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将军夏侯渊有多善良?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建安二十四年时,刘备进攻定军山,曹魏大将夏侯渊和张郃驻守此地。在几番猛攻之下,刘备始终是难以攻克张郃部,而此时刘备则是想到了一个办法,那便是在走马谷火烧夏侯渊处的围鹿角。而这时候夏侯渊亲自带着四百精兵前去修补,谁知道这正是中了刘备的奸计,这时候黄忠早已做好了埋伏,所以迅速进攻下夏侯渊命丧定军山。在军事应用上夏侯渊实在不是一个好将军,不然也不会亲自带着四百将士前去修补鹿角,这一点每当曹操想起也总是会悲痛不已。
《太平御览》之中记载“鹿角去本营十五里,渊将四百兵行鹿角,因使士补之。贼山上望见,从谷中卒出,渊使兵与斗,贼遂绕出其后,兵退而渊未至,甚可伤”鹿角距离军营足足有十五里之远,而夏侯渊仅仅是带着四百将士前去,很显然这前不可进,退不可得援的情况自然是危险重重。结果是军队撤退回营,而夏侯渊独自未到,这多么让人悲痛。曹操对此更是说“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这不但是曹操对夏侯渊的惋惜,也是对夏侯渊不懂得用兵之道的哀叹。但只要了解夏侯渊其人,就能明白为什么夏侯渊会如此用兵。
夏侯渊本是汉朝时期夏侯婴的后人,之所以能和曹操相识是因为自己的夫人是曹操的妻妹。而夏侯渊其人极重情谊,《三国志》之中记载“太祖居家,曾有县官事,渊代引重罪,太祖营救之,得免”;曾经曹操在家乡犯了事,本应抓起来问罪的,而夏侯渊二话不说直接去顶罪。若不是在几番周转下营救了出来,夏侯渊恐怕受到牵连。这种情谊如何不让曹操铭记,这也是为什么夏侯渊在不幸之后,曹操深感惋惜的原因所在。
不但是对曹操,即使是对待自己的弟弟也一样是尽职尽责。《魏略》之中记载“时兖、豫大乱,渊以饥乏,弃其幼子,而活亡弟孤女。”当时兖州和豫州两地发生战乱,而这也导致百姓民不聊生,没有饭吃。那么夏侯渊是怎么做的呢?即使是抛弃自己的亲儿子,也不愿意舍弃弟弟留下的孤女。后来这位女子被张飞发现,并且成为了张飞的妻子。《魏略》中记载“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能有此归宿,也算是不枉夏侯渊对亡弟之女的爱惜。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夏侯渊是一个极其重视情谊,而且具有牺牲精神的人物,即使是自己苦一点也没有关系,但是一定不能辜负他人,颇有一番“宁可天下人负我,但我不负天下人”的意味。
那么夏侯渊的军事才能如何呢?《魏书》之中曾有记载“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故军中为之语曰:‘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也就是说夏侯渊的作战风格是迅速且出其不意,重视能在敌人毫无防备的时候给予沉痛的一击。而且夏侯渊的人生字典之中可以用勇字概括,快意人生且作风果敢。
夏侯渊曾奉命攻打韩遂,《三国志》中记载“诸将见遂众,恶之,欲结营作堑乃与战。渊曰:“我转斗千里,今复作营堑,则士众罢弊,不可久。贼虽众,易与耳。”乃鼓之,大破遂军,得其旌麾,还略阳,进军围兴国。”面对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所有将领都感到头疼,准备依靠地形优势来进行长时间的保卫战。然而夏侯渊却鼓励大家勇敢作战,不能在敌人勉强露怯。果然在夏侯渊之勇下,对方被打的丢盔弃甲,并且夏侯渊得胜回归。
而后夏侯渊在剿灭宋建的战斗之中,以弱势兵力且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拿下了宋建,要知道但是的宋建危害一番,横行三十余年,就连朝廷也是对其毫无办法,况且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宋建坐拥余万彪悍兵马。但夏侯渊仅用一个月就击败了他,故而曹操亲自褒奖夏侯渊说“虎步关右,所向无前”;更是说自己不如夏侯渊。
所以从夏侯渊的众多战功上也能看出,夏侯渊也并不是不懂用兵,只是夏侯渊不懂得阴谋诡计,唯一的作风就是勇气至上。同时夏侯渊的为人又是身先士卒,只要是能自己多承担的就自己承担,而不是依靠他人。正是在勇气和牺牲精神的双重作用下,才使得夏侯渊会去修补鹿角,结果等来的却是悲惨的结局。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血缘、利益与忠诚的博弈:刘备与糜芳关系的多维解构在三国乱世中,刘备与糜芳的关系堪称复杂政治生态的典型样本。作为刘备妻兄、创业元老,糜芳最终选择背叛蜀汉投降东吴,这一戏剧性转折背后,隐藏着权力结构、家族利益与个...
刘备 2025-09-01 诸葛亮八阵图之谜:黄承彦的“破阵”与三国权谋的深层博弈在《三国演义》的传奇叙事中,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堪称“以一敌万”的军事神话。当东吴名将陆逊率十万精兵追击刘备至夔门时,这座由巨石堆砌的神秘阵法瞬间将其困住,令其“...
诸葛亮 刘备 2025-08-19 公孙瓒为何“放手”赵云:乱世中的人才博弈与命运抉择汉末群雄割据之际,公孙瓒与刘备的同窗情谊,意外成为赵云人生转折的起点。这位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常山名将,从公孙瓒麾下转投刘备阵营的过程,绝非简单的“赠予”或“背...
赵云 刘备 2025-08-15 文聘为何未追随刘备:立场、性格与历史抉择的交织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刘备以“仁德”著称,广纳贤才,但荆州名将文聘却始终未入其麾下,反而成为曹魏的得力战将。这一历史现象的背后,是立场对立、性格差异与时代洪流...
刘备 2025-08-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