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时代,刘备自微末中的崛起无疑让人津津乐道。纵观当时风云,曹操起兵最早,又奉天子以令不臣,可谓是占尽天时。而孙氏三代雄踞江东六郡,又有长江天堑为险,是为地利。反观刘备,他起兵最晚,又是布衣出身,只能通过仁政爱民的名声吸引各方人才来投效。刘备此举,实则占据了人和。
除此之外,刘备拉拢人心的手段,也是极为高明的。纵观刘备手下诸多老臣,如关羽、张飞、赵云等人,都是当世一流战将;而刘备进入益州之时,拉拢到了法正、李严、刘巴、许靖等一批名士为其所用。可见刘备识人、用人、拉拢人才的能力,都是值得称道的。可凡事皆有例外,刘备早年有两位故友,却投入了曹操麾下,成为了曹魏集团中最有名的两位镇边大将。其中一位,是刘备的少年故友,而另外一位,更是刘备的刎颈之交。
先来看田豫,他是刘备的少年旧交,也是最早跟随刘备的一批人。据《三国志·田豫传》记载:‘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值得一提的是,田豫与徐庶离开刘备的理由是一样。在那样一个重视忠孝的年代,田豫此举并没有什么不妥。只是刘备,却丢失了一个能力出众的大将。在公孙瓒手下待了一段时间后,田豫并没有受到其重视:“瓒虽知豫有权谋而不能任也。”后来田豫只好将目光放在了曹操身上,在考虑到年迈老母行动不便之后,田豫便毅然加入到了曹军麾下。
“太祖召豫为丞相军谋掾,除颍阴、朗陵令,迁弋阳太守,所在有治。”所幸的是,曹操向来是唯才是用的。田豫在投效于他之后,很快便受到了提拔。在田豫担任南阳太守之时,他更是表现出了有勇有谋、颇有决断的风范,并更加受到了曹氏父子的重用。不过,真正让田豫名震一方,并青史留名的地方,还在于他镇守边境的功劳。
田豫的智谋,是值得肯定的,他曾帮助曹操三子曹彰大颇乌丸,并降服了轲比能。据《三国志·田豫传》记载:“鄢陵侯彰征代郡,以豫为相……豫因地形,回车结圜陈,弓弩持满于内,疑兵塞其隙。胡不能进,散去。追击,大破之,遂前平代,皆豫策也。”
田豫的果决,也是为人称道。辽东公孙渊曾发动叛乱,田豫奉曹睿之命前去平叛。当时吴国派遣使臣周贺与公孙渊相互勾结,曹睿见其人多势众,便打算让田豫退兵。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田豫果断的借助地形和天气的有利条件,一鼓作气击败了辽东叛军,并斩杀了东吴使臣周贺。
田豫常年镇守北方边陲,打下了赫赫威名。据《三国志·田豫传》记载:“正始初,(田豫)迁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加振威将军,领并州刺史。外胡闻其威名,相率来献。州界宁肃,百姓怀之。”纵观田豫一生,他镇守北方边境,却始终未曾一败。其功绩和能力,都堪称当世一流水平。
接下来再看牵招。据孙楚《牵招碑》记载:“君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因恐为时所忌,每自酌损,在乎季孟之间。”可以看到,牵招与刘备是自小相识的铁哥们,两人更是刎颈之交。可惜从结果来看,牵招也并未跟随自己这位老大哥。他在经历过袁绍、袁尚父子二人以后,也选择投入了曹魏集团当中。
在诸多镇守北疆的将领之中,牵招的贡献是仅次于田豫的。自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开始,牵招便被曹丕委以重任,前往昌平威慑鲜卑各部。牵招到任以后,采取恩威并施的政策,成功让昌平一带的鲜卑部落归心于魏国。据《三国志·牵招传》记载:“招广布恩信,招诱降附。建义中郎将公孙集等,率将部曲,咸各归命;使还本郡。又怀来鲜卑素利、弥加等十余万落,皆令款塞。”
魏明帝曹叡继位以后,牵招更是成为了魏国独当一面的大将。镇守边疆多年,牵招深知鲜卑首领轲比能的奸猾。因此,他曾向曹叡建议,注意诸葛亮与轲比能的暗中联手。不过这个提议,并没有受到魏帝重视。不久之后,诸葛亮果然策动了轲比能作乱:“会亮时在祁山,果遣使连结比能。比能至故北地石城,与相首尾。帝乃诏招,使从便宜讨之。”在得知是牵招出马之后,诸葛亮便悄然退去了。由此可见,牵招镇守边陲的名声,是何等的响亮。后来牵招为杜绝北夷的隐患,还想出了一条妙计。只可惜他还未着手实施,便因病去世了。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是因为田豫、牵招两人曾与刘备有旧,曹氏父子才不让他们与蜀汉集团正面交锋。而恰好是因为他们两人常年镇守边陲,这才有了他们一展个人抱负的机会。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刘备与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表里”之辨——从战绩差异看战略与战术的互补性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王连:从南阳县令到蜀汉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末三国乱世中,王连(字文仪)以南阳郡为起点,历经刘璋、刘备两代政权,最终成为蜀汉政权中掌管经济命脉的核心人物。他的仕途轨迹与历史选择,既折射出乱世中士人的生...
刘备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