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有那么多儿子,优秀者也不少,那么后来李承乾因重大过错被贬,重新选太子时,为什么不考虑李恪或李泰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解其中原因,接着往下看吧~
太子遭废
生于皇室无异于含着金汤匙出生,但同时也面临着重重危险。尤其是生为皇子,在皇帝立储的时间内须斗智斗勇,才能保全自己。至于谁能坐上皇位,除了依仗母妃之外,还需得皇帝宠爱。
李世民膝下有十四位皇子,为避免爆发惨烈的皇位争夺战,在确立太子人选时,李世民也考虑了很久。
最初按照传统,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的第一人选。从他的名字也可看出,从出生就以被李世民视为未来的接班人。但在多年后,李承乾却被贬为庶人,太子之位落入其他兄弟手中,实在唏嘘。
李承乾被立为太子之后,李世民对他的培养十分上心。
不仅要求他认真读书,同时还找机会让他接触朝政,希望他将来能够好好接班。
但李承乾毁于心急,明明已坐上太子之位,还是担心其他受宠的兄弟会与他争夺。为了杜绝后患,他在试图暗杀另一个皇子李泰失败之后,想到了逼宫。
这一招在多年前,他的父皇李世民也曾用过。但李承乾并没有李世民那般有谋略,李世民亦不比昔日的李渊,尚未开始逼宫,计划就被李世民得知了。
虽然昔日自己也是靠着铲除兄弟才有了继位的机会,但等到自己做皇帝时,却实在不能接受自己的儿子手足相残。
李承乾意图造反本该处死,李世民虽对他失望透顶,但毕竟也曾是他最器重的儿子。最终下不了手处死李承乾,只是将他贬为庶人流放。
杜绝后患
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只得再挑一个儿子为储君。除了李承乾之外,还有两个嫡子,分别为李泰、李治。此外,第三子李恪虽为嫡子,也深受李世民看重,三人都在李世民的考虑之列。
李泰与前太子李承乾一样,同为长孙皇后所生,是李世民的嫡次子,也是最受宠爱的儿子。
李泰自幼聪慧,聪敏绝伦,深得祖父李渊喜爱。因此,出生之后,他的爵位也比应有的高得多。本来只能是从一品郡王,在祖父的宠爱下成了正一品的卫王。
只可惜生来是嫡次子,在兄长李承乾之下,本毫无继位的可能。在李承乾被废之后,按传统李泰将成立储的首选。为了让李世民选他为储君,李泰甚至许下承诺百年后传位给弟弟,不会只将皇位留给儿子。
但这样虚假的承诺在李世民面前根本不算数,此后李泰暴露出更多毛病,使得李世民动摇了立他为储的想法。因多年受宠,李泰品性大变。
且其虽装出一副恭敬的样子,还是让李世民看穿了他的野心,且对其他兄弟有明显敌意。
李世民对李泰极为宠爱,连朝中臣子也看不下去了。他虽为一代明君,能接受臣子对自己的批判,却不能接受臣子说李泰的不是。
日子久了,朝中臣子对李泰也十分有意见,让一个被宠坏了的皇子继位,绝非好事。
此后臣子多有在李世民面前提起,李泰非继位良选。逐渐冷静下来的李世民,对李泰“杀子传弟”的虚假承诺也起了反感,才将大臣的话听了进去,没有执着于改立李泰为储。
李泰正如昔日的李世民,被压于兄长之下,想继位只能靠夺权。亲自谋划了玄武门事变的李世民,担心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自己身上,后期对李泰也有所防备。
有李承乾的例子在前,李世民为避免再有兄弟相争甚至相杀的事情发生,选择了李治为太子。
“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
性格较温和、软弱的李治为储君并且继位之后,想必不会残害其他兄弟。而若是其他野心较大的儿子继位,恐怕就会将其他兄弟赶尽杀绝了。
除了求稳之外,李泰和李恪不能成为继位者的原因,还在于缺乏大臣的支持。长孙皇后的兄弟长孙无忌,很大程度影响了李世民对继位者的选择。
国舅反对
李恪身为李世民第三子,虽不是嫡子,但一度成为了李世民的立储人选。
李承乾被废之后,李世民在长孙无忌的提议下立李治为储。但不久后,李世民便发现李治软弱的缺点,担心其不能守帝王之业,便想重新立储,他的首选便是吴王李恪。
但立储毕竟是大事,李世民做出决定前还是询问了大臣的意见,包括国舅长孙无忌。一听李世民要废李治、改立李恪,长孙无忌立即表示不妥,且直言李恪不能担任太子重职。
长孙无忌为长孙皇后兄弟,也是李治的亲舅舅,自然偏向于李治。倘若支持改立李恪为储,那么日后李恪继位,长孙家也将不再有现如今的辉煌。情理之中,他必然支持亲外甥李治。李恪为其他妃子所生,势必受到长孙无忌的排挤。
至于同为亲外甥的李泰,相比李治,则显得太难操控。虽为自己的亲外甥,但毕竟君臣有别,让更为强势的李泰继位之后,长孙无忌或许难再爬得更高。而软弱没有主见的李治,必然能让亲舅舅掌握更多大权。
权衡利弊之后,即便明知李泰更有为君之才能,长孙无忌还是力阻李世民立他为储。国舅的这一番意见,对李世民的抉择也起了一定影响。
长孙无忌为何力荐李治,李世民并非不知他心中所想。李世民看不上李治软弱无主见,可李泰与李恪若继位,恐再爆发激烈的皇位争夺战。
对此李世民已心力交瘁。且李承乾与李泰皆为李世民宠爱的儿子,不愿见疼爱的儿子遭迫害,李世民最终只能选择“最安全”的一个人选,看似人畜无害的李治。
李治继位之后,确实没有迫害昔日的手足。但李世民低估了立软弱者为君王的后患,在李治统治后期,大权旁落,天下几乎已为武则天所有。为选储君思虑良久,历经多年才做出的决定,如今看来似乎也并非良策。
