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乾隆皇帝第二个皇后乌拉那拉氏,为何遭到乾隆皇帝厌恶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那拉皇后幽禁病逝那年,乾隆不过才56岁,但帝后反目说什么的都有,极大地刺激了乾隆,心灰意冷便决定不再立后;历史上的那拉皇后贤良淑慎,孝顺太后,乾隆为何就如此讨厌她呢?
乌拉那拉氏(也称辉发那拉氏)出身确实没有孝贤皇后那样显赫的家族,也没有贵妃高氏那样的名门望族,她的父亲纳尔布不过是一佐领,正四品官员而已。
乾隆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已经是侧福晋,乾隆登基称帝后与孝贤皇后一起被册封,封为“娴妃”,册文是这样说的:
“那拉氏持躬淑慎,赋性安和,早著令仪”
在册文中可以看得出那拉氏在做侧福晋时表现还是很不错的,跟孝贤皇后一样端庄秀丽,性情贤淑,对太后也是晨昏定省替乾隆尽孝心,也因此得到太后的青睐,那拉氏能被封为皇后,太后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被封为“娴妃”的那拉氏仅次于孝贤皇后与贵妃高氏之下,但要在纯妃苏氏与嘉嫔金氏地位之上。
乾隆十三年孝贤皇后病逝,而且在此之前贵妃高氏也已经去世,后宫中位份最高的就是那拉氏娴妃,虽出身并没有那么高贵,但也是有资格被封为皇后的。
但是乾隆在感情上始终无法接受那拉氏入主坤宁宫的事实,便在乾隆十四年二月将那拉氏封为皇贵妃,管理六宫,虽有皇后的实权,但并无皇后的虚名。
那拉氏被封为皇贵妃还是在太后一再催促下才册封的,很是勉强,
那拉氏册封皇贵妃典礼的规格,乾隆也大大缩水:
不准公主、王妃、命妇前往皇贵妃的宫里前去祝贺,给的理由很是牵强:那拉氏如果是初封为贵妃,理应公主、王妃前往祝贺;那拉氏是娴妃晋封为皇贵妃,规格应当降低。
其实乾隆不过是不想渲染那拉氏地位的提升而已,这年四月,乾隆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
“六宫从此添新庆,翻惹无端意惘然”
乾隆还担心别人看不懂他诗的意思,自己备注道:遵从皇太后懿旨册封皇贵妃的典礼已成,回忆起以前的事情,触景生情,刚刚愈合的伤口再次渗出血水。
这也可以看得出乾隆对自己结发妻子孝贤皇后感情是非常深的,正因为那拉氏在一步一步地走向原本是孝贤皇后的位置,让乾隆触景生情,心里非常难过。
虽说乾隆的理由很是牵强,名不正言不顺;宫中上下自然也能从乾隆的口吻中听出,压根不想让那拉氏取代已经去世的孝贤皇后。
没有皇上支持的那拉氏虽管理六宫,但只能说她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了。
其实我们这样看的话,此时的乾隆并不是讨厌那拉氏这个人,他只是不想有人取代孝贤皇后的位置而已,不仅是皇后的位置,还包括在乾隆心里的位置,即便是孝贤皇后已经去世;
乾隆十五年,也是孝贤皇后去世的第三年,八月十三又是乾隆四十三岁大寿,在太后一再催促下,乾隆不得不将那拉氏封为正宫皇后。
册封皇后的典礼规格乾隆到没有给降低:
八月初二,乾隆亲临太和殿
大学士傅恒(孝贤皇后亲弟弟)为正使,大学士史贻为副使,持节册封。
册封皇后的圣旨中称赞那拉氏:
“孝谨性成,温恭夙著”
那拉氏也正式成为乾隆的第二位皇后,一连几天的时间,宫内外很是喜庆。
八月十三日,乾隆帝迎来四十万寿节,乾隆亲自前往皇太后宫里行礼,然后前往太和殿接受百官祝贺,并且在乾清宫设宴宴请王公、皇子皇孙们,确实看上去喜气洋洋的景象。
但别人不知道的是乾隆看着热闹的场景仍旧忘不掉孝贤皇后病逝时的场景,将随身伺候的侍卫谴走,独自一个人缅怀孝贤皇后。并作诗:
净敛缃云碧宇宽,宜囗嘉兴物皆欢。
中宫初正名偕位,万寿齐朝衣与冠。
有忆那忘桃花节,无言闲倚桂风寒。
晚来家庆乾清宴,见眼三年此重看。
四十岁万寿节乾隆不得不在众人面前强颜欢笑,而刚册封为皇后的那拉氏端坐在中宫的位置上,对乾隆来说又是一种刺激,他希望的是孝贤皇后在,而不是那拉氏。
对那拉氏皇后乾隆内心的情感是很复杂的:毕竟那拉氏没什么过错,而且自府邸开始就温婉贤淑、孝顺太后,实在是也找不出那拉氏哪个地方不如孝贤皇后,只能说感情这个东西确实复杂。
乾隆十六年三月十一,恰好是孝贤皇后去世三周年的日子,乾隆南巡江浙,在杭州圣音寺行宫歇息,乾隆做了一首诗悼念孝贤皇后,其中也提到了对那拉氏的愧疚:
独旦歌来三忌周,心惊岁月信如流。
断魂恰值清明节,饮恨难忘齐鲁游!
