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明朝与荷兰澎湖之战,以及对明朝后期海防建设的影响介绍。
1581年,荷兰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赢得国家独立。虽然当时并没有得到西班牙的承认,但是他们已经开始行驶一个国家的权力了。
独立后的荷兰也急于像葡萄牙、西班牙那样,发展自己的海外贸易,由于发生抢夺资源等贸易摩擦,荷兰同西班牙交恶,西班牙所有港口对荷兰人关闭。别无选择的荷兰人,只好自己重新寻找一条通往亚洲的新航路。
东方的贸易之路也不平坦,它是在爪哇和马六甲海峡两次打败葡萄牙舰队之后,就此垄断了此处的贸易的。
荷兰东印度公司
买卖做大了,就得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才行,于是,1602年3月20日,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成立了,简称VOC。
这个公司可不是普通的贸易公司,虽然它形式上是一个股份有限公司,但它有自己的雇佣军,可以发行货币,也可以与其他国家订立正式条约,并具有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
贸易线路
做贸易得有基地,为了在东亚地区找到一个可供船只补给的长期据点,他们开始苦苦找寻,终于找到澎湖这一带。
澎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彭湖为漳、泉之门户,而北港(台湾)即彭湖之唇齿,失北港,则唇亡而齿寒,不特彭湖可虑,漳、泉亦可忧也。”(《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
作为一个中转基地,地理位置十分理想。看好这块地方以后,他们自己一合计,事情就敲定了。
商队
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8月7日,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司令韦麻朗(Wybrand van Warwijck)一声令下,舰队就侵占了澎湖。
此时是明万历年间,虽然明朝的皇帝不着调,20多年不理朝政,但他手下的大臣们还是尽职尽责的。
福建巡抚徐学聚一看自己管辖地来了外人,连个招呼也不打,就反客为主了,于是下令,指派都司沈有容前去交涉。
沈有容得令后,组织50艘战船,2000余人,于同年 11 月 18 日抵今日之马公市。
沈有容在娘妈宫(今澎湖天后宫)会晤了荷兰的舰队司令韦麻朗,要求他们撤出澎湖。
韦麻朗谈了自己要求建立海上贸易的请求,但遭到断然的拒绝。韦麻朗一看软的不行,想要来硬的,但自己兵力亦相差悬殊,这个仗是没法打的。于是怏怏不乐的于 12 月 5 日离开澎湖,转往台湾,再寻找新据点吧。
事件结束后,明朝政府立“沈有容谕退红毛夷麻郎碑”以示纪念,此碑现存于澎湖马公镇。
他们撤退是撤退了,但是心有不甘。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次没得逞,下次还会卷土重来的。
果然,随着东印度公司在东亚的买卖逐渐做大,公司实力强大了,他们又想起这块地方了。
于是,在相隔18年后,又卷土重来了。
1622年(天启二年)4月10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顾恩一声令下,舰队司令雷尔生率领一支精心准备的荷兰舰队,就这样浩浩荡荡出发了。
这支舰队共由15艘大小战舰,1000多精锐士兵组成。
其实严格说起来,应该算一个联合舰队,因为在这个舰队里,还包括当时刚刚冒头,一心要讨好荷兰的英国两艘战船。
这么大的阵势,在欧洲殖民史上,还是很少见的。
因为在爪哇也好,还是在马六甲也好,这么大阵势的船队一到,当地人就会乖乖投降了,还何谈抵抗?
他们估计得一点不错,战事刚一开始,果然把闻讯赶来的明军打的落花流水。
同时荷兰派遣舰队驶至漳州海面,封锁漳州门 户,企图以武力威胁中国同荷兰通商。
谈判
荷兰人船长威伊邦特库撰写的《东印度航海记》中,里头描绘当时的情形。
十月十八日, 荷兰人在漳州“烧毁中国帆船多至六七十艘”,并登陆洗劫;
二月十日,荷兰人又“纵火焚毁两个村 庄”;
五月一日,截获中国商船一艘,“其中载有二百五十人 之多”。 对于中国俘虏,荷人则把他们先集中至澎湖岛上,强迫中国人筑城,据记载共有1150 多名俘虏, 役死者571 人,所剩下的579 人被遣送到巴达维亚, 然后出售到其他地区作为奴隶……
同时,也加紧修筑防御设施,碉堡也建起来了,舰队也扩大了,战舰达到18艘。
在此站稳脚跟以后,说话底气也足了,千总陈士瑛前来交涉时,荷方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允许荷兰人在中国沿海互市;
第二,割让澎湖予荷兰人;
第三,禁止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二国进行贸易。
提出以上三个条件后,并以武力要挟:“若不允市(指通商),必动干戈”。
既然对方索要的条件不能满足,只有用武力说话这一条途径了。于是,在当年的九月初五,明熹宗 下旨:“红夷狡诈,为患方深。巡抚官着督率将吏,悉心防御,作速驱除。”
至此,澎湖之战已箭在弦上了。
海战
1624年2月(天启四年正月), 福建巡抚南居益亲自乘船到金门,下令明军船队渡海武力收复澎湖,此次出征的,是200艘兵船,1000万余人。
福建总兵俞咨皋、守备王梦熊,率领兵船至澎湖,登陆白沙岛,首先与荷军接火,但荷兰军队依仗坚固的工事与战舰顽抗,澎湖久攻不下。
“(红木埕城要塞)炮楼坚致如铁,巡抚南宫益,遣兵攻之,贼首高文律拒守不下,官军以药轰之,楼倾下海。”(《澎湖厅志》)
海战情况更糟糕。此次明朝水师虽然出动了自己所有的家底,但都是可怜的中小型战船,和荷兰庞大的战舰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巡抚在后面督战,前线也不敢松劲,一下打不下来,那就慢慢啃吧,于是几乎天天发动攻击。
后来更是改变战术,既然碉堡这么坚固,那就不强攻了。在荷兰人的炮火下,明军使出了巧劲,用堆满沙石的战车抵挡荷兰人的炮火,一步步完成对荷兰人的合围。
在陆地完成合围的同时,还封锁海路,断绝荷兰人的外援。
火铳部队
等仗打到七月份时,南居益一看总这么耗着也不是回事,于是派出火铳部队支援征讨大军。
明朝的火铳,属于热武器了;他们一上来,战斗力相当的惊人,一直把荷兰人打得最后龟缩在据点里拒城死守。
此时再一次形成了僵持状态!
