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学家对康熙的评价会那么高呢?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如果要论哪位皇帝的成就最高,康熙皇帝绝对会进入决赛圈,众多的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非常高,主要原因就是康熙实在是太牛了。

清朝统治了276年,共有14位皇帝,康熙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是入关后清朝的第二位皇帝。
他的父亲顺治在政期间没有太大作为,康熙执政后才让清朝进入繁盛时期,他八岁登基十六岁就将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对一个少年来说是非常不易的。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先是调集所有兵马讨伐吴三桂平定了三藩之乱,后来又派施琅率领军队从郑家父子手中夺回了宝岛台湾,实现国家统一。对于侵略我们蒙古边境的准噶尔部落,康熙皇帝也是一次次地打击,最终以其首领服毒自杀而大获全胜。平定三藩,扫清漠北,皆出一心运筹。
康熙能成就这一翻伟业的基础,则是要掌握大清朝廷的大权,而在他刚登基之时军政大事在鳌拜手中,康熙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当时他的首要任务就是除掉鳌拜。康熙除掉鳌拜的做法让很多人都没有料想到的,那就是找一群孩子生擒鳌拜,为何会这么做呢?其中的原因也非常无奈。
幼年登基成为傀儡皇帝
康熙是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又是汉族人,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并不受宠。但是康熙从小就聪明好学,五岁的时候跟在孝庄太后的身边,每当他有不懂的问题都会向孝庄太后请教。看到如此好学上进的孙子,孝庄太后对康熙便格外的喜爱,而这也引起了顺治皇帝的注意。
顺治皇帝在几番比较之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康熙,康熙八岁的时候顺治帝预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了,便让儿子登基成为了大清朝的第三个皇帝。
世祖崩,帝即位,年八岁,改元康熙。因为当时康熙只有8岁年纪太小,顺治皇帝便提前给他安排了四位顾命大臣辅佐朝政,这四人当中实力最强的便是大臣索尼和他的对头鳌拜。
顺治皇帝这样安排也是为了让他们四人互相牵制,避免康熙被架空成为傀儡,无形中算是一种制衡吧。但是事实并没有如顺治所愿,康熙刚开始执政索尼便因病突然隐居在家,索尼的示弱让鳌拜成为众大臣中实力最强的,而鳌拜的反叛之心也已按耐不住了。
鳌拜是皇太极时期的老臣名望很高,顺治皇帝在位时他便开始扶植自己的势力,朝中掌管重要事务的部门全都安插了他的心腹。
康熙虽然学习了各种知识、明白很多治国的道理,但那些都只是纸上谈兵罢了,当真正管理国家事务时,才发现朝中的事情并非自己想的那么简单。鳌拜仗着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处处跟康熙作对,对于这位少年九五之尊非常的不屑,甚至不顾皇帝的阻止杀了苏克萨哈(顾命大臣之一)。
妄称顾命大臣,窃弄威权。
这一件事情让康熙、鳌拜的矛盾彻底激化,面对鳌拜的嚣张跋扈康熙只能表面装作唯唯诺诺,但他的内心有着自己的打算,准备暗中除掉这个祸端。
训练少年对抗鳌拜
在满族摔跤是他们最为喜爱的活动,既能强身健体还能用来选拔勇士,通过这种形式选拔出来的勇士就叫做“布库”。
康熙的身边早已布满了鳌拜的眼线,所以他不能明目张胆地培养自己的亲信,于是便让索额图招募了很多身体健壮的少年,对外则宣称是为了跟自己一起练习摔跤。或许很多人认为康熙想要除掉鳌拜完全可以找一些实力更强的人,其实他没有选择宫内的高手也是出于无奈。

我们都知道鳌拜被称为满清第一勇士,常年出征作战练就了一身的武艺,胆识过,非常人所能敌。
在当时那个年代,鳌拜好似满清的巴图鲁,是勇士自然会受到大家的崇拜,与此同时他自己的党羽也非常多,康熙如果从宫中找人捉拿鳌拜很容易被他发觉。
权势甚张。
什么才是皇帝,别人信服你,你才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别人不信服只有皇帝之名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要想顺利地实施自己的计划,只能找一些新人。
一方面他们不受鳌拜的控制和影响,也容易对自己归心,另一方面小孩子也不容易引起鳌拜的警惕。果不其然,鳌拜在得知这一消息时并没有任何的怀疑。在他的心中康熙只是一个毛孩子,召来这些少年只是为了娱乐,不会对自己产生威胁。康熙召来的这些少年都是八旗子弟,这样的身份也不会受到鳌拜的迫害,平时也只练习徒手搏击暗中提升实力而已。
除此之外,清朝初期尚武之风盛行,这些少年如果能成功地打败鳌拜。那么他们便是为康熙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对以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所以更会竭尽全力去对付鳌拜。布库不如御前人,而诈马乃其长技也。
设计将鳌拜铲除
时间来到康熙八年的五月,康熙皇帝以政务为由将鳌拜身边的亲信派往各地处理公务,随后像平常一样召鳌拜自己进宫。
鳌拜没有任何怀疑来到南书房,这时候索额图以皇帝已经亲政为由,任何人不得带武器让他交出了宝剑。与此同时,鳌拜到来之前康熙已经命人提前做好准备,将他要坐的椅子的一条腿锯断然后再粘上。当鳌拜坐在椅子上时,一名布库端来一杯非常烫的茶,鳌拜接过茶杯后被烫得大叫一声,身体的突然抖动使得椅子粘住的腿断了,随即便仰倒在地。
