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美男同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一样,众说纷纭。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有几种。最常见的说法是: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第二种说法是:潘安、兰陵王、嵇康、卫玠;第三种说法是:沈约,曹植,周瑜,孙策;第四种说法是:潘安,兰陵王,龙阳君,宋玉。这些美男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才貌双全,或文学、音乐修养极高,或文治武功威震华夏。据说这些人出行的时候都曾造成万人空巷,争相目睹的场面。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潘安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潘安(247年-300年),古代四大美男之首、西晋文学团体二十四友之首。本名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今河南郑州市中牟县)人。
潘安是西晋文学家、政治家。美姿仪,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年少时以才智聪颖著称,乡里都称他是奇童。司马炎建晋后被司空荀凯召授司空掾。因作《藉田赋》,被众人嫉妒,于是滞留了十年不得升迁。咸宁四年(278),贾充召潘岳为太尉掾。后出为河阳县令,颇有政绩,令全县遍植桃花,遂有“河阳一县花”之典故。四年后迁怀县令,后调补尚书度支郎,迁廷尉评,不久免职。永熙元年(290),杨骏辅政,选拔突出的吏佐,召潘岳为太傅府主簿,杨骏被诛后,潘岳被除名。不久选为长安县令。元康六年(296)前后,因为母亲生病而离官免职,回到洛阳。不久又就任著作郎,转任散骑侍郎,迁任给事黄门侍郎。在这一时间,他经常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之游,是其中的首要人物。
晋惠帝永康(300年),赵王伦擅政,中书令孙秀诬潘岳、石崇、欧阳建等阴谋奉淮南王允、齐王冏乱,被杀。
《隋书·经籍志》录有《晋黄门郎潘岳集》10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潘黄门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潘安的名字,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人称潘安。潘岳在文学上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钟嵘《诗品》称“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王勃《滕王阁序》“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人物生平
潘岳出身儒学世家。少年时,随父宦游河南、山东、河北,青年时期就读洛阳太学,二十余岁入仕,供职权臣贾充幕府,后历任京官,因作赋颂扬晋武帝躬耕藉田显露才华被当权者左迁河阳县令(今焦作孟州和洛阳吉利区),潘岳负其才而郁郁不得志。
当时任尚书仆射山涛、领吏部王济、裴楷等受宠,潘岳很憎恨他们,于是在宫殿大门柱子上写下歌谣:“阁道东,有大牛。王济鞅,裴楷鞧,和峤刺促不得休。”又被左迁离洛阳更远的怀县做县令。潘岳做得有声有色、政绩斐然,朝廷提拔他到京城做财政部官员,后来因为犯事被免职,不久被太傅杨骏引入门下做了太傅主簿。
后来太傅杨骏被害夷三族,潘安作为幕僚也在被诛之列,幸亏当时他公事在外又有当权者、楚王的心腹、他的好友公孙弘替他说话(潘岳曾在他贫困潦倒时帮助过他),他被调往长安做县令,因为母亲生病辞官奉养,在此期间与好友石崇附会贾充外孙贾谧,之后升迁做了黄门侍郎,贾谧开阁延宾,召集天下文士潘安、石崇、陆机、左思、刘琨等二十四人,因文采盖世被称为“鲁公二十四友”。他们经常活跃在巨富石崇的金谷园里,因此也被称为“金谷二十四友”。贾谧“晋书断限”的功劳是潘安出的主意,潘安的母亲经常劝他不要趋附不已,他虽然口头受教,实际上却愈发不知足,始终改不掉。
之后赵王司马伦囚禁晋惠帝自立为帝,他的亲信孙秀当上了宰相。原来当初孙秀不过是个下人小吏,潘岳的父亲曾经做过他的上司,当时潘岳因为看不惯孙秀为人狡黠经常鞭挞他,如今孙秀得势遂罗织罪名说他和石崇要和某王爷一起造反,于是他和石崇等人被诛灭三族,当初孙秀当上宰相,潘岳在朝堂上遇见他,问道:“孙令犹忆畴昔周旋不”(孙令还记得当初吗)孙秀回答:“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潘岳于是自知不免。当初被收押,石崇和他都不知道对方也在其中,石崇已经送往刑场,潘岳后至,石崇对他说:“安仁,怎么你也来了!”潘岳回答道:“可谓白首同所归。”潘岳《金谷诗》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本意是说两人关系很铁,老了还在一起玩,谁知到竟然成了他们死亡的预言。潘岳的母亲及兄侍御史潘释、弟燕令潘豹、司徒掾潘据、潘诜,兄弟之子,已经出门的闺女,无长幼一时被害,唯潘释的儿子潘伯武逃难得免。而潘豹的闺女与其母相抱号呼不可解,于是被赦免。
潘安的故事
掷果盈车
潘岳(潘安)有美好的容貌和优雅的神态风度。年轻时驾车走在街上,连老妇人都为之着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都将车丢满了。比喻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与追捧。左太冲(左思)长得非常难看,他也来学潘岳到处游逛,这时妇女们就都向他乱吐唾沫,弄得他垂头丧气地回来。
白发悲秋
潘安三十二岁仕途不顺使他那密云般乌黑的秀发添了几缕银丝,当时正值秋天他借古人宋玉、贾谊悲秋的典故写下了《秋兴赋》,后因以“潘鬓”谓中年鬓发初白。唐·李德裕《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明·无名氏《石榴花·题情》套曲:“我为他只落得心焦无聊,这离情怎消,谩赢得潘鬓沈腰。”
花县令
