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是春秋越国君主,生于公元前520年,名鸠浅,大禹的后代,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在位期间,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军队击败被迫求和,三年后夫差擅自释放勾践归国。勾践在吴国所作的种种屈辱催发他“卧薪尝胆”,奋发有为,一方面改革内政,积蓄国力,另一方面睦邻醇邦,共同对付强大的吴国。终于在公元前482年趁吴王夫差参加黄池之会,国家守备力量弱小之际领兵击吴,灭吴称霸。
吴国在孙武、伍子胥等优秀将领协助下,多次击败楚国,称霸中原,而就在此时越王西去,于是吴王趁机发难越国。新继任王位勾践领兵抗吴入侵,大败吴军,吴王中箭受伤,其儿子夫差发誓要为父亲报仇,于是登位后,日夜操练兵马。勾践不听范蠡建议,决定先发制人,结果被吴军杀得大败,困于会稽山,在谋士范蠡的劝说下决定送厚礼讲和,经过文仲再三折腾,夫差撤兵带着勾践回国。
会吴国后,越王勾践及范蠡伏地待吴王召见。夫差让勾践夫妇住于其父墓地旁边的一间小石屋里,并令勾践为自己喂马,过着跟仆人般的生活。夫差每次出去都要让勾践为其牵马,勾践忍辱负重,但还是利用假象迷惑吴王,就这样过了两年,夫差以为勾践当真是归顺了他,于是就放了他回国。勾践归国后,时刻不忘在吴国受辱情节,为了警醒自己曾经受的苦难与屈辱,在自己的屋里挂上了一个苦胆,吃饭前都要尝一下。
1.吸取教训,虚心纳谏
在吴越交战中,由于勾践运用奇谋,导致吴军大败而归,当听到夫差为了替他父亲报仇而日夜练兵,不听范蠡的劝谏,决定先发制人,正是由于他的一意孤行导致被打的差点忘了国。后来反省是自己刚愎自用导致的这一次劫难,教训深刻,于是对于下属谋臣将士的意见择而取之。归国后,精心治国,国家实力迅速强大,为了一血前耻,勾践按耐不住心中压抑的怒火,但大幅逢同的建议立刻让勾践打消了复仇念头,并对建议连连称善。
2.施行“仁政”,上下一心
勾践痛定思维,一改过去刚愎自用,开始向国人诚心道错,对于妄起战端向国人表示自己“罪孽深重”,请求国人的宽恕,如此恳切虔诚的态度当然深得民心谅解;其次是与民同乐,与民同忧,不再将自己定位国君而高高在上,而是身着简便,过着一般平民家庭生活,与国家普通老百姓大成一片。最后是优厚对待殉国之人,规定为国战死者,嫡长子可以免役三年,庶子者免役三月。
3.低调收敛,发展国内生产
一方面勾践将自己定位一般平民百姓,并且亲自劳动,自谋其食,与民同甘共苦;另一方面鼓励百姓发展生产,增加人口,奖励耕织与人口生育,这对于发展国内生产,扩充兵员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勾践归国后,认定目标,上下团结一心,发展国内生产,就等有利时机来临,大败吴国是早晚的事情。
总之,十年生产,十年积蓄,“滴水穿石”,勾践的所作所为站在当时历史高度上讲是为了越国的荣誉和利益而耐心磨锐自己剑锋的,能够与民同甘共苦,深得民心,是春秋难得一位明君;站在个人恩怨立场上看,其复仇之心具有自私、狭隘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了击败对手,不惜发动国家之间的战争。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以“围魏救赵”“马陵道歼庞涓”等经典战役闻名于世。然而,相较于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他的家庭生活却笼罩在历史迷雾之中。关于孙膑的妻子与...
庞涓 孙膑 2025-09-15 孟尝君屠县:名士光环下的残暴真相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田文以“广纳贤士、礼贤下士”闻名,门下食客最多时达三千余人,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著称的贵...
孟尝君 田文 2025-09-12 泓水之战:千年古战场的现实启示公元前638年的泓水河畔,宋襄公高举“仁义”大旗,面对渡河未竟的楚军严守“不鼓不成列”的古礼,最终以惨败收场。这场看似规模不大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宋国争霸中原的野...
宋襄公 启 2025-09-11 楚王问鼎:春秋霸权与礼制崩坏的交响公元前606年,洛阳南郊的周王畿上空阴云密布。楚庄王亲率大军陈兵周疆,在九鼎陈列的明堂前,这位南方霸主突然发问:“九鼎之大小轻重几何?”此言一出,周大夫王孙满握...
楚庄王 2025-09-10 千年运脉:大运河开凿的历史意义与文明回响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长江与淮河之间挥动第一锹泥土,邗沟的诞生不仅拉开了中国运河文明的序幕,更在2500余年的岁月中,将这条人工水道锻造成中华文明的精神动脉...
夫差 2025-09-09 卜商:孔子门下的文学巨擘与经学传承者卜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是春秋末期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作为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以“文学”科高才生的身份位列“孔门十哲...
孔子 卜商 2025-09-09 弦歌东周:孔子与苌弘的师道传奇公元前518年的洛阳城,34岁的孔子携弟子南宫敬叔踏入周王室观星台。这位鲁国士人不会想到,此行将遇见改变其音乐思想的关键人物——周敬王内史大夫苌弘。这场跨越地域...
孔子 2025-09-08 孔子与子贡:误解与深意的交织——探析“孔子不喜欢子贡”的真相在《论语》的记载中,子贡作为孔子门下“言语科”的杰出代表,以巧言善辩、悟性极高著称,其名字出现频次甚至超过颜回。然而,史书中却流传着“孔子不喜欢子贡”的说法,这...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姓曹为何称“颜回”:姓氏与名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不仅是家族血缘的标识,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姓氏“曹”与名字“回”的组合,看似矛盾,...
颜回 孔子 2025-09-08 狐突:春秋忠臣与晋文公血脉的双重见证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长河中,狐突的名字与晋文公重耳的传奇命运紧密交织。作为晋献公的岳父、重耳的外祖父,狐突不仅以忠诚与智慧辅佐家族,更以“教子不二”的刚烈气节成...
晋文公 2025-09-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