李世民贤明聪慧,但在他生前还是未能选出最合适的继位者。倘若有知,想必也会为此懊恼不已吧。
在唐朝贞观年间的历史长卷中,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女李丽质与齐国公长孙无忌嫡长子长孙冲的联姻,堪称一段兼具政治智慧与家族荣耀的佳话。然而,这段被史书浓墨重彩记载的婚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无忌 2025-08-04 萧瑀:疾风劲草中的忠臣本色在唐朝贞观年间的政治舞台上,萧瑀是一个极具争议却又无法忽视的存在。唐太宗李世民曾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赞誉他,将其比作狂风中屹立不倒的劲草、乱世中坚守忠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8-01 韦贵妃并未让长孙皇后失宠:从历史脉络中还原真相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中,长孙皇后以“贤后”之名垂范千古,而韦贵妃作为四妃之首,常因墓志铭中“宠冠后宫”的记载引发后世猜测。然而,综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所谓“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7-29 李世民为何称薛仁贵为“王兄”:一场君臣际遇中的虚实之辨唐太宗李世民与名将薛仁贵的关系,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史载薛仁贵于贞观末年投军,在安市城之战中以白衣冲锋的勇猛形象被李世民赏识,但正史中从未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25 李建成能力到底如何:拨开历史迷雾的客观审视在唐朝开国与权力更迭的历史叙事中,李建成长期被贴上“庸碌无能”的标签,成为衬托李世民光辉形象的“背景板”。然而,随着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深入与原始史料的重新挖掘,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7-22 唐太宗李世民女儿群像:长乐公主的璀璨与高阳公主的争议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其治国韬略与军事才能广受赞誉。然而,这位铁血君王在家庭生活中展现的柔情,同样为后世留下诸多传奇。在李世民的21位女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18 高阳公主:从天之骄女到权谋牺牲品的真实结局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七女高阳公主的一生,堪称大唐宫廷最富戏剧性的悲剧。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室明珠,最终因卷入谋反案被兄长唐高宗赐死,其命运轨迹折射出盛唐表象下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18 徐慧历史原型:唐太宗贤妃徐惠的传奇人生在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徐慧这一角色以其复杂多面的性格和跌宕起伏的命运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然而,这一角色并非完全虚构,其历史原型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徐...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09 凌烟阁次席之谜:李孝恭凭何力压群雄位列第二?在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而设立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长孙无忌以皇亲国戚与辅政之功高居榜首,而位列第二的李孝恭却常因知名度不及李靖、尉迟敬德等名将而引发争议。...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靖 2025-07-09 玄武门余烬:李建成血脉的存续与湮灭之谜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秦王李世民的箭矢穿透太子李建成的胸膛,这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不仅终结了兄弟情谊,更将李建成一脉推向灭顶之灾。然而,关于这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7-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