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三国二十四将的排名肯定是不准确的,起码典韦的排名是被刻意抬高了,抬高的原因就是他死得早。
典韦死得比较悲壮,但是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不是被敌营大将格杀,而是被无名小卒殴毙。
细看《三国演义》我们就会发现,典韦的武功,跟许褚徐晃在伯仲之间,典韦位列第三,而许褚和徐晃分别位列第八和第十五,这显然有失公允。《三国志》作者陈寿说:“许褚、典韦折冲左右,抑亦汉之樊哙也。”清代著名历史学家、考据学家潘眉在《三国志考证》中说:“典韦雄武壮烈,不在辽、褚下。”
“三国二十四将”排名的依据并不是史料而是小说,所以史学家对典韦的评价可以暂且放在一边,典韦能否位列第三也不是咱们今天讨论的主要话题,大多数三国爱好者更感兴趣也更喜欢争论的,是在蜀汉五虎大将中,武功最高的是谁。
关羽是五虎大将之首,这在《三国演义》中有明确记载而无需争论,关羽要入川和马超单挑,没打起来当然也分不出输赢。张飞和赵云谁更厉害,同时期的三国名将心中有数,但却可能给出不同的答案,比如在关羽看来,应该是张飞更厉害一点,而在徐晃眼里,则是赵云比张飞更可怕。
至于很多人喜欢的马超,似乎还吓不倒许褚,所以咱们评选三国中期第一勇将,就不把马超计算在内——马超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还是放在一边为好。
徐晃跟张飞赵云都交过手,赤壁之战末期曹军败逃,赵云和张飞沿途截杀:“操教徐晃、张郃双敌赵云,自己冒烟突火而去;曹军众将见了张飞,尽皆胆寒,许褚骑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二将,纵马也来夹攻。”
在赤壁之战中被打成惊弓之鸟的曹营诸将,似乎更怕张飞一点,但也不是连交战的胆量都没有,徐晃两次出手与别人合战赵云张飞,但是到了汉中之战时,徐晃见了赵云,却直接吓得腿肚子转筋:“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徐晃敢跟张飞关羽单挑,却不敢跟张郃联手迎战赵云,在他眼里,中期的赵云已经是无敌的存在,比张飞还难对付。
徐晃怕赵云而不怕关羽,这可能会让关羽很不舒服,而在关羽看来,张飞应该比赵云更厉害一点——关羽亲身经历或听说过的两次战斗,张飞的表现都比赵云更勇猛,也更有威慑力。
在当阳长坂之战中,曹营诸将对赵云围追堵截,但是一流大将也就只有张郃一人出手,他似乎跟赵云打了个平分秋色:“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背后张郃赶来,(赵云掉入陷坑,红光闪耀)张郃见了,大惊而退。”
一个张郃就敢拦截追杀赵云,但是到了长坂桥头,面对横矛立马的张飞,文聘、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曹军九员大将无一人敢上前,这完全可以证明:在建安十三年的曹营众将眼中,赵云是可以打一打的,而张飞则是万万打不得也打不过的。
关羽对张飞的武功十分推崇,他对曹操夸奖张飞,也是实话实说,因为那个在关羽刀下支撑了三十回合的纪灵,不到十个回合就被张飞的丈八蛇矛挑落马下——很多人认为关羽打纪灵未尽全力,这显然是不了解当时的情况:纪灵怯战不出,关羽不依不饶,还砍了纪灵的副将苟正,如果他有机会斩杀纪灵,是绝不会手下留情的。
纪灵输给关羽,是输在了力气上,他跟张飞对决,是力量和速度双输。于是我们可以替关羽得出这样的结论:赵云五六十回合战平的文丑,连关羽三刀都接不住;跟关羽大战三十回合的纪灵,被张飞在十招之内挑掉。这样一比较,结果显然是张飞比赵云更胜一筹。
在关羽看来,张飞比赵云勇猛,在徐晃看来,赵云比张飞可怕,那么在读者诸君看来,这两人的评价哪个更靠谱?张飞和赵云谁更厉害?
这个问题,仅以《三国演义》为依据很难得出结论,《三国志》和《三国志平话》虽有不同记载,我们却只能视而不见——咱们讨论问题,只能以一本书为依据,要不然就会陷入一个争论的怪圈:你说演义,他说正史,你说正史,他又说《三国志》不是正史,最后连长篇评书都搬上来,那就会吵成一锅粥。
如果仅以《三国演义》为标准,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张飞和赵云堪称两个时期的巅峰高手:在汉中之战前,张飞比赵云厉害,汉中之战后,三国第一勇将可能就是赵云。
在所有三国名将中,能跟吕布大战一百回合不败,并且总是寻吕布晦气的,仅张飞一人而已,曾经在长坂坡追杀过赵云的张郃,后来也被张飞打成了光杆司令,要不是有点登山技巧,很可能就被张飞生擒活捉了——张飞活捉张郃后,会不会像对待严颜那样“延之上座、纳头便拜”,张郃会不会“感其义,遂降”,那可就不好说了。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这句话用在吕布、关羽、张飞身上或许合适,但赵云却是个例外:赵云年近七旬,仍然在两战中把西凉万人敌韩德父子五人擒斩,后起之秀姜维其实也不是赵云对手。
“一部三国,前表吕布,后表马超。”这种说法毫无依据:吕布早早挂掉,马超在整部三国中也就出现了三次,跟张飞在葭萌关打过一架后就基本消失了,这两个昙花一现式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并不能算主要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表现最出色的,还是诸葛亮和刘关张赵,所以三国中期第一勇将,还得从关羽张飞赵云之中评选:虎牢关和徐州下邳之战中单挑吕布的张飞,官渡之战中斩颜良诛文丑的关羽,都几乎是无敌的,当阳长坂之战和汉中之战的张飞和赵云,应该算是并驱争先难分高下,至于他们是否强过马超,那就有劳读者诸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王连:从南阳县令到蜀汉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末三国乱世中,王连(字文仪)以南阳郡为起点,历经刘璋、刘备两代政权,最终成为蜀汉政权中掌管经济命脉的核心人物。他的仕途轨迹与历史选择,既折射出乱世中士人的生...
刘备 2025-09-29 白帝城托孤:刘备的权谋算计与诸葛亮的生死困局公元223年,白帝城永安宫的病榻前,刘备握着诸葛亮的手说出那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世将其视为君臣相知的典范。然而,当掀开史书温情脉脉的面...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9 吕布辕门射戟:一场智勇交织的权力博弈公元196年的深秋,徐州小沛城外,一场看似荒诞的赌局改写了三国初期的军事格局。吕布以一箭射中辕门戟支,迫使袁术大将纪灵退兵,解除了刘备的灭顶之灾。这场被《三国志...
吕布 刘备 2025-09-28 刘琰:从蜀汉元老到“桃色事件”牺牲品的陨落之路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中,刘琰曾是一位地位显赫却最终因荒唐行为断送前程的元老重臣。他的人生轨迹从刘备的亲密随从到诸葛亮北伐时期的冗员,最终因一场涉及皇权的“桃色事...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