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拿下荆南四郡后,就开始直接攻略蜀地了,他为什么非要入蜀呢?如果他没有入蜀,而是好好经营荆州,三国历史会怎样发展?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刘备之所以非要入蜀,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入蜀是当时他能采取的最佳选择。如果只在荆州一地发展的话,是绝对无法和东吴、曹魏三足鼎立的。
首先,让我们把视线拉回赤壁之战刚刚结束的时候。
赤壁之战,刘备和孙权联军虽然打赢了曹操,彻底守住了江南,刘备也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块地盘。但是,在赤壁一战当中伤亡惨重的曹操,其实并没有彻底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
因为曹魏的实力,实在是太雄厚了。
虽然在演义小说当中,三国时代是三足鼎立的状态。但实际上,当时曹魏的实力,其实要远比蜀吴双方加起来,还要更强。
因为人口。
如果单从地图上来看,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三国中期尤其是刘备占据了蜀地之后,魏蜀吴三方的地盘相差并不算多。但在三国时期,北方才是名副其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中心。曹魏地盘内的人口,是要比蜀吴两家加起来,还要多上很多的。
这就注定曹操哪怕败了,也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但是孙刘两家,只要败一次,就无可挽回了。
赤壁之战前,荆州是刘表的地盘,而刘备当时只不过是相当于一个雇佣兵集团的首领。按照史学家们的推测,在刘表去世之前,荆州的总人口数应该在一百五十万左右,最多相当于整个三国人口的十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刘表还活着的时候,刘表也不是占领了荆州全境。孙权击败了江夏太守黄祖之后,几乎占领了整个江夏郡。所以刘表临死之前,仅能控制除江夏郡以外的荆州。
刘表死后,曹操趁机南下,很顺利的就拿下了荆州的北方三郡。然后,刘表的儿子刘琮,又以荆南四郡投降了曹操。至此,除江夏之外,整个荆州,都在曹操的控制之下了。而当时的刘备,只拥有江夏郡重镇夏口,而孙权则拥有江夏郡的大部分。
这就是赤壁之战前三方的局势。
而在赤壁一战以后,曹操虽然战败,但之前拿下的荆州北方三郡,还是被曹操牢牢掌控在手里。而且,江夏郡在长江北部的一部分区域,也被曹操收入囊中。刘备南下取得荆南四郡,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地盘。而东吴,依然只占有江夏郡。
然后,双方很快又展开了南郡之战。最终的结果,是曹魏再次小败,丢掉了南乡郡的大部分地区,只保留了襄阳和樊城地区。后来,东吴因为已经占领的南郡位于前线,会直接和曹魏发生战争,所以就将南郡暂时‘借’给了刘备,这也就是所谓‘借荆州’的由来。
此时的刘备,占有荆南四郡、南郡的一部分、江夏郡的一部分。完整荆州的其他部分,都不在刘备手里。
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如果只凭这点地盘和人口,是绝对挡不住曹魏下次进攻的。这一点,刘备当时肯定是心知肚明。所以,唯一的机会,就是赶在曹魏下一次大军南下之前,极力扩大自己的地盘,休养生息,增强自己的力量。
但问题是,接下来该朝哪个方向攻略?
如果想要占领全部的荆州,首先最大的敌人,就是曹操。刘备等于是需要从整个曹魏手里,抢回荆州的北方三郡,这个难度无疑太大,大到刘备根本就做不到。而且,当时江夏郡的很大一部分,还掌握在孙权手里。如果刘备想要收复整个荆州,就只能和孙权翻脸。这个代价,显然也是刘备承受不起的。
往北,往东,都没有发展的空间。所以接下来,刘备想要扩张,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南下,去攻打交州;要么西进,取得蜀地。
刘备到底有没有想过南下去取交州,这事真不好说。不过从当时的局势来看,刘备南下取交州,是相当不明智的。首先,交州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地区。当时这个地区,是由士燮所辖制的。今天的广东省,是中国所有省份当中经济最发达的一个。但是在东汉末年,这地方是真正的不毛之地,人口少,攻取难度大。就算刘备费大力气打下来,对自己也没有太多好处,除了地盘更大一点之外,无法迅速增加自己的实力。
而且,当时交州北部地区,是由吴巨控制的。吴巨和刘备关系不错,算是友军。想要取得交州,就一定要和吴巨翻脸。攻占难度大,打下来好处下,还得和友军翻脸。这对于当时根基不深的刘备而言,显然并不明智。
相比之下,进击蜀地,就是一个更为明智的选择了。
蜀地易守难攻,而且相对来说,要比交州富饶很多,人口也要更多一些。最重要的是,就在刘备刚刚拿下荆南四郡后不久,张松来了。原本益州刘璋想要派张松去和曹操沟通一下,准备投降曹操。结果阴差阳错之下,曹操把张松给得罪了。张松一气之下,回蜀劝说刘璋和刘备联合,迎刘备入蜀。
对于刘璋来说,张松显然是一个大叛徒,而且是一个彻底改变了三国走向的叛徒。如果不是张松,蜀地本应该是由曹操拿下来的,然后由蜀地攻入荆州,先灭刘备,再灭孙权。但对于刘备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入蜀的天赐良机。
就这样,刘备拿下荆南四郡后,就开始直接攻略蜀地了。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之一。西楚霸王项羽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横扫秦军,却在四年内被市井出身的刘邦反...
项羽 刘邦 2025-09-10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刘邦48岁之前:从市井游侠到起义领袖的沉淀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刘邦以48岁“高龄”起兵反秦、最终建立汉朝的传奇经历,常被后世视为“大器晚成”的典范。然而,若细究其前半生,会发现这位看似“游手好闲”的沛县亭长,...
刘邦 2025-09-04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鲁元公主:权力漩涡中的悲剧公主与她的凄凉结局鲁元公主作为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女,虽贵为西汉第一位长公主,却一生深陷权力斗争的漩涡,最终在三十余岁的盛年溘然长逝。她的命运轨迹,既是个人悲剧的缩影,更是西汉初期...
刘邦 2025-09-02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血缘、利益与忠诚的博弈:刘备与糜芳关系的多维解构在三国乱世中,刘备与糜芳的关系堪称复杂政治生态的典型样本。作为刘备妻兄、创业元老,糜芳最终选择背叛蜀汉投降东吴,这一戏剧性转折背后,隐藏着权力结构、家族利益与个...
刘备 2025-09-01 燕王臧荼:名字里的历史密码与时代回响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燕王臧荼的名字或许并不如秦皇汉武般如雷贯耳,但其人生轨迹却深刻折射出秦汉之际的政治风云。这位曾先后效忠项羽、归顺刘邦的诸侯王,其姓名读音...
项羽 刘邦 2025-08-27 刘长为何不惧吕后:血缘羁绊与权力博弈下的复杂关系西汉初年,吕后以铁腕手段掌控朝政,诛杀韩信、彭越等功臣,对刘邦的戚夫人实施“人彘”酷刑,甚至逼死多位刘姓诸侯王。然而,作为刘邦第七子的淮南王刘长,却能在吕后当政...
刘邦 韩信 2025-08-25 刘邦为何后悔杀韩信:权力博弈中的复杂人性与帝王悲歌在汉初的历史长河中,韩信之死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这位“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军事奇才,最终被吕后与萧何设计斩杀于长乐宫钟室,留下“成也萧何,败也萧...
刘邦 韩信 2025-08-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