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和《史记》中的时间线如此混乱,也难怪下宫之难会成为历史上的一大谜题了。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下宫之难根本就不存在,赵氏没有被灭过族,因为一般认为,公元前588年的时候,赵括、赵同和赵旃还做过十二卿,就像我前面写得那样。然而,事实到底如何呢?
历史讲究的是准确、公正,而我特别喜欢主观臆断,可能有人会喷我,但是我觉得太史公的史家之绝唱都不严谨,而且大部分历史记载实际上已经在歪曲事实,加入了很多个人的感情,又何必强求后人严谨呢?我认为,学历史最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而不是知道了什么。如果仅仅是知道了什么,把历史故事讲得天花乱坠,也没有什么意义。
好了,不废话了。简单说说我对下宫之难的理解吧。我认为下宫之难是确实存在的,至于其发生的时间,《赵世家》是对的,而且,下宫之难的罪魁祸首既不是赵庄姬,也不是屠岸贾,而是——晋景公。
我们知道,晋景公的爸爸——晋成公在世的时候,受够了赵盾的窝囊气。这一切,并不算年幼的晋景公肯定是看在眼里的。晋成公忍耐赵氏的七年,也是晋景公对赵氏憎恨到极点的七年。晋景公这么强势的国君,对曾经不可一世的赵家来说,的确是一场噩梦,而邲之战的失利,则正好为晋景公提供了最好的灭口机会。
我甚至认为,邲之战的失败,是晋景公一手导演的,因为他有意让老实听话的荀林父坐大,进而压制郤氏,并族灭赵氏、先氏。因为当时赵氏、先氏、郤氏是一丘之貉,他们互相扶持,交替为执政。很明显,赵盾之后为郤缺,郤缺之后为先毂,先毂之后为赵朔、郤克是他们三大家族商量好了的,甚至这种交替并不需要国君的授意。然而,晋景公非常果断地扼杀这三大黄金家族于襁褓之中。
郤缺死了之后,荀林父接替了中军元帅的位置,荀林父致仕之后,士会又继为执政,估计当时先毂和赵朔都懵了。然后发生的事情都在晋景公的预料之中,先毂首先不服,在邲之战中不服从号令,结果首当其冲地成为了替罪羊,被晋景公处死。《左传》记载:晋景公乃命杀先毂,尽灭其家族。晋人曰:“先毂咎由自取,以致身受刑戮”。——其实先毂小哥只是个性情中人而已,他非常悲催地被晋景公牵着鼻子走,最后也没人可怜,身败名裂,家族覆灭,还落得个“咎由自取”的评语,真心悲惨。
然后,晋景公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下宫之难”,族灭赵氏家族,郤氏很快被孤立,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也不敢怎么样了。总之,当时的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世人都认为作案凶手是屠岸贾,其实真正的凶手是晋景公。这让我想起来网上有人说南宋杀岳飞父子的幕后主谋实际上是宋高宗赵构,秦桧只不过是替皇帝陛下承担了骂名而已。想想也是,如果不是皇帝授意,秦桧怎么敢动名震天下的大将军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赵氏和先氏的族灭,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人不能太强硬,要以和为贵,赵氏和先氏如果不是因为太嚣张了,又怎么会受到君主的猜忌呢?老子他老人家说的“至刚则折,情深不寿”也是可以用在这里的。
不过这种生死存亡也跟个人的水平有关,有句话怎么说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晋景公的水平太高了,尤其是掣肘的水平。在当时赵氏、先氏、郤氏如此强力的局势下,他居然能够重用荀氏、士氏,扳回一局,这种能力是相当可怕的。而且我们可以注意到,他在景公三年才开始这样做,而不是刚即位就进行“大清洗”,说明他的忍耐力也是很强大的,晋景公非常像清朝的康熙大帝。《逸周书·谥法解》中云:“由义而济曰景;耆意大虑曰景;布义行刚曰景”,晋景公当得起这样的美谥。
写到这里,我终于也能体会到皇帝为什么自称为“孤家寡人”了,因为他们的身世真的很“悲惨”!
公元前260年的深秋,山西高平西北的丹河两岸,四十万赵军在断粮四十六日后彻底崩溃。主帅赵括身中数箭,仍率精锐死战突围,最终倒在秦军箭雨之中。这位被后世讥讽为“纸...
赵括 2025-07-08 赵括的真实水平:被历史标签遮蔽的将门之子在“纸上谈兵”的千年嘲讽中,赵括始终以“无能之辈”的形象定格于历史长卷。然而,当我们拨开《史记》的叙事迷雾,结合考古发现与战略推演,会发现这位将门之后并非单纯的...
赵括 2025-06-16 剖析赵括:从“纸上谈兵”看其真实形象在战国历史的长河中,赵括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纸上谈兵”这一标签,如同沉重的枷锁,将他紧紧束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后世诟病了两千多年。然而,当我们拨开历史的...
赵括 2025-05-19 纸上谈兵:赵括与空谈理论的警示“纸上谈兵”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只知空谈理论、缺乏实践经验的人。那么,这一成语背后究竟关联着何许人物,又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一、成语溯源:赵括与长平之...
赵括 2025-05-14 赵王为何信任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无疑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而这场战役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便是赵括。赵括以其“纸上谈兵”的故事闻名,他在毫无实战经验的情况下被赵王任命为...
赵括 2025-02-12 赵括的真正实力与长平之战失败探析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长平之战无疑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战役,而赵括也因这场战役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自幼熟读兵书,却在长平之战中一败涂...
赵括 2025-02-11 赵括败给白起:纸上谈兵背后的真相在中国战国时期,长平之战是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战役,而赵括与白起之间的对决,更是成为了后世津津乐道的经典案例。赵括的失败,常被归结为“纸上谈兵”,但这一标签...
白起 赵括 2025-01-07 赵括并非一无是处:消灭了秦国一半有生力量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赵括这个名字往往与“纸上谈兵”的典故紧密相连,被后世视为无实战经验和能力的象征。然而,在仔细审视历史资料后,我们不难发现,赵括在长平之战...
赵括 2024-10-30 赵括并非无能辈:长平一役杀得秦军伤亡过半在战国时期的历史舞台上,赵国的将领赵括常常被冠以“纸上谈兵”的负面形象。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长平之战的历史真相时,不难发现赵括并非无能之辈。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
赵括 2024-10-22 赵奢与赵括:从阏与之战到纸上谈兵赵奢和赵括,一对父子,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记。他们的关系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战略思想和实践智慧的鲜明对比。 一、赵奢:阏与之战的...
赵括 2024-10-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