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
圣湖桃柳方明媚,怪底今朝只益愁。
乾隆自问:那拉氏真的不如孝贤皇后吗?
然后自己回答:毕竟与孝贤皇后举案齐眉那么久,彼此情投意合,那拉皇后终究是不行的。
经过一番思考、反省,乾隆开始有意去接近那拉氏,为的就是二人成为真正的夫妻。
乾隆十七年四月那拉氏生下十二皇子永璂,三年后又生下十三皇子永璟。
自乾隆主动与那拉氏接触后,那拉氏生下这两个儿子,不过也只生下这两个儿子。
乾隆与那拉氏和谐融洽的夫妻生活仅仅持续了五六年的时间,那拉氏再次被乾隆冷落。
确实表面上看是因为那拉氏“色衰而爱驰”,毕竟那拉氏在乾隆还是皇子时便是侧福晋,年龄大了不如年轻漂亮的妃子受宠也是理所应当的。
但真是是因为“色衰而爱驰”吗?
当然不是!
那拉氏虽陪伴乾隆多年,但乾隆其实对她什么性情并不了解,毕竟之前那拉氏并不受宠,乾隆与那拉氏见面的机会自然就少;更何况孝贤皇后在时,乾隆的眼里只有孝贤,自然不会去注意不受宠的娴妃;
尤其是那拉氏被封为皇后以后,乾隆发现她“赋性安和”的性子不过是表象,隐隐中发现那拉氏非常的刚,与温柔缠绵的孝贤皇后相比,乾隆难免会更加的怀念孝贤。
而且让乾隆比较难受的是:虽然那拉氏在极力地讨好周旋,但乾隆仍旧觉得那拉氏不如孝贤体贴入微。即便是那拉氏再努力,在细微的地方做得也不能让乾隆满意。
慢慢的帝后之间开始出现裂痕,为了顾全大局,乾隆并不会与那拉氏闹翻。
乾隆二十年以后,乾隆经常临幸入宫比较晚、年轻貌美的令妃魏氏,魏氏在十年的时间里为乾隆生下四男二女,乾隆三十年晋封为皇贵妃,仅次于那拉氏。
也恰好是在魏氏受宠的十年时间里,那拉氏与乾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大概除了乾隆以外,那拉氏是最了解乾隆对孝贤皇后深情的;
尽管那拉氏被封为皇贵妃、皇后以后心里很委屈,那拉氏都在极力地克制自己,但她的感情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慢慢的心里开始不舒服;
尤其是每次与乾隆独处,乾隆对那拉氏的那种冷淡、轻蔑,让那拉氏非常难堪。
乾隆二十年以后,那拉氏经常独自落泪,只有去给皇太后请安时,才会得到皇太后些许的安慰;帝后失和,就连皇太后都觉得都是乾隆的错,但是皇太后自然会顾全大局,叮嘱那拉氏不要与乾隆硬来,冒犯了皇上。
或许连皇太后都没有看透那拉氏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那拉氏压根就不是那种会委屈自己、逆来顺受的人。
她内心的不满积累地久了肯定会有爆发的一天;而且积压时间越久,爆发的时候就会有多猛烈。
乾隆三十年春,那拉氏终于忍不住了。
正月十六,乾隆第四次南巡,那拉皇后、魏氏、庆妃、容嫔等伴驾,经过山东的时候,直接略过济南府南下,在此之前已经三次不如济南府了,其中原因即便是乾隆不说大家也都知道。
二月初十,乾隆等人在陈家庄行宫歇脚,正好是那拉氏的生日,没想到乾隆不仅不让那拉氏大摆宴席,连正儿八经的赏赐都没有,只是早晚两顿乾隆给加菜。
根据宫中关于皇后膳食的记载:闰二月十八的死后还有那拉氏的早膳,到了十九日却只有令妃他们的了,可见帝后失和是在闰二月十八,乾隆以“皇后突发疯疾”让福康安护送皇后回紫禁城。
据说当天那拉氏顶撞乾隆,然后非常生气地跑到太后那里去,恳请太后能准予她在杭州出嫁,太后自然是不允许的;
没想到那拉氏直接从袖子里拿出一把剪刀,剪掉了自己的头发。
满族人的习俗:只有在至亲大丧时,男子截辫,女子剪发;自己剪掉头发,是很忌讳的行为。
在乾隆眼里,那拉氏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剪掉头发就是“突发疯疾”,至于那拉氏就是因为什么突然万念俱灰,要去出家,说什么都有。
乾隆将那拉氏谴走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而帝后失和的消息不胫而走,让乾隆更是心烦意乱;与那拉氏情断,乾隆只有恨,没有丝毫后悔;只有懊恼,更没有丝毫的遗憾。
可见对于乾隆来说那拉氏压根没有走进乾隆的内心,而那拉氏在冷宫的第二年便去世了。
那拉氏去世前的日子确实很惨:
乾隆三十一年五月乾隆命人将那拉氏所有的册宝全部收回来:
皇后一份、
皇贵妃一份
娴贵妃一份
娴妃一份
这意味着那拉氏不仅没了皇后的位号,而且彻底被乾隆在后妃中摒弃了,什么都不是。
七月份那拉氏奄奄一息,身边伺候的宫女只有两位,而乾隆对她并没有任何的怜悯,仍旧在七月初七前往热河避暑去了,仅仅六天后那拉氏病逝。
乾隆想下旨宣布皇后去世的消息,第一次说明帝后失和的原因:
皇后自册立以来,尚无失德。去年春,朕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洽庆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尽孝道。此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因令先程回京,在京调摄。经今一载余,病势日剧,遂尔奄逝。
乾隆下旨仍旧保存那拉氏皇后的位号,丧仪按照皇贵妃的规格来办。
虽说保留了那拉氏皇后的位号,但实际上早就名存实亡。
其实乾隆想要直接废掉那拉氏皇后,但大臣们极力的劝谏才打消了这个想法。
最终那拉氏也没有按照所谓的皇贵妃丧仪来办,棺椁直接放到了纯惠皇贵妃的园寝中,连个单独的园寝都没有,不得不说那拉氏最后的结局很是悲哀。
