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不论是在什么时候,盗贼、匪徒都是令人憎恶的一堆人,而人贩子却是让人恨上加恨的一堆人。由于高额的利润,即便是在现在仍然有很多不法分子铤而走险,贩卖人口。但一百年前,曾有一个军阀,令自己管辖区域的人贩子彻底消失殆尽,他究竟用了什么奇方妙法呢?

1926年1月,在常年军阀混战中,周西成被任命为贵州省省长,由一个底层扶摇直上成为了掌控贵州军政大权的一方诸侯。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位于西南内陆地区腹地之中,是我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省内地势西高东低,多为山地,民风彪悍。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到此处,周西成便下了一个惊人的命令:三个月内要肃清省内所有匪患。更令人惊讶的是,周西成在下达肃清匪患命令的同时,还提出了另一个条件,若是逾期仍有人在路上被劫,则由该县的县长负责赔偿损失。

周西成有效地集中了全省上下,由官到民的力量,在清匪布告之中,他写明,官府接受土匪自首,携带枪械前来自首者可以得到奖励,若是愿意为官府效力,则根据其才华确定是否录用,愿意回家的,则发放归家路费,但对执迷不悟者,一律消灭。
对于各地驻扎的军队,限定时间要求他们肃清当地匪徒,恩威并施,不可错杀,也不可能放过,在剿匪过程中不得骚扰当地居民。
对于民众,他则提出举报有奖,而若是知情不报,或者窝藏匪徒,则应当受罚。对于商人旅客,无论经由省内何地被抢,则当地政府及驻军不仅要共同负责赔偿,更要对此承担责任。
周西成此令一出,众人积极响应,在极短的一段时间内,当地风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治安面貌焕然一新。

在人贩子的治理问题之上,周西成举一反三,采取了与处理匪患相似的方法,就是如果某个地区人家的孩子被拐跑了,那么对应辖区治安的负责人就要为此付出极重的代价,出于对受罚的恐惧,各区政府人员纷纷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唯恐自己辖区内有相关案件发生。
周西成对人性有很深的认识,他深知不同背景家庭的孩子被拐卖后结果会大不相同,若是富贵人家的孩子,则很快便会被寻回,但若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则这些官员根本就不会当成一回事,对此无所作为。
这种时候,为了调动这些官员的积极性,必须让他们来承担民众的损失,他们才能够真正急人之所急,痛人之所痛。

不仅如此,周西成对当地官吏贪腐现象也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将全省上下所有官员全都带到了花溪的一处城隍庙,让他们在上任之前在此处立下誓言,赌咒称若是在职期内发生贪污,则一定受到千刀万剐。
随后,各个官员将自己的誓言写在纸上并进行签字画押,进行两份备案。随后,将其中一份备案和自己的照片在神像之前焚烧,另一份则交给周西成,这是一份誓言,但更像是一份合同。
虽然许多官员对周西成的雷霆手段都感到不满,此举在贵州一时之间闹得满城风雨,引起了极大争议,但是却切切实实地在短期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893年,周西成出生于贵州桐梓县,1911年参军入伍,他原本只是基层士兵中的一员,不过一个无名小卒,但他雄心勃勃,坚信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人上人,雄霸一方。
自参军之初,他便十分注意抓住一切机会来建立和扩充自己的武装力量,迅速在身边集合了一群心腹亲信,后来官至一省之长。
他在贵州实行了许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政策,不仅全力对当地道路交通等基础运输路径进行修缮治理,更是大力发展实业,整理财政,整顿税制,对税率进行调整,并且在当地肃清匪患,对贵州的教育发展也有很大的贡献。
不仅如此,周西成还修建了贵州第一条公路,买来了贵州的第一辆汽车,在当地建起了电气局,让民众用上了电灯,还设立了贵州大学,为当地培育了许多人才。

周西成为人比较迷信,言出必行,在命令辖区内官员在神像之前立下誓言赌咒之后,对于那些违反誓言的人,他绝不轻易饶恕,并且根据他们之前赌咒的内容进行惩罚。
比如遵义县县长拓泽忠,他在赌咒使说若是贪赃枉法,则用箭穿耳,游省示众,后来他被指控犯了贪污罪,周西成便命令属下制作了一支竹箭,穿其左耳,带着镣铐游行示众;独山县县长张五丰,曾经在赌咒之时说自己若是贪赃枉法,则用九子枪将其打死。
后来,他利用职务之便贪污了一千大洋,周西成在核实之后欧便用枪将其处决;更有官员因为贪污被割掉了耳朵,甚至钉在枷上,进行全省游行,警示众人;甚至连周西成自己的侄儿也没有逃过一劫,他因为贪污被下令处死。
周西成的雷霆之行深深地震慑了众人,却也起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短时间内,贵州的政治环境变得十分清明。

