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到群臣反对以后,武则天又大肆拉拢朝臣。654年,31岁的武则天终于登上了皇后之位。
一、冷血弄权,武则天渐渐从“幕后”走向“幕前”。
武则天首先要“整顿后宫”。她先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剁去手足,浸入酒缸折磨致死。这种刑法史称“骨醉之刑”。
接着,武则天就不断排除异己。高宗体弱多病,武则天就开始参政。她首先从最大的对手长孙无忌“开刀”。长孙无忌是开国功臣,又是长孙皇后的哥哥,官至太尉,位高权重。他曾与宰相褚遂良等强烈反对立武则天为后,武则天对他恨之入骨,她授意心腹编造朋党案,陷害长孙无忌,迫使他自杀,接着又设法将褚遂良贬出京城。长孙集团成员或被杀戮或被流放,武则天借机提拔自己的亲信。
武则天又找机会处理朝中事务。她把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的同时,还借机培养了不少心腹。当高宗病愈后,发现武则天的势力已经非常大,而且自己时时处处受到牵制。高宗想废后,但终因武则天软硬兼施而未能成功。
后来,高宗临朝时,武则天就垂帘于后。高宗体弱多病,不能亲自上朝的时候很多,武则天实际上已经形同皇上了。
武则天为政期间,科举取士成为主流。她还提倡广开言路,不拘一格选人才,建立自己强大的政权班底。武则天在朝中与坊间的名气越来越大。
二、虎毒食子,扫平政治障碍。
武则天知道,高宗的身体越来越差,一旦驾崩,皇位就要传给太子。因此,武则天就向儿子们“开刀”了。
武则天与高宗育有四个儿子:李弘、李贤、李显和李旦。
长子李弘是太子,不仅性情宽厚谦虚,而且还有治国之才,深得高宗和朝臣的信赖。他对母后专权早就心怀不满,曾经多次违背武则天的旨意,武则天竟然残忍地用药酒毒死了24岁的亲生儿子李弘。
李弘死后,次子李贤被立为太子。公元680年,武则天就以太子李贤图谋不轨为由,将其废为庶人,并迁往外地。后来还派人杀死了他。
病弱的高宗经不起接连的打击,于683年12月溘然长逝。
这样,三子李显就继承了皇位,他就是唐中宗。不过,李显只做了两个月的皇帝,就被武则天找借口贬为庐陵王,并幽禁在深宫。
接着四子李旦继位,他就是唐睿宗,不过他只是一个傀儡皇帝。
武则天以太后身份独掌大权,甚至不准李旦参与政事的处理。此后六年,武则天就是大唐的实际统治者。她临朝执政,专断独裁,并为自己的改朝换代开始铺路。
三、紧锣密鼓准备,并大造舆论,女皇武则天登基。
武则天为了摆脱李唐王朝的影响,以恐惧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冤魂为由,不愿住在长安,而将东都洛阳改成神都,以此作为未来的京都。她又追封武氏家族的五代祖先,以光耀门庭。
不仅如此,她将唐朝官员的名称也全部改换。由此,武则天为登基当女皇做好了前期准备。
当然,武则天登基之路并不顺利,其间一直有官员和李室宗亲起兵,公开反对武则天,但都被武则天镇压了下去。
武则天一来用高官厚禄招揽人才,充实官僚队伍,比如狄仁杰等。
二来她还任用一些酷吏,比如来俊臣和万国俊等人,研制了许多的酷刑,用来对付那些反对她的人。等到根基完全稳固以后,武则天又把那些罪大恶极的酷吏们杀掉以平民愤。
这些当年替她卖命的人,也落了个“兔死狗烹”的下场。武则天政治权术运用得挥洒自如,称帝的时机也逐渐成熟。
为了登基,武则天大造舆论,说她登基是上天的旨意。甚至她还授意僧人为她写了经书,说她是弥勒佛转世,应取代李唐称帝。
公元690年重阳节,67岁的武则天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她自称“圣神皇帝”,建立了大周王朝。武则天又在神都洛阳立武氏七庙为太庙,自己的祖辈、父辈也都追尊为帝。
公元705年11月,武则天病逝,终年82岁。临终前她留下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合葬。”并嘱咐儿子中宗李显为自己立一块无字碑。
武则天称帝15年,执政近半个世纪。她一生几经起伏。为了夺权,她残害无辜,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放过,手段残忍,无所不用其极;为了称帝,她冷血杀伐,亲儿子或被杀死,或被贬庶,更是六亲不认。在她封后及称帝的路上,一切挡她道路的人,不管亲疏,都成为她杀戮的对象。
或许,繁华终是过眼烟云,武则天在行将就木时,回忆自己的一生,或许良心上会有稍许的不安。因此,她只留给后人一块无字碑!是是非非,任由后人评说吧!
