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服务的越国,位置偏僻,地域狭小,人烟稀少,资源贫瘠,将寡兵少,是典型的小国、弱国,而对手吴国则是位置优越,地域广大,人口稠密,资源丰富,将多兵众——著名将领夫差、伍子胥、孙武、伯嚭、王孙雄等,常年保持着陆师、水师10万以上精锐兵力(是当时各大国常备军的极限),连年同楚国齐国等周边国家交战,战斗经验十分丰富。是典型的大国、强国。
最终结果是,小国、弱国把大国、强国置于死地,连翻身机会都没有。创造了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达到了军事斗争的最高境界——“完胜”。由此可以看出范蠡军事思想的卓越。
纵观范蠡运筹的灭吴战争,可以看出他在践行老子“以柔克刚”思想中,奠定了中国古代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基石。范蠡本人对自己的军事才能也很自负,曾对勾践说:“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班固《汉书•艺文志•兵书略》著录有《范蠡》二篇,属“兵权谋家”。“克敌制胜之要论”,唐人著述,多引《范蠡兵法》,表明仍存。
《隋志》已不著录,说明失传。今天研究范蠡军事思想,只能从《国语》、《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典籍中,把“只言片语”连缀起来。即便如此,也可以看出,范蠡在军事上有很高造诣,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主张以守待攻。
公元前494年,勾践不听范蠡劝阻,坚持出兵伐吴,夫椒一战,全军几乎复没,剩余少数兵力被吴军围困于会稽山。在国家生死存亡关头,范蠡等建议勾践以退待进,求和图存,只要能保存国号和勾践越王名号,就能赢得转机。
之后,在越国逐渐恢复元气,勾践急于报仇雪恨之时,范蠡认为客观环境制约力太强,有利时机还没有出现,条件还不具备时,切不可主动发起进攻,而应等待时机——“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不要和别人挑起干戈、战争——“天时不作,弗为人客”“按师整兵,待其坏败,随而袭之”。在时机不成熟情况下盲目进攻.就会“逆于天而不和于人”必然招致惨重失败——“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顽强地坚持以守待攻、后发制人的战略主张。
第二,立足持久防御。
《吴越春秋》记载,范蠡认为吴国强敌在前,随时可能发动突然袭击,越国弱小,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立足持久防御——“审备慎守,以待不虞,备设固守,必以应难”。
据《国语》记载,当时“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yín),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
在这么小的地盘上和地广人稠军力强大的吴国抗衡,范蠡除了在政治上采取多种举措首先规劝勾践树立持久防御全面戒备的思想外,还亲自勘查地形,把新都修筑成“一圆三环”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在城外高地修筑了“固城”——军事指挥所,“周六百二十步,柱长三长五尺三寸,霤(溜)高长六尺”——观察吴军动静的瞭望台。在越吴边境地区,还建立了信息传递系统,以便随时掌握吴军动向的“烽火台”。
第三,重视战争准备。
范蠡认为要战胜强吴,一要兵强,二要粮足,而只有粮足才能兵强——“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者,唯兵。兵之要在于人;人之要在于谷。故民众则主安,谷多则兵强。王兼备此二者,然后可以图之也”(《越绝书》)。为此,他采取了鼓励生育和免赋税政策,使越国走上人丁兴旺国库充实的康庄之路,为灭吴战争奠定了人力财力物力基础。
第四,提高军队质量。
范蠡认为,决战决胜的战力取决于军队质量——“古之圣君莫不习战用兵,然行阵队伍军鼓之事,吉凶决在其工”(《吴越春秋》)。“工”字有精细、善于、长于、功夫等含义。就是说行军打仗的胜败,取决于平时对军队建设下的功夫。
范蠡采取的措施:一是以赏罚严明手段培训精兵——“德虐之行,因以为常”(《国语•越语》),把兵培养成把“矢石”当成“饮料”喝——笑对牺牲、不怕死亡、斗志极其旺盛的战士——“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号称五霸”(《史记》)。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长江与淮河之间挥动第一锹泥土,邗沟的诞生不仅拉开了中国运河文明的序幕,更在2500余年的岁月中,将这条人工水道锻造成中华文明的精神动脉...
夫差 2025-09-09 夫概与夫差:吴国兴衰中的双面镜像在春秋时期吴国的历史长河中,夫概与夫差作为阖闾家族的核心成员,分别以“勇将”与“霸主”的身份留下深刻印记。然而,两人的命运轨迹却截然相反:夫概以军事天才崛起,却...
夫差 阖闾 2025-09-03 夫差与西施:历史迷雾中的子嗣之谜在中国春秋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吴王夫差与西施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却又神秘的星辰,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这段交织着爱情、权谋与家国兴衰的传奇,不仅在正史中留下斑驳痕迹,...
西施 夫差 2025-07-30 夫概:春秋吴国的猛将与乱世枭雄在春秋末期的风云变幻中,吴国因阖闾、夫差两位君主的崛起而成为中原争霸舞台上的耀眼角色。然而,在这段历史中,还有一位被低估的猛将——夫概,他既是吴国攻破楚都郢都的...
夫差 阖闾 2025-07-28 吴王夫差:春秋霸业的兴衰与吴国君主的传承脉络吴王夫差,这位因“卧薪尝胆”典故被后世铭记的春秋霸主,其历史形象常与“刚愎自用”“亡国之君”等标签绑定。然而,若将视角拓展至吴国三百余年国祚,夫差的统治地位与历...
夫差 2025-06-23 柏举之战:春秋军事变革的巅峰实践公元前506年的柏举之地,吴楚两国三十万大军的对峙,不仅改写了春秋争霸格局,更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的里程碑。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集中体现了孙武“兵诈”思...
孙武 2025-06-19 兵圣与谋臣:孙武与伍子胥的时空对决与历史定位在春秋末期的历史舞台上,孙武与伍子胥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星辰,共同照亮了吴国崛起的征程。一位是隐居罗浮山的“兵学至圣”,一位是背负血海深仇的“谋臣典范”,两人的命...
孙武 2025-06-05 先轸与孙武:春秋军事巨擘的巅峰对决春秋时期,诸侯纷争,战火连天,无数军事家和将领在这片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先轸与孙武作为两位杰出的军事统帅,他们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备受后世赞...
孙武 2025-05-21 吴王夫差背后的女性:从权力联姻到政治牺牲的隐秘叙事在春秋末年的历史长卷中,吴王夫差以“伐齐败越”的军事扩张和“姑苏台纵欲”的亡国之举闻名,而其背后的女性角色却常被史笔简略带过。通过解构正史与传说,可发现夫差的婚...
夫差 2025-04-28 孙武临死前三大预言:跨越时空的精准预见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与历史研究的璀璨星河中,孙武宛如一颗最为耀眼的巨星。他所著的《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更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孙武...
孙武 2025-04-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