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在夫椒击败之后,为避免亡国,选择了前往吴都姑苏为奴,换来了越国暂时作为强吴的附庸而残存下来。勾践在吴国为奴三年,任由吴人打骂凌辱,坚持做到了摇尾乞怜,也决不反抗,最终以“问疾尝粪”的神操作博得了吴王夫差的巨大感动和深厚信任,夫差破天荒地对勾践单独提出了毫无条件的许愿活动。
勾践早已经过深思熟虑,在夫差面前断然拒绝了任何赏赐,他直面夫差深情地表白道:“以前在越国不尊重大王,是我年少时的狂妄,与大王夫椒一战,我才知大王的神武和天威,岂是我一介凡夫贱命可以抵挡的!我为大王养马三年,在大王的庇护下,活得平凡而轻松,无忧无虑,这才是人生幸福的真谛!越国繁琐的政事,只会让我这样平庸愚蠢不堪重任的人,整天心惊胆战,还自以为是,最终哪一天肯定还会死于各种阴谋而不能善终!是英明的大王让我远离了危险,脱离了苦海,是您的仁慈,让我安享着真正太平的人生!所以像我这样微贱的役臣,只愿生活在大王荫蔽之下,就已经是天大的福祉,早已心满意足,不愿也不能再要任何赏赐了!”
夫差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他也不曾想过勾践这张嘴尝粪之后,说起话来却越发的甜腻受用,便对勾践说道:“勾践世兄,我明白你的心意,谁年少时还没有过一回狂妄呢,只是你曾经也作为一国之君,这样的狂妄确实代价太大,当然这也正如你说的,你确实也不适合当什么国君,实实在在,安安分分地过小日子挺好,这些打打杀杀的事儿,我勉强还能做得来,有时我也心烦,实在是没办法,既然你啥都不要,那你就好好在吴国住下,不过伍相国跟我说了,看你这几年也挺辛苦的,要是想家了,哪天跟我告个假,回越国老家去逛逛,玩几天回来再上班也没问题!”
这话让勾践听得全身上下都汗毛竖起,背脊直冒冷汗,他赶紧回答道:“在大王的庇护下,越国臣民和吴国臣民一样,都是大王的臣民,吴越两国就像一个大家一样,我用不着放下手里的工作走那么大老远跑到东海越地去,吴国这里也就是我的家了,我在这里很安心了。”夫差听了这话,连连点头,这就让勾践告退了。勾践心里很明白,这都是伍子胥在背后策划着,如何让夫差在言语中试探出自己还有图谋和异心,所以勾践此时更加谨慎小心地行事,更加卑躬屈膝地做人,让夫差看不出他有一丝对越国的留恋,也让伍子胥找不出一丝可以加害他的机会。
而远在越国的文种、范蠡为了保全越国,经过三年的努力把越国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吴国的任何要求也是务必做到了尽善尽美,又因为勾践在吴国的改造表现极好,夫差也就没有对越国的残存势力施加太过分的巨大压力。这时候越国却发生了一些暗潮汹涌的事情,反倒推动了勾践得以还国的步伐。
原来是越国的旧勋贵大臣们见勾践北上为奴为质,既同情又心痛起来(在春秋战国时期远赴他国为质的王族非但不会被国人轻看,反而当作是为国牺牲的光荣,而得到更大的尊重,譬如秦王赢政早年就在赵为质,赵大臣触龙劝赵太后送少子长安君入齐为质也是如此)。那些曾经反对过勾践的老臣们,现在又转而担心越国军政一直掌握在楚人文种和范蠡手中,恐怕日久越国真的要亡于他人之手,便无论是暗地里还是公开场合都有了迎勾践还国的意愿。
他们都认为越国已经向吴国称臣,几乎是有求必应,现在越王在姑苏扣押了三年,也没有任何使吴国不满的地方,那就说明越国已经把一个战败国所能做到的都做到了,吴国既然以王者霸主自居,就不应该让越国的臣民一直都受两个楚国客卿的监管,而让勾践这样知罪服罪的一国之王一直在吴国为奴受罪,这样等于侮辱了千万老实纯朴的越人,也侮辱了他吴国自己的威名。
文种、范蠡二人得闻越国勋贵们的心声,非但没有生气,反倒觉得这是营救勾践回国的时机来了,二人商议之后,便让范蠡组成外交代表团北上姑苏,向吴王夫差进行了以下陈述:“现在越国在我和文种大夫替大王精心打理之下,勉强还过得去,但是现在越人们的心思却越来越让我和文种担忧,之前越王勾践兵败入吴,没有子嗣,我俩都是楚人坐镇越地,本来就是权宜之计,当时越人见吴军兵临兵城下,一时都成惊弓之鸟,不敢有所怨言,但时间长了我俩肯定是压服不了黑鸦鸦的那一大片越人,大王还不如放经过三年改造后的勾践回去平息众怨,要是等到我俩弹压不住,大王还要动用大兵镇压,反而有损大王的美名,更何况现在越国对吴国的臣服,带来了那么多朝贡和税收,如若一旦出事,这些好处还能不能持续真不好说,我们看勾践回去也必定会好好服从大王的安排,希望大王认真思考,早做决断。”