等到了八月份,南居益忍无可忍之下,对前线将领发出了死命令:再打不下澎湖,提头来见!
七月初三,明军分三路齐攻,七月十一日, 荷兰人示降。十三日,“(荷兰人)拆城,起运米下”(《明熹宗实录·卷47》)。
在双方激战七个月,耗费军资十七万七千余两之后,明军生擒荷军守将高文律(Kobenloet)等十二人,其余荷兰残兵仓皇逃往台湾南部。
至此,明军终于不辱使命,取得了澎湖之战的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
随后福建巡抚南居益献俘于北京,天启皇帝下令把他们全部斩首,传首九边以儆效尤!
南居益
此战过后,朝廷才意识到澎湖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于是采取了以下补救措施:
一、在澎湖增加驻兵,着兵部“专设游击一员,驻扎澎湖,以为久经固圉之”。 同时在原有兵员的基础上再增加兵力,最终使澎湖地区的驻兵增加到 2104 名。
二、加强福建沿海地区卫所同澎湖地区的联系。
三、提升澎湖驻军等级。澎湖地区原为“南路节制”,故而军事决定权较低,现今改为 “副总兵衙门兼协守职衔”,大大提高了澎湖守军的军事决定权。
四、增加兵饷。澎湖地区每到汛期,驻防人员便会撤防,而如今则增加兵饷,使驻兵常年死守,不许回撤。
五、屯田澎湖,开发渔业。
另外,在军事上也有所斩获。
正是通过此战,明朝才意识到新式火炮的巨大威力,在收复澎湖之后,开始着手仿制荷式火炮,用于装备自己的军队。
经过屡次改进,最终生产出后来令满洲人闻风丧胆的红夷大炮。
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荷兰舰队占领澎湖,明朝为了收复彭湖所发起的战争,明廷下令福建巡抚南居益将荷兰人赶出澎湖。南居益招安当时海上巨寇郑芝龙来对付红毛番,郑芝龙此时因荷兰人以澎湖为基地时,抢夺了悬有郑芝龙令旗的二艘商船,接受明朝福建巡抚的招安,转而攻击荷兰人。天启四年(1624年)8月明朝军队取得了澎湖之战的胜利,成功收复了澎湖。
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施耐庵与吴承恩作为《水浒传》与《西游记》的作者,常被后世并置讨论。然而,关于两人是否存在师徒关系的疑问,实则源于对历史时空的误读。通过梳理两...
施耐庵是哪个朝代的 吴承恩 2025-05-09 明武宗南巡之争:一场君权与士大夫的激烈博弈正德十四年(1519年)农历三月,明朝宫廷内外因一纸诏书掀起轩然大波——明武宗朱厚照执意南巡,此举不仅引发文武百官的集体反对,更成为明朝中期皇权与士大夫集团矛盾...
朱厚照为什么没有子嗣 2025-05-09 朱慈烺下落之谜:明末皇室末路的未解悬案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后,明朝末代太子朱慈烺的行踪成为三百余年来史学界与民间热议的谜题。作为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嫡长子,这位本应继承大统的储君,在李自成...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朱慈烺 2025-05-09 沐英与木府:云南历史长河中的不同角色在云南悠久的历史画卷中,沐英与木府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二者之间并无直接的血缘或紧密的家族关联,而是在政治格局与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沐英:镇守云南...
沐英 2025-05-08 拨开迷雾: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真相探究在民间传说和诸多文艺作品中,“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一事件被描绘得绘声绘色,仿佛真实发生过一般,朱元璋也因此被贴上了“滥杀功臣”的标签。然而,当我...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5-08 汤和之子:命运交织下的家族传承在明朝开国功臣汤和辉煌的一生背后,他的儿子们也有着各自独特的人生轨迹。汤和一生至少有五个儿子,他们或征战沙场,或位居官职,在明朝初期的政治与军事舞台上留下了属于...
汤和 2025-05-07 揭开面纱:探寻唐伯虎的真名在华夏文化的璀璨星河中,唐伯虎宛如一颗耀眼的明星,以其洒脱不羁的形象和卓越的才华,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人物。然而,许多人对他的了解仅停留在“唐伯虎”这一广为人知的...
唐伯虎 2025-05-07 郝永忠为何未救隆武帝: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抉择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里,南明政权在风雨飘摇中艰难求生,隆武帝朱聿键作为其中一位有抱负的君主,试图力挽狂澜,却最终未能逃脱悲剧命运。而郝永忠,这位曾在大顺军中崭露...
郝永忠 2025-05-07 明朝篡位的皇帝:明成祖朱棣的传奇之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朝是一个极具特色且影响深远的朝代。而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里,有一位皇帝的即位方式颇具争议,他便是通过篡位登上皇位的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篡...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5-07 朱常洵与朱常洛:明朝皇室中的异母兄弟纠葛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皇室内部的纷争与权力斗争从未停歇。朱常洵与朱常洛这对异母兄弟,便是这段历史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人生轨迹相互交织,共同演绎了一段充满波折的故事...
朱常洛在位多久 朱常洵 2025-05-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