唐朝(618年—907年 ),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今西安)称帝建立唐朝 。626年,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其后唐高宗承贞观之遗风开创永徽之治,之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经济繁荣、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 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唐朝皇帝顺序列表依次是:唐高祖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 -- 唐中宗李显 -- 唐睿宗李旦 --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 -- 唐肃宗李亨 -- 唐代宗李豫 -- 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 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 -- 唐敬宗李湛 -- 唐文宗李昂 -- 唐武宗李炎 -- 唐宣宗李忱 -- 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 -- 唐昭宗李晔 -- 唐哀帝李柷。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历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后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在唐代历史与文学的交织中,薛绍与慧娘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既承载着真实历史的厚重,又浸润着文学想象的浪漫。薛绍作为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驸马,其生平有...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7-30 古代殿试资格考:从寒门学子到天子门生的晋级之路殿试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高层级考试,自唐代武则天首创至清末废止,历经千年演变,其资格审核体系既承载着皇权对人才的最终裁决,也折射出科举制度“逐级筛选、优中选...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30 上官婉儿的诗:宫廷与自然的双重变奏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上官婉儿以“巾帼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作为武则天与唐中宗时期的宫廷核心人物,她不仅掌控诏命、品评诗文,更以32首存世诗作构建了独特的文学...
武则天有男宠吗 上官婉儿 2025-07-29 李治为何钟情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政治的交织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始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位以“永徽之治”奠定盛唐基础的皇帝,为何会对大自己四岁、曾是父亲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倾心不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8 李治为何痴迷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性格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的痴迷,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段跨越伦理与权力的情感,既非单纯的男女之爱,也非简单的政治联姻,而是情感需求、权力博弈与性格互补共同...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4 张柬之:大器晚成的唐室中兴名相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至唐中宗时期的关键政治人物。他以八旬高龄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3 破局与桎梏:日本首位女天皇推古的婚姻困局与政治突围在东亚君主制历史中,日本推古天皇(554-628年)以“世界首位女性皇帝”的身份独树一帜。这位比武则天早近百年登基的女天皇,其婚姻选择与政治生涯交织成一幅充满矛...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1 王皇后被废的真正原因:宫廷权谋与家族博弈的双重绞杀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王皇后被废事件堪称皇权与门阀势力角力的标志性案例。无论是唐高宗李治废黜太原王氏之女,还是唐玄宗李隆基罢黜同州王氏之后,两起事件均以皇后无...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21 许敬宗与武则天:权力棋局中的盟友,而非私情纠葛的恋人在唐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许敬宗与武则天的关系始终是历史研究者与爱好者热议的焦点。坊间传闻中,两人是否存在超越君臣的私情,成为笼罩在盛唐阴影下的谜团。然而,从...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1 武三思是坏人吗?——从历史行为与政治生态中寻找答案武三思(649年—707年)作为唐代武则天时期的权臣,其人生轨迹交织着权力博弈、道德争议与历史评价的多重复杂性。若以“是否符合封建伦理纲常”为单一标准,他无疑是...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