这时索额图大喊一声“鳌拜行刺,快快拿下”,早已守候在屋内的少年布库们一起将鳌拜按倒在地。后者虽然武艺高强,但突然受到惊吓且没有任何防备,再加上他的年纪也大了,根本就抵挡不了这么多强壮的少年。持椅之内侍乘其势而推之,乃仆于地。
鳌拜虽然知道自己被骗上当,但他无从辩解、只能认罪,大臣们在看到鳌拜被抓之后,纷纷上书控诉鳌拜的罪状,一共罗列了三十大罪状,一致要求将鳌拜处死。康熙念鳌拜为清朝做出过巨大贡献,并没有将他杀死,而是囚禁在自己的住处直到老死。交部论,如律。鳌拜的死让康熙真正当家作主成为一国之君,他的政治抱负从此开始得以施展,在位期间,康熙稳固国内政权,打击周边的外族侵略,不断扩张大清朝的版图。
正是因为有了康熙的治理,才有了之后的“康乾盛世”,让清朝开始走向辉煌。康熙在位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仁政爱民建立了满汉两族之间良好的关系,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康熙两废胤礽的深层动机解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塞外行宫的寒风中,55岁的康熙帝当众痛哭流涕,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这场持续三十余年的储位之争,不仅撕裂了清廷权力结构,更暴露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礽 2025-11-20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在清代康熙朝的璀璨星空中,纳兰明珠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辰。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性德 2025-11-20 佟国维的“双面棋局”:支持八阿哥与善终背后的政治智慧在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激烈角逐中,佟国维作为上书房首辅、康熙帝的亲舅舅,始终以八阿哥胤禩支持者的形象活跃于朝堂。然而,这位看似押错宝的重臣,最终却以“善终”收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禩 2025-11-19 康熙晚年为鳌拜平反:权臣与忠臣的复杂历史镜像1669年,16岁的康熙帝以“布库戏”为掩护,智擒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被后世视为少年天子巩固皇权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五十年后的康熙五...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9 康熙后宫姐妹花:繁华背后的命运沉浮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有四对姐妹花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身处权力与情感交织的深宫,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或荣耀一时,或凄凉终老,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赫舍里氏...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9 鳌拜权倾朝野:康熙圣旨亦难逃其“二次审批”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多年的征战积累,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7 权臣末路:康熙对鳌拜的处置与历史回响1669年盛夏,北京紫禁城南书房内,14岁的康熙帝以摔跤少年为掩护,突然发难擒获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在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4 雍正与宜妃:权力更迭下的恩怨纠葛在清朝康熙与雍正两朝交替之际,宫廷内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其中雍正帝与康熙宠妃宜妃之间的恩怨,成为这段历史中颇具戏剧性的一幕。雍正对宜妃的羞辱,背后交织着个人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施世纶:靖海侯之后,清朝第一清官的传奇人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政治舞台上,施世纶以其清廉正直、勤政爱民的形象,成为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作为靖海侯施琅之子,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荣耀,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
康熙的儿子们 施琅 2025-11-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