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始三年(25年)六月,刘秀在众将拥戴下称帝,当时的天下并不太平,赤眉军正在攻打长安,那刘秀是如何统一天下呢?又是如何治国开启东汉盛世的?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平定四方终得一统刘秀在称帝的时候就来在哪定都都是个问题,在当时不可能将都城定立在河北偏远之地。长安当然是最理想的都城,但是当时赤眉军正在攻城,短期内根本得不到,刘秀和众人商议之后把目光放在了洛阳。相比长安来说洛阳还是比较好争夺的,再加上洛阳守将李秩、朱鲔(wěi)都是当年劝说刘玄的主力,正好能报了自己的大仇。
在刘秀兵临洛阳的时候李秩就给刘秀写信表示愿意归降,刘秀对这样的反复小人很是不屑,将他的信件传阅众人以示警惕。朱鲔知道这件事之后认为李秩会背叛自己,于是派人刺杀引得军中大乱。刘秀借朱鲔的手杀了李秩顺便又动摇了洛阳军心,他顺势兵围洛阳并不急于攻城,在刘秀多次表示真的会既往不咎之后朱鲔率兵投降,刘秀也没有食言,对朱鲔封侯拜将,刘秀顺利定都洛阳。
当时赤眉军攻破长安之后因为没有政治眼光,只是在长安进行一番抢掠之后就没有作为了,刘秀此时兵发长安。赤眉军处处不敌的情况下只能归降刘秀,还把在长安得到的传国玉玺献了出来。刘秀自然趁机壮大了自己,对于赤眉军当时扶植的皇帝也很是善待,自此刘秀终于统一了天下,刘秀从一个本无大志人到现在成为了皇帝,真的只能感慨命运的神奇。
重视儒学以柔治国刘秀的天下都是自己辛苦得来的,他深知其中的不易,在治国上更加小心谨慎。他结合儒学和西汉末期的教训总结出以柔治国的方针,他筹划改变手下官员的队伍,因为打天下和治天下完全不一样。他本人热爱儒学,征战时期手下就有很多饱学儒士,刘秀对他们很是尊重虚心向学。他的手下都是能征惯战的人,但是却没有会治国的,他现在急需能帮助他治理国家的文臣。不过对于功臣他没有打杀而是劝服他们放权享福,这样对待大臣的在所有开国皇帝中都是难得的,很快他就用文臣代替武将开始了对国家的治理。
刘秀性格温柔,对于国家的治理也和他的性格一样采用以柔治国的方针。他对各方割据势力采取的都是安抚为主的政策,为了稳定秩序刘秀表示只要是愿意归降的都能得到他的善待。他还颁布了许多善待奴婢的法令,减轻赋税精简政府官员,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有效的解决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在他的这些良好政策之下东汉王朝的经济开始了复苏发展。除此之外他还神化皇权将儒学和神学结合起来控制百姓的思想。
仿效贤明刘秀为皇的时候一直效法先贤过着简朴的生活,从不肆意享乐,建立陵墓的时候也是尽量从简不用金银财宝陪葬,他的举动大大减轻了百姓的压力,让东汉的经济能更好的发展。而他在待人上一直保持这谦逊有礼的状态,他的气度折服了很多人,得到众多人才为他效力。对于那些不愿意受世俗约束的隐士他也同样大度,对于那些征召几次都不愿意上朝做官的人他不仅不生气,还非常理解他们的心态,对他们进行厚赐照顾他们的生活。
他也是历史上有数的能做到亲贤远佞的好皇帝,在朝堂上他讨厌那些只会拍马献媚之人,对于那些有能力的大臣即使有的时候让他下不来台,他还是很尊重很亲近他们,在他的影响下朝堂上一片清明。不过刘秀也犯过错,之前一起征战的大臣大司徒韩歆就因为指责他昏庸无能彻底激怒了他,盛怒之下的他罢免了韩歆还不解气,最终逼死了韩歆和他的儿子,事后冷静下来的他很大方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平息了大臣的怨言,以大司徒之礼安葬了韩歆。只能说人都会犯错,只是相比于其他的皇帝,刘秀做的其实还是不错的。
阴丽华封后之前刘秀因为要得到权贵的支持,就娶了富豪郭家的女儿郭圣通,在他刚当上皇帝的时候也是需要权贵支持的,只能是立郭圣通为皇后,郭氏的孩子刘疆为太子。不过他最喜欢的还是阴丽华,郭氏不得宠自然对阴丽华百般刁难,终于在公元41年刘秀帝位完全巩固的时候他下令废了郭皇后,立阴丽华为后。太子刘疆见势不好主动请求废除自己太子之位,刘秀对他还是有愧疚的,就加大了他的封地,给了他更好的物质生活。他和阴丽华的孩子刘庄顺利继承太子之位。
解决了所有问题之后刘秀醉心于治理国家,整个东汉王朝在他以柔治国的方针下有序健康的发展,百姓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他统治的时期被后人称为“光武中兴”。公元57年,63岁的刘秀病逝于洛阳,结束了他的一生。
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刘苍未登帝位:德才兼备的皇室典范为何止步于王?东汉光武帝刘秀一生雄才大略,其子嗣中不乏贤能之士,其中东平宪王刘苍以“才思敏捷、治国有方”著称,却始终未被立为太子。这一历史选择,既源于东汉初期的权力格局,也与...
刘秀 2025-09-10 周武王在位年数考:从牧野烽火到礼乐初兴的王朝奠基公元前1046年,牧野战场上战鼓震天,周武王姬发率领联军以五万之众击溃商纣王七十万大军,这场决定华夏文明走向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商王朝六百年的统治,更开启了西周八...
启 商纣王 2025-09-09 明朝中央官制:内阁六部制下的权力架构明朝(1368年—1644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政治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其中,中央官制以“内阁六部制”为核...
启 2025-09-08 邓禹妻子考:南阳豪族的联姻密码与历史隐线东汉开国名将邓禹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其军事谋略与政治智慧为光武帝刘秀的统一大业立下汗马功劳。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其婚姻状况在史书中却仅以寥寥数语带过。通...
刘秀 2025-09-05 巨然:南方山水画派的开山宗师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长河中,巨然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作为五代至北宋初期的僧人画家,他以独特的江南山水笔墨语言,与师父董源共同开创了南方山水画派,被后世尊为“...
启 2025-09-05 霍尔巴赫“人是自然产物”:机械唯物论下的自然与人性之思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星空中,保尔·昂利·霍尔巴赫以“唯物主义的圣经”《自然的体系》为武器,将“人是自然产物”的论断刻入哲学史册。这一观点不仅是对神学创世论的...
启 2025-09-05 泰伯至寿梦:吴国五百年血脉中的礼让与雄图在长江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吴国的历史如太湖之水般浩荡绵延。从泰伯“断发文身”建立句吴,到寿梦“始称吴王”开启霸业,这段跨越五百年的传奇,不仅是一部家族传承史,更是...
启 2025-09-04 利玛窦来中国:明末中西文化碰撞的序章1582年8月7日,一艘从葡萄牙里斯本启程的商船缓缓停靠在澳门港。船上走下一位身着黑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这位30岁的耶稣会士不会想到,他的到来将在中国掀...
利玛窦 启 2025-09-04 燕昭王:战国乱世中的明君典范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下,燕昭王以卓越的政治智慧与用人艺术,将濒临崩溃的燕国推向鼎盛,成为战国史上最具争议性与启示性的君主之一。从即位前的流亡经...
启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