潘安做河阳县令时,结合当地地理环境令满县栽桃花,浇花息讼甚得百姓遗爱。后遂用“河阳一县花、花县”等代称潘安,或喻地方之美或地方官善于治理。而这也是中国最早“花样美男”的出处。庾信《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李白《赠崔秋浦三首》之三:“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村。”《桃花扇》“家近洛阳之县,不愿栽花”,该典故常用来形容为人潇洒、风流(注意不是男女的风流)。
金谷俊游
当时西晋开国第一开国功臣贾充的外孙贾谧权势滔天,贾谧喜好文学,开阁延宾。渤海石崇欧阳建、荥阳潘岳、吴国陆机陆云、齐国左思、中山刘舆刘琨等皆附会于谧,号曰二十四友,其他人不得参与。这二十四个人占了当时文坛的十分之七。他们经常在巨富石崇的金谷园里饮宴作诗,故称之为“金谷二十四友”。
西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年)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要前往长安,石崇与众人在洛阳之河阳县金谷别墅设宴相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人聚会,后人称之为“金谷宴集”,这次聚会和石崇所作的《金谷诗序》,后人王羲之效仿于是有了“兰亭雅集”和《兰亭集序》。“金谷宴集”中“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是酒宴上罚酒的鼻祖。
拙政园
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苏州拙政园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
望尘而拜
《晋书·潘岳传》中记载“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翻译过来就是,潘岳性格浮躁,趋于势力,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总是等到贾谧出门,看到飞起的尘土就开始下拜。
潘杨之好
潘岳在政治和为官方面也颇有建树,而其对妻子杨氏的忠一和深情,他和妻子杨氏12岁订婚,相爱终身。杨氏逝世后,他为她写的悼亡词情谊真挚,缠绵无尽,并未再娶。更成为千古佳话,有“潘杨之好”的评价。
曹操和司马懿,看起来有些像。二人都为各自的老东家东汉、曹魏立下过汗马功劳。早在汉献帝被董卓胁迫西去长安,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时,曹操就放弃了“春夏读书、秋冬射猎&rdqu...
曹操怎么死的 孙策 2022-05-19 诸葛亮和周瑜都提出分天下 两人水平谁高谁低对诸葛亮和周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而周瑜主张二分天下,二人水平高低立判。说起东汉末年的历史,我们就离不开三国,而说起三国之...
诸葛亮 周瑜 2022-05-19 孙策死后孙权继位 孙权最后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代的还不了解:孙策和孙权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续主政东吴,孙权怎么对待孙策子孙的?自从孙策的儿子孙绍死去,孙策的孙子孙奉被吴末...
孙权 孙策 2022-05-19 草船借箭的主人公到底是谁?草船借箭的主人公到底是谁?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
诸葛亮 周瑜 2022-05-18 孙策的儿子坐不稳位置吗 孙策为什么会传位给孙权还不了解:孙策传位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难道自己的儿子坐不稳江东大位吗?孙策是三国前期的重要人物,作为孙坚之子,在孙坚战死后,先是投奔袁术。之...
孙权 孙策 2022-05-17 三国时期关羽对战过哪些武将?实力如何?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关羽是汉末三国猛将,武艺高强,因为忠勇无双,被尊为“武圣”,和“文圣&rdquo...
关羽 周瑜 2022-05-17 三国时期孙权称帝后并没有追封孙策,是为何?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历史资料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三国时期当属中国历史上硝烟乱世之一,小国林立,实力最强则要数魏、蜀、吴三国。此三家实力...
孙权 孙策 2022-05-16 周瑜军事能力那么强 周瑜在三国中能排名第几对周瑜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正史上,周瑜的军事能力在三国时期,处在第几线?周瑜,是武成王庙六十四名将之一,他的军事能力非常强,处在三国时期的...
周瑜 2022-05-12 三国十大帅哥简介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因此涌出三国时期的列位英雄。而这些三国群雄中更有不少的美男子。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三国时期的十大帅哥!1、周瑜:周瑜应该是三国时期第一大帅哥,史书上说他...
周瑜 2022-05-10 历史上孙权将都城迁到南京的目的是什么?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历史上,当南北对峙时,定都金陵(建业、建康、南京)是常态,这是由于地理经济...
孙权 孙策 2022-05-10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者酿造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时间,当时的东北全境便沦陷在了日军的铁蹄之下。九一八事变应该说是近代历史上最可耻的事件。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当时东北最高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 ◆刘贺夫妇奏牍为何会出现在刘贺墓中?-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