在周西成负责治理贵州省的三年内,虽然他采用的治理方式堪称简单粗暴,但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地秩序与风气都大胜从前,民众感念其恩德,为了纪念他的功勋,特在贵阳市中心为他立了铜像,后来,斗转星移,铜像虽然消失了,但留下了铜像台这一地名。
1929年5月22日,周西成在率部与黔军第四十三军混战时不幸阵亡,享年36岁。
周西成腹中墨水无几,行事狠辣,有时不近人情,但在使用这种带有几分严酷法家思想的方式对地方进行治理时,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奇效,这正是因为周西成懂得民众的苦悲,知晓人性的劣处,懂得换位思考,正正应了那一句"蜂虿终怀毒,雷霆可震威"。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的离世为郑国埋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权力动荡伏笔。作为郑庄公的庶子,郑厉公(姬突)的命运因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而彻底改变,其流亡与复辟的历程,不...
郑国 2025-11-07 韩信临刑前:弃楚投汉,悔与不悔的千年之问公元前196年,长安未央宫钟室,一代兵仙韩信被吕后以"谋反"罪名处死。临刑前那句"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
韩信 2025-11-05 傅友德:大明开国的无双猛将与悲剧宿命傅友德(1327年—1394年),这位生于元末乱世、崛起于朱明王朝的宿州猛将,以七战七捷的北征传奇、平定巴蜀的果敢决绝、经略云贵的文治武功,成为明朝开国功臣中不...
朱明 傅友德 2025-11-03 萧何的两面:从“月下追贤”到“助吕诛将”的权力困局公元前206年,汉中军营外,萧何策马狂奔,衣襟沾满尘土。他追回的不仅是韩信,更是一个帝国的未来。但二十年后,这位“汉初三杰”之首却亲手设计,将韩信诱入长乐宫钟室...
韩信 萧何 2025-10-23 权谋漩涡中的生死棋局:萧何与韩信的命运共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张力的典故之一,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的生死系于丞相萧何一人。然而,若将韩信之死简单归咎于萧何的“背叛”,则忽略了这场悲...
韩信 萧何 2025-10-23 兵仙余韵与权力漩涡:陈豨与韩信的师徒羁绊及其悲剧终章在楚汉相争的烽火中,韩信以“背水一战”“潍水淹龙且”等经典战役铸就“兵仙”之名,而其军事思想的传承者陈豨,却以一场牵动汉初格局的叛乱,在历史长卷中刻下复杂印记。...
韩信 龙且 2025-10-23 权臣掣肘与外交困局:郑厉公的放逐与复仇之路春秋中期,郑国作为中原首个挑战周天子的诸侯国,在郑庄公时代曾以“小霸”之姿威震四方。然而,郑庄公去世后,其子郑厉公(名突)的命运却因权臣祭仲的专权与宋国的外交胁...
郑国 2025-10-23 彭越:游击战鼻祖的崛起与陨落——从巨野泽盗寇到梁王之死在中国军事史上,彭越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名字。这位出身渔民的草莽英雄,凭借独创的游击战术改写了楚汉战争的格局,成为与韩信、英布齐名的“汉初三大名将”。然而,他的结...
韩信 英布 2025-10-11 韩信之死:吕后主谋背后的权力博弈真相在中国军事史上,韩信之死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谜题。史书将矛头指向吕后,称其与萧何合谋诱杀韩信于长乐宫钟室,但若深入剖析历史细节,会发现这场谋杀远非吕后个人意志所...
韩信 萧何 2025-10-10 井陉之战:韩信的背水奇谋与楚汉格局的转折公元前204年10月,河北井陉县东北的黄土坡谷地,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在此上演。汉军统帅韩信以3万疲弱之师,背靠绵蔓水列阵,面对赵军20万精锐的猛攻,最终通过...
韩信 2025-09-2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