吴王夫差听范蠡说得如此在理,之前本就了解到越国的一些不满之情,同样也想到了这一层,也有意放勾践回国,奈何勾践本人也表过态了坚决不肯回国,最主要还是相国伍子胥从中阻拦不肯放走勾践,现在范蠡亲自从越国过来反映实情,提出这个合情合理恰合时宜的请求,吴王也乐得成就一番仁义美名,心下便决定放勾践回国去了。第二天在朝堂,他就当着众臣和范蠡的面,同时又一次破天荒让勾践也立于殿前,宣布了这一决定,以王命欢送越王勾践回国,替上国吴王打理越国一应大小事务。勾践这才不敢抗命,伍相国更是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就这样勾践被范蠡拎回久别三年的越国去了。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长江与淮河之间挥动第一锹泥土,邗沟的诞生不仅拉开了中国运河文明的序幕,更在2500余年的岁月中,将这条人工水道锻造成中华文明的精神动脉...
夫差 2025-09-09 夫概与夫差:吴国兴衰中的双面镜像在春秋时期吴国的历史长河中,夫概与夫差作为阖闾家族的核心成员,分别以“勇将”与“霸主”的身份留下深刻印记。然而,两人的命运轨迹却截然相反:夫概以军事天才崛起,却...
夫差 阖闾 2025-09-03 吴国是被勾践灭了吗?——从历史脉络看春秋末期的霸权更迭吴国,这个始于商周之际、存续六百余年的江南古国,其灭亡的结局早已镌刻在历史长卷中。而越王勾践的复仇故事,更因“卧薪尝胆”的典故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传奇。那么,吴国...
勾践 2025-08-15 毛嫱是四大美女之一吗?——历史语境中的审美流变与文化重构在中国古代美人的历史叙事中,“四大美女”的称谓几乎成为美的代名词,但这一概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文化筛选与重构。毛嫱,这位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宠妃...
毛嫱 勾践 2025-08-12 夫差与西施:历史迷雾中的子嗣之谜在中国春秋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吴王夫差与西施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却又神秘的星辰,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这段交织着爱情、权谋与家国兴衰的传奇,不仅在正史中留下斑驳痕迹,...
西施 夫差 2025-07-30 夫概:春秋吴国的猛将与乱世枭雄在春秋末期的风云变幻中,吴国因阖闾、夫差两位君主的崛起而成为中原争霸舞台上的耀眼角色。然而,在这段历史中,还有一位被低估的猛将——夫概,他既是吴国攻破楚都郢都的...
夫差 阖闾 2025-07-28 卧薪尝胆:千年典故中淬炼的奋斗精神春秋末期的吴越争霸舞台上,一场持续二十余年的复仇史诗,因一个成语的诞生而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越王勾践以柴草为榻、以苦胆为镜的极端自砺行为,不仅改写了历史走向...
勾践 2025-07-22 范蠡娶了东施是真的吗?历史镜像中的虚实辨析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范蠡与东施的名字如同两条平行线,却因后世文人的想象产生奇妙交集。一个是辅佐越王勾践兴越灭吴的智者,一个是因“东施效颦”沦为千年笑柄的寓言人...
勾践 范蠡 2025-07-02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复仇者与权力场中的双面君王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越王勾践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存在。他以“卧薪尝胆”的典故名垂青史,成为忍辱负重、逆境崛起的象征;但其统治手段之狠辣、权力博弈之冷酷,又使其饱...
勾践 2025-06-24 吴王夫差:春秋霸业的兴衰与吴国君主的传承脉络吴王夫差,这位因“卧薪尝胆”典故被后世铭记的春秋霸主,其历史形象常与“刚愎自用”“亡国之君”等标签绑定。然而,若将视角拓展至吴国三百余年国祚,夫差的统治地位与历...
夫差 2025-06-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