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曹彬这个人物的时候,大家可能都会感觉到有点陌生。这是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后周贵戚
曹彬因姨母荣升贵妃,被后周太祖从地方召至京城,随柴荣镇守檀渊,继而升任河中都监。他品德端庄美好,“气质淳厚”,凭借令人信服的德才,成为后周官场上的一股清流。
河中节度使因曹彬是皇亲国戚,对他“尤加礼遇。”曹彬品德端庄美好,“气质淳厚”,对节度使“执礼益恭”,令节度使衷心感叹:“老夫自认为工作谨慎,勤奋不懈,与曹监军矜严庄重相比,才发现自己多么散漫轻率啊!”
一日,曹彬正与主将及众宾客们在野外环坐,邻道信使呈送公文飞马赶来。信使不认识曹彬,小声问旁人:“孰为曹监军?”旁人暗指曹彬给他看,信使误以为此人在骗他,便笑道:“曹监军贵为国戚近臣,怎么可能是这么个穿粗布衣、坐素胡床之人!”曹彬的朴素与亲和力,由此可见一斑。
曹彬奉命出使吴越国,使命完成便立即登船回国,拒不接受吴越国主馈赠。“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曹彬担心再拒绝有沽名钓誉之嫌,遂将礼品登记造册,载回京师上交官府。柴荣“强还之,”曹彬“始拜赐,悉以分遗亲旧而不留一钱。”
(二)仁慈监军
宋建,曹彬变身宋臣,奉诏担任灭后蜀大军都监。宋军一路遭遇后蜀顽强抵抗,攻城拔寨后,“诸将咸欲屠城以逞其欲。”曹彬下令严禁滥杀无辜,使宋军“所至悦服”,由此受到宋太祖公开表扬。
后蜀灭亡后,宋军将帅们“昼夜宴饮,不恤军士”,放纵士兵烧杀抢掠,使得“蜀人苦之。”曹彬担心日久生变,多次请求主帅班师回朝,屡遭拒绝。果然,后蜀旧将死灰复燃,“拥众十万”公开叛乱。曹彬与其他将领携手平叛,“卒平蜀乱。”
宋军凯旋回师时,诸将捞得盆满钵满,曹彬囊中“唯图书、衣衾而已。”宋太祖得知将领们在蜀地胡作非为后大怒,将主帅等首恶分子交司法部门治罪。曹彬则因“清介廉谨”而升职,颇为忐忑,面见宋太祖谢罪:“征西将士俱得罪,臣独受赏,恐怕无法劝勉他人!”宋太祖安慰道:“您立下大功,且不自夸功劳,即便小有过错,也不值一提,您不必辞让!”
宋太祖又随意问及蜀地官吏的善恶,曹彬巧妙回答:“臣只管军政之事,不关心地方官吏。”宋太祖再三追问,曹彬举荐“随军转运使沈伦廉谨可任。”
(三)灭唐亡汉
北汉与契丹勾结,多次南下袭扰北宋。曹彬此前奉诏率骑兵攻打北汉,先“三战皆败之”,又在辽州大破契丹与北汉联军。宋军北伐时,曹彬再次担任“前军都监,战洞涡河,斩二千余级,俘获甚众。”次年,宋太祖御驾亲征北汉时,曹彬奉诏作为先遣部队一路攻击前进,为宋太祖扫除前进障碍。
曹彬率大军征讨南唐前,宋太祖亲口许诺待曹彬攻克李煜后,即可任命他担任使相。曹彬灭南唐后,将功劳完全归功于皇帝天威与朝廷谋划,自己仅做了臣子该做之事,且北汉未灭,自己出任使相为时过早。如此谦逊知趣,深受宋太祖赞赏。
宋太宗即位后,“议征太原”灭北汉,特意召曹彬询问周世宗与宋太祖为何御驾亲征均无功而返,并问“今吾欲北征,卿以为何如?”曹彬冷静客观分析两次御驾亲征失利的原因,激励宋太宗:“以国家兵甲精锐,剪太原之孤垒,如摧枯拉朽尔,何为而不可!”宋太宗雄心勃发,“意遂决”,率曹彬等名将,终于一举消灭北汉。
(四)遭受猜忌
作为大宋开国功臣,曹彬虽屡建奇功,但其后周国戚的尴尬身份,又使他屡受猜忌。赵匡胤担任后周禁军总管时,极力笼络朝臣,频频向曹彬抛出橄榄枝。曹彬“中立不倚”,妥善处理朝廷与赵匡胤的关系。赵匡胤变身宋太祖后,还半真半假问他:“当年朕常想亲近您,您却总是不知为何疏远我!”曹彬巧妙解释,才消除他的不快。
北汉被灭后,“太宗念边戍劳苦,月赐士卒银,谓之月头银。”宋太宗亲信弭德超对曹彬的枢密使职位馋得流口水,危言耸听诬陷曹彬收买军心企图发动政变。“上颇疑之”,将曹彬赶出朝廷担任天平军节度使。十余日后,因弭德超不打自招,使宋太宗顿悟曹彬被诬陷,于是“进封鲁国公,待之愈厚。”
歧沟关之战,是曹彬军事生涯的滑铁卢战役,此战因诸多原因,致使北宋北伐契丹“诸军败绩”。曹彬回朝后,“具伏违诏失律之罪”,接受降职处分。
同僚赵昌言曾上表强烈要求朝廷“请诛彬等”,后来,赵昌言历经宦海沉浮从延安回京,因遭人弹劾而“不得入见。”曹彬不念旧恶,主动向宋太宗求情,终于使他得以顺利晋见宋太宗。
其后,曹彬被起用为各地节度使,在宋真宗即位后,才被召回朝廷重任枢密使。曹彬薨时,“年六十九。上临哭之恸,对辅臣语及彬,必流涕。”
(五)厚德服众
曹彬天性“仁恕清慎”、“仁敬和厚”,使得他“在朝忠厚宽和,足师表一世。”在朝廷,他从不忤逆皇帝心意。在人前人后,他绝不议论他人过失。他官高爵显,却平易近人。路遇士大夫,他“必引车避之”以示敬重。他从不颐指气使直呼属下姓名,每次听取工作汇报,必定衣冠整齐才接见下属。他“每出镇藩阃,卑躬待士。”遇到上级部门巡视工作,虽然使者官卑职小,曹彬依然屏退从者,手持笏板在路边恭迎使者,令“使者见之,无不愧恐。”曹彬还把俸禄全部分给宗族,“无余积。”
在战场上,曹彬“为人仁爱多恕,前后帅师征讨诸国,凡降四国主:江南、西川、广南、湖南也,未尝杀一无辜,功名显著,为诸将之首。”因此,曹彬“保功名,守法度,近代良将,称为第一,真宗屡对近臣称叹其名德。”
