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年,关东各州郡守以讨伐董卓为名,推举勃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联合起兵。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不久之后,董卓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诸侯兵力。随后董卓废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且不久就弑害了少帝及何太后,从而篡夺了东汉王朝的大权。对于董卓的行为,自然遭到了天下群雄的声讨。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各州郡官吏推举袁绍为盟主,领车骑将军,讨伐董卓。反董势力分为三处:酸枣联军为兖州、豫州两路人马;河内联军为冀州人马;鲁阳联军为荆州人马。由此,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袁绍成为了盟主。那么,问题来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为何是袁绍当上了盟主,而不是曹操或者其他人呢?
一
首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参与讨伐董卓的诸侯,并无十八路之多。公元190年前后,除了曹操率先起兵之外,还有袁绍、袁术、韩馥、孔伷、刘岱、王匡、张邈、桥瑁、袁遗、鲍信等十路诸侯。值得注意的是,就刘备、关羽、张飞等人,在正史中则缺乏参与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记载。对于关东诸侯来说,之所以推举袁绍为盟主,而不是曹操等人,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在东汉王朝衰微的背景下,袁绍“四世三公”的出身,促使其在关东诸侯中具有非常高的威望和号召力。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
二
在东汉时期,汝南袁氏无疑是名望较高的世家大族,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为司空,京子袁汤为司空、太尉,汤子袁逢亦至司空,逢弟袁隗亦至三公、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故号称“四世三公”。在当时讨伐董卓的诸侯,无疑是袁绍所在的家族威望最高,实力最强。
与此相对应的是,就曹操来说,《三国志》称其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代皇帝,颇有名望。对于曹操来说,其父亲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在东汉末年,出生宦官之后的曹操,无疑受到了鄙视,比如官渡之战期间,袁绍就拿着这一点来攻击曹操。因此,从世家大族的出身上来看,曹操显然和袁绍、袁术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
说到“四世三公”的出身,袁绍的兄弟袁术也是具备这一条件的。但是,大家却没有推举袁术为盟主。这是因为在讨伐董卓之前,袁绍被东汉王朝任命为司隶校尉。东汉时,司隶校尉常常劾奏三公等尊官,故为百僚所畏惮。而且,司隶校尉拥有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官吏的权力,可以说是位高权重。比如蜀汉建立后,先是张飞担任司隶校尉,然后蜀汉丞相诸葛亮又兼任了司隶校尉。
基于此,担任过司隶校尉的袁绍,自然在地位上要高于自己的兄弟袁术。更为关键的是,袁绍敢于和董卓交锋。董卓进入洛阳后,决意实行废立,以建立个人的权威。在此基础上,董卓告诉袁绍,自己要废汉少帝刘辩,准备立刘协为皇帝。
四
最后,对此,袁绍一听非常生气,针锋相对地说:“天底下强大的人,难道只有董公你么!”说完横握佩刀,向董卓拱了拱手,扬长而去。在笔者看来,敢于和董卓正面交锋,自然也提升了袁绍在天下英雄豪杰中的威望,成为大家推举袁绍为盟主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董卓得知袁绍在山东起兵,就把袁绍的叔父袁隗以及在京师的袁氏宗族全部给杀了。而这,无疑让大家更加同情袁绍家族的遭遇了。乃至于不少豪杰选择归附袁绍,这也是袁绍之后能够崛起,成为汉末最强大诸侯的重要基础。
不过,在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之后,袁绍虽然作为盟主,也无法改变关东诸侯貌合神离的局面,在粮草耗尽之后,关东诸侯各自解散,除了曹操之外,其他人都不敢追击董卓。自此之后,董卓在长安挟持汉献帝,而袁绍、袁术、曹操等诸侯,则在中原地区互相攻伐,为了地盘而兵戎相见。换而言之,东汉末年的诸侯割据局面,在讨伐董卓失败后愈演愈烈。对此,你怎么看呢?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袁绍凭借“四世三公”的家世与河北四州的基业,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在这场权力博弈中,一位来自广平的谋士以超前的战略眼光与刚直的性格,在历...
袁绍 2025-09-17 正史中的张飞与吕布:交锋背后的权力博弈与军事较量在《三国演义》的文学渲染下,张飞与吕布的“宿敌”形象深入人心,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小沛城外百回合单挑等情节成为经典。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三国志》《后汉书》等正...
吕布 张飞 2025-09-16 貂蝉与吕布:历史迷雾中的爱恨纠葛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星河中,《三国演义》以宏大的历史叙事与鲜活的人物群像,塑造了无数令人难忘的经典形象。其中,貂蝉与吕布的“爱情故事”因其戏剧性与悲剧性,成为后...
吕布 貂蝉 2025-09-04 河北四庭柱一正梁:袁绍麾下的传奇武将组合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中,袁绍凭借冀州之地崛起,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军阀之一。其麾下不仅谋士如云,更有一批能征善战的武将,其中“河北四庭柱一正梁”的说法在民间广为...
袁绍 2025-09-02 吕布真的很蠢吗?——从历史与权谋的裂隙中还原真实形象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吕布始终被贴上“三姓家奴”的标签,其弑主求荣、反复无常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若剥离文学创作的戏剧化渲染,从正史记载与政治博弈的逻辑出...
吕布 2025-08-29 跨时空对决:宇文成都与吕布的武力巅峰之争在中华历史与文学的浩瀚星空中,吕布与宇文成都作为不同时代的顶级武将,始终是民间热议的“战力天花板”。吕布以“三国第一猛将”之名威震群雄,宇文成都则以“隋唐第二条...
吕布 2025-08-28 辛毗之死:一场被误读的历史悲歌建安九年(204年)邺城攻防战中,曹军将领徐晃生擒袁绍旧部审配。当辛毗持马鞭怒抽审配时,这位宁死不降的袁氏忠臣突然高呼:“吾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此言如利刃...
徐晃 袁绍 2025-08-27 沮授“矢北”:忠贞不渝的悲歌与战略远见的陨落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袁绍麾下曾有一位以“矢志于北,尽忠于国”闻名的谋士——沮授。他提出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年疲曹”等战略,堪称河北版“隆中对”,却因袁绍...
袁绍 2025-08-25 高顺:吕布麾下忠勇无双的陷阵之魂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乱世中,吕布以其“飞将”之名纵横疆场,而其麾下中郎将高顺,则以一支名为“陷阵营”的精锐之师,在历史长河中刻下忠勇与悲壮的印记。作为吕布军中仅...
吕布 2025-08-22 审配杀辛毗全家:历史与文学交织下的悲剧在三国纷争的历史长河中,袁绍集团的覆灭堪称关键转折点。而在这场权力更迭的背后,审配与辛毗两大家族的恩怨纠葛,尤其是“审配杀辛毗全家”这一事件,不仅成为后世文学创...
袁绍 2025-08-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