纷请求撤军,联军内部的不团结成为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战略选择失误,未能有效突破秦军防线

庞煖作为五国联军的主帅,虽然提出了绕道蒲阪、南渡河水、迂回至函谷关后侧的战术,试图出其不意地攻击秦军。然而,这一战术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遇到了诸多困难。首先,联军长途跋涉,后勤补给困难,士兵疲惫不堪。其次,秦军在得知联军动向后,迅速调整部署,加强了函谷关及周边地区的防御。联军在蕞地遭遇秦军主力后,未能有效突破秦军防线,反而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秦军战术得当,利用联军弱点各个击破
吕不韦作为秦国的丞相和军事统帅,在蕞之战中展现出了高超的战术素养。他审慎分析了联军的状况,认为楚军是联军的核心力量,一旦楚军遭遇挫败,联军势必会不战而散。于是,吕不韦决定利用联军夜间警备松懈之机,派遣精锐部队突袭楚军营地。楚军在突袭下顿时慌乱逃窜,阵营失守。其他四国军队听到楚军先撤退的消息后,军心开始动摇。吕不韦趁机集中兵力对其他四国军队发起攻击,联军在秦军的猛烈攻势下迅速溃败。
地理与后勤因素制约,联军难以持久作战
蕞之战发生在秦国腹地,联军需要长途跋涉才能抵达战场。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使得联军的后勤补给变得异常困难。在战争中,后勤补给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联军在蕞地遭遇秦军后,由于后勤补给不足,士兵疲惫不堪,战斗力大打折扣。而秦军则凭借本土作战的优势,能够迅速补充兵力和物资,保持强大的战斗力。这种地理与后勤因素的制约,使得联军难以持久作战,最终导致了失败。
秦国“远交近攻”战略的成功实施
秦国在战国末期实施了“远交近攻”的战略,与远处的齐国保持友好关系,同时集中力量进攻邻近的赵、魏、楚等国。这一战略使得秦国能够有效地分化瓦解六国联盟,削弱六国的整体实力。在蕞之战前,秦国已经通过一系列战争削弱了六国的国力,使得六国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抗。而齐国在秦国的拉拢下选择保持中立,没有参与合纵攻秦行动,进一步削弱了联军的实力。
蕞之战的失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联军内部凝聚力不足、战略选择失误、秦军战术得当、地理与后勤因素制约以及秦国“远交近攻”战略的成功实施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联军的溃败。这场战役不仅标志着合纵战略的终结,也预示着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不可阻挡。
西汉初年,齐王刘肥坐拥七十余城,麾下兵强马壮,其封地范围涵盖今山东大部,堪称诸侯王中的"巨无霸"。然而这位手握重兵的庶长子,...
2025-11-12 陈平的官场生存哲学:从特务头子到四朝元老的智慧密码在汉初波诡云谲的权力场中,陈平以"六出奇计"的谋略家身份闻名,却以"官场不倒翁"的生存智...
2025-11-12 胡人将领的“双刃剑”:唐玄宗重用背后的战略权衡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麾下十五万精锐尽归其手。这位粟特裔将领的崛起,标志着唐朝军事体系从“汉将主导”向“胡人掌兵”的关键转折。当...
2025-11-12 李敬玄:从侍读到宰相的仕途沉浮唐朝高宗年间,一位出身亳州谯县的士人李敬玄,凭借深厚的学识与过人的记忆力,从太子侍读起步,最终登上宰相之位,却因一场战败跌落神坛。他的仕途轨迹,既折射出唐代文官...
2025-11-12 星火骤灭:陈胜起兵六个月溃败的深层密码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的暴雨浇灭了戍卒的希望,却点燃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烽火。陈胜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
2025-11-12 权力与伦理的博弈:新皇继承先帝后宫的千年纠葛在中国古代皇权体系中,皇帝驾崩后新皇对先帝后宫的处理方式,始终是权力、伦理与制度交织的敏感话题。从先秦到明清,这一行为既承载着血缘政治的延续逻辑,又暗含着伦理道...
2025-11-12 彭城公主:三段婚姻背后的命运浮沉与抗争传奇在北魏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彭城公主宛如一颗独特而璀璨的星辰,她的命运与时代紧密相连,三段婚姻更是成为那个特殊时期政治、情感与人性交织的生动写照。政治联姻:初嫁...
2025-11-12 夏侯尚“被擒”真相:一场被虚构的战场传奇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的定军山之战中,老将黄忠以“步步为营、反客为主”之计,生擒曹军大将夏侯尚,成为小说中经典的战术范例。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三国志》等正...
2025-11-12 玉玺与野心:袁术称帝背后的实力底牌与时代困局公元197年,淮南寿春城头玄旗招展,四世三公嫡裔袁术于祭坛之上高呼“代汉者,当涂高也”,自立为“仲氏皇帝”。这出汉末第一场称帝闹剧,既因传国玉玺的象征意义点燃野...
2025-11-11 孤忠殉元:陈友定的一生与历史抉择在元末群雄逐鹿的乱世中,陈友定以独特的姿态刻入历史长卷。这位出身贫寒的福建汉子,从驿卒跃升为割据八闽的军阀,最终以“闽三忠”之名被载入史册。他的一生,既是个人奋...
2025-11-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