身居高位而能仁义待人、谦逊谨慎,功高盖世而能“仁以戢下,廉以治躬”。曹彬的生存智慧,与历代功高震主而兔死狗烹的功臣良将形成鲜明对比。那些此时身陷囹圄的大老虎们,如果当初能从曹彬的生存智慧中汲取养分,大概不至于跌到铁窗忏悔地步!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后周太祖郭威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君主。他出身贫寒,历经磨难,最终开创后周王朝,成为一代开国皇帝。然而,他却在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异姓养子柴荣,...
郭威和柴荣什么关系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2-21 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的杰出帝王在五代十国这一以“混乱”著称的时代,各种势力盘踞一方,常年战争征赋不断,民不聊生。然而,在这一段黑暗的历史时期,却出现了一位备受史书赞誉的皇帝——周世宗柴荣。他...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2-21 柴荣不死,赵匡胤是否会反?历史假设的深度剖析在中国五代十国的动荡历史中,后周世宗柴荣与宋太祖赵匡胤两位君主的名字紧密相连。柴荣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军事领导力,被誉为五代十国时期的杰出君主;而赵匡胤则在柴荣...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1-18 柴荣传位柴宗训:别无选择还是明智之举?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柴荣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使得后周国力蒸蒸日上。然而,柴荣英年早逝,将皇位传给了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这一...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柴宗训 2025-01-10 揭秘:历史上近乎完美的皇帝——周世宗柴荣在中国古代帝王的漫长历史中,众多皇帝或因其丰功伟绩,或因其残暴无道而被后人铭记。然而,若要寻找一位几乎没有污点、近乎完美的皇帝,周世宗柴荣无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名...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4-11-28 宇文邕怎么死的?与柴荣的对比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北周武帝宇文邕与后周世宗柴荣都是令人瞩目的帝王。他们各自在其统治时期展现了非凡的才能和胆识,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这两...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4-11-16 五代第一明君:周世宗柴荣的传奇人生柴荣,五代时期后周的第二位皇帝,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出身贫寒到成为一代英主,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后人。早年经历柴荣出生于邢州尧山柴氏...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4-11-14 柴荣的谥号及其历史意义柴荣,历史上的一位显赫人物,他不仅是后周的开国皇帝,还是一位有着深远影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柴荣在位期间,以后周太祖郭威的名义进行统治,其谥号为“太祖”。本文将探...
郭威和柴荣什么关系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4-08-04 李廷珪的事功与影响在后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两位帝王的治下,李廷珪以其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智慧,成为了这一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事功不仅在于辅佐两位帝王完成国家统一,更...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4-07-22 周世宗柴荣的历史成就与未竟的抱负周世宗柴荣,即后周的第二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君主。他的统治时期,从954年至959年,虽然短暂,却因其政治改革、军事扩张和文化发展而显著。柴荣...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4-07-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