我们都知道“一个巴掌拍不响”,固然那拉氏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乾隆对那拉氏确实也够绝情。
乾隆其实一开始并不厌恶那拉氏,还主动接近,是因为乾隆并不是真的了解那拉氏;
等到真正了解那拉氏性情以后,越来越疏远而且抵触那拉氏。
在清代“刘罗锅”刘墉的家族传说中,其父刘统勋“为正国法而杀二子”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位乾隆朝首席军机大臣,在正史中以“清介持躬,精明果决”著称,却在民间叙事里被赋...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6-27 渥巴锡:土尔扈特部最后的汗王与成吉思汗的黄金血脉在18世纪中叶的伏尔加河畔,一场跨越欧亚大陆的民族大迁徙震撼了世界。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领十七万部众,用血肉之躯突破沙俄围追堵截,最终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6-27 乾隆传位嘉庆:权力平稳过渡与王朝延续的考量乾隆六十年(1795年),八十五岁的乾隆帝宣布立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次年禅位于他,改元嘉庆。这一决定并非偶然,而是乾隆在综合考量个人健康、政治稳定以及王朝未来...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6-25 平定准噶尔:一场持续七十年的血色征服与人口灭绝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平定准噶尔之战堪称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边疆战争之一。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乌兰布通之战的炮火轰鸣,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伊...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24 乾隆不立永璇:皇八子失宠背后的立储密码乾隆三十八年冬,六十三岁的乾隆帝秘密立储,将颙琰之名写入传位诏书。这场关乎大清国运的抉择中,皇八子永璇彻底失去继位可能。作为乾隆早期成年的皇子,永璇为何在储位争...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24 永璂为何与皇位失之交臂: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必然爱新觉罗·永璂,乾隆帝第十二子,生母为继后那拉氏,其人生轨迹与皇位继承的擦肩而过,是清朝皇室权力博弈、个人资质、家族变故与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嫡子身份的虚幻...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6 乾隆南巡:六次下江南的时间密码与帝国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中,乾隆皇帝的南巡堪称一场持续三十年的行为艺术。从乾隆十六年(1751年)到四十九年(1784年),这位六旬老人六次巡幸江南,每次历时均在四至五个...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3 乾隆与叶卡捷琳娜:18世纪东西方帝王的时空错位在18世纪的东西方版图上,两位同时代的帝王——清朝乾隆帝与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各自统治着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尽管他们的在位时间高度重合(乾隆1735-17...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2 清朝甘肃冒赈案:百余官员血染刑场,乾隆朝最大贪腐案的震慑与反思清朝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一场以赈灾之名、行贪腐之实的惊天大案震惊朝野。甘肃冒赈案不仅创下乾隆一朝单案诛杀官员最多的纪录,更暴露出清朝官僚体系系统性腐败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2 如懿为什么被抹去历史?——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的史迹消亡之谜在清朝后妃群体中,乾隆帝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电视剧《如懿传》原型)的命运堪称最离奇的存在。她生前贵为中宫之主,死后却遭遇史籍删削、画像销毁、神牌不设的极端待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