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是春秋越国君主,生于公元前520年,名鸠浅,大禹的后代,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在位期间,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军队击败被迫求和,三年后夫差擅自释放勾践归国。勾践在吴国所作的种种屈辱催发他“卧薪尝胆”,奋发有为,一方面改革内政,积蓄国力,另一方面睦邻醇邦,共同对付强大的吴国。终于在公元前482年趁吴王夫差参加黄池之会,国家守备力量弱小之际领兵击吴,灭吴称霸。
吴国在孙武、伍子胥等优秀将领协助下,多次击败楚国,称霸中原,而就在此时越王西去,于是吴王趁机发难越国。新继任王位勾践领兵抗吴入侵,大败吴军,吴王中箭受伤,其儿子夫差发誓要为父亲报仇,于是登位后,日夜操练兵马。勾践不听范蠡建议,决定先发制人,结果被吴军杀得大败,困于会稽山,在谋士范蠡的劝说下决定送厚礼讲和,经过文仲再三折腾,夫差撤兵带着勾践回国。
会吴国后,越王勾践及范蠡伏地待吴王召见。夫差让勾践夫妇住于其父墓地旁边的一间小石屋里,并令勾践为自己喂马,过着跟仆人般的生活。夫差每次出去都要让勾践为其牵马,勾践忍辱负重,但还是利用假象迷惑吴王,就这样过了两年,夫差以为勾践当真是归顺了他,于是就放了他回国。勾践归国后,时刻不忘在吴国受辱情节,为了警醒自己曾经受的苦难与屈辱,在自己的屋里挂上了一个苦胆,吃饭前都要尝一下。
1.吸取教训,虚心纳谏
在吴越交战中,由于勾践运用奇谋,导致吴军大败而归,当听到夫差为了替他父亲报仇而日夜练兵,不听范蠡的劝谏,决定先发制人,正是由于他的一意孤行导致被打的差点忘了国。后来反省是自己刚愎自用导致的这一次劫难,教训深刻,于是对于下属谋臣将士的意见择而取之。归国后,精心治国,国家实力迅速强大,为了一血前耻,勾践按耐不住心中压抑的怒火,但大幅逢同的建议立刻让勾践打消了复仇念头,并对建议连连称善。
2.施行“仁政”,上下一心
勾践痛定思维,一改过去刚愎自用,开始向国人诚心道错,对于妄起战端向国人表示自己“罪孽深重”,请求国人的宽恕,如此恳切虔诚的态度当然深得民心谅解;其次是与民同乐,与民同忧,不再将自己定位国君而高高在上,而是身着简便,过着一般平民家庭生活,与国家普通老百姓大成一片。最后是优厚对待殉国之人,规定为国战死者,嫡长子可以免役三年,庶子者免役三月。
3.低调收敛,发展国内生产
一方面勾践将自己定位一般平民百姓,并且亲自劳动,自谋其食,与民同甘共苦;另一方面鼓励百姓发展生产,增加人口,奖励耕织与人口生育,这对于发展国内生产,扩充兵员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勾践归国后,认定目标,上下团结一心,发展国内生产,就等有利时机来临,大败吴国是早晚的事情。
总之,十年生产,十年积蓄,“滴水穿石”,勾践的所作所为站在当时历史高度上讲是为了越国的荣誉和利益而耐心磨锐自己剑锋的,能够与民同甘共苦,深得民心,是春秋难得一位明君;站在个人恩怨立场上看,其复仇之心具有自私、狭隘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了击败对手,不惜发动国家之间的战争。
在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中,齐桓公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业成为首位霸主。其称霸历程跨越三十余年,历经北杏会盟的初试啼声、鄄地会盟的霸业奠基,直至葵丘会盟的巅峰...
齐桓公 2025-07-02 范蠡娶了东施是真的吗?历史镜像中的虚实辨析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范蠡与东施的名字如同两条平行线,却因后世文人的想象产生奇妙交集。一个是辅佐越王勾践兴越灭吴的智者,一个是因“东施效颦”沦为千年笑柄的寓言人...
勾践 范蠡 2025-07-02 俞伯牙的琴弦之外:历史迷雾与文化符号中的婚姻传说春秋时期的晋国上大夫俞伯牙,以一曲《高山流水》与樵夫钟子期缔造“知音”传奇,其事迹在《列子》《吕氏春秋》中留下深刻印记。然而,这位“琴仙”的私人生活却如琴弦余音...
伯牙 2025-07-01 子贡赎人与孔子的批评:一场跨越千年的义利之辩春秋末年,鲁国的一道法令在贵族间掀起波澜——凡赎回在诸侯国为奴的鲁国百姓,可凭收据至官府领取赎金。这道本为鼓励善行的政策,却因孔门弟子子贡的一次善举,引发了孔子...
孔子 2025-07-01 鄢郢之战:三十万生灵的悲歌与楚国盛衰的转折点公元前279年至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军深入楚境,以决水攻城之策攻破鄢城,继而焚毁郢都,这场战役彻底改写了战国格局。史书记载的“鄢城百姓淹死数十万”与“楚国死者...
白起 2025-07-01 宋襄公:礼乐余晖中的孤勇者与时代错位的悲剧在中国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史上,宋襄公的名字始终与“仁义”和“迂腐”两种极端评价相伴。这位宋国第二十任国君,以“春秋五霸”之一的身份被载入史册,却因泓水之战中坚持...
宋襄公 2025-06-30 齐桓公霸业始末:从葵丘会盟到春秋首霸的权力之路在中国春秋争霸的历史长卷中,齐桓公姜小白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业,成为当之无愧的首位霸主。然而,这位从公子内乱中脱颖而出的君主,其霸主地位的确立并非一蹴而...
齐桓公 2025-06-30 秦灵公:被低估的改革先驱与秦国崛起的奠基人在中国战国时代的历史长河中,秦灵公嬴肃(公元前424年—前415年在位)是一位常被忽视的君主。他继承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秦国:东有魏国李悝变法后强势扩张,西有戎狄...
秦灵公 2025-06-30 问鼎中原:九鼎沉浮中的王朝密码与权力隐喻在华夏文明的青铜史诗中,“鼎”始终是最恢弘的篇章。当楚庄王陈兵洛水、问鼎轻重之时,这件本应陈列于宗庙的礼器,骤然成为撬动东周秩序的支点。这个流传千年的典故,不仅...
楚庄王 2025-06-30 秦成公:短暂在位与寿命之谜的历史解读秦成公,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嬴姓赵氏,名载,是秦德公次子、秦宣公之弟。公元前663年,秦宣公去世后,秦成公继位,在位仅四年,于公元前660年逝世。因其生年不详,其...
秦德公 秦宣公 2025-06-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