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并立对抗的局面被打破,此消彼长。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景元三年(263年)冬,魏国三路大军伐蜀,征西将军邓艾率军三万,诸葛绪率军三万,只有镇西将军钟会兵力最多,达十余万,很明显,钟会是主力。
随着战事的推进,钟会在剑阁,为了独专兵权,找了一个理由,他秘密上书给司马昭,诬告说诸葛绪畏惧不前,然后将诸葛绪打入囚车,押送洛阳。
然后,钟会收编了诸葛绪的三万军队。
此时,钟会的十几万人,又多了三万人,初步估计有十五万左右。
钟会在剑阁,姜维凭险据守,钟会的十几万人,被姜维死死挡住,钟会前进不了,但是,这十几万人每天要吃饭,粮草告急,钟会一度想撤军。
就在钟会准备撤军的时候,转机出现了,邓艾偷渡阴平小路,攻下江油和绵竹,杀了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了。
刘禅投降之后,命令姜维率军向钟会投降。
灭亡蜀汉之后,邓艾立下盖世奇功,他也飘了,随即以皇帝的名义,擅自任命蜀汉官员,封刘禅为骠骑将军,也不请示司马昭,犯了大忌,
眼看邓艾独得大功,加上邓艾也找死,钟会觉得扳倒邓艾的机会来了,他和监军卫瓘等人,上书司马昭,诬告邓艾谋反,司马昭随即下令,收捕邓艾。
钟会收捕邓艾,打入囚车,将邓艾父子押送洛阳,钟会收编了邓艾的部队,邓艾的三万人,也归了钟会。
再加上姜维的五万人,还有成都城里的兵力,钟会的手里大约有三十万人。
《三国志 钟会传》记载:臣据涪县为东西势援。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擐甲厉兵,塞川填谷。
此时,钟会手握几十万大军,他也飘了,随即在姜维的煽动下,造反,假借郭太后有遗诏,讨伐司马昭。
遗憾的是,钟会造反失败,和姜维一起被魏军杀死。
值得注意的是,钟会手握三十万大军,那么,司马昭的手里,还有多少人呢?
魏国是三国兵力最多的,蜀汉灭亡,兵力大约十万,吴国兵力是二十万,魏国兵力是四十万。
钟会和邓艾等人,伐蜀带走将近二十万,魏国还有二十万,司马昭能直接调动的,还有十几万人。
当时,有人提醒钟会灭蜀后,不会久居人下,当司马昭下令钟会收捕邓艾的时候,他已经做了周密的部署。
司马昭先派心腹贾充,率一万多步骑兵,进入斜谷,屯扎在乐城,司马昭亲自率十万人马屯驻在长安。
《三国志 钟会传》记载:恐邓艾或不就徵,今遣中护军贾充将步骑万人径入斜谷,屯乐城,吾自将十万屯长安,相见在近。
也就说,除去钟会和邓艾、诸葛绪带走的近二十万人,司马昭手里,能直接调动可用的,也有十几万人,不算镇守各州郡和护卫京师洛阳的兵力。
司马昭的这十几万人,都是可靠的,而钟会收捕邓艾和诸葛绪,收降姜维的部队,虽然兵力很多,但是,司马昭心里很清楚,灭蜀之后,人心思归,都想急着返回家园,就算钟会想造反,也翻不起多大浪。
最终,果然如司马昭所预料的那样,钟会造反,他和姜维一起,被愤怒的魏军杀死,覆灭了,黄粱一梦。
司马昭了最后,邓艾死了,钟会、姜维都死了,他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公元265年9月6日,曹魏权臣、西晋奠基人司马昭突然离世,年仅五十五岁。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三国格局的进一步瓦解,更因后世对死因的争议,成为历史迷雾中颇具戏剧性的...
司马昭 2025-09-16 黄皓之死:历史与演义的交织真相在蜀汉末年的政治漩涡中,宦官黄皓以擅权乱政、祸国殃民的形象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关于其最终结局,民间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被司马昭凌迟处死”,但这一说法实为《三国演义...
司马昭 2025-09-10 司马昭之死:一场被艺术加工的历史迷雾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蜀汉后主刘禅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两年后,司马昭宴请刘禅时,一句“此间乐,不思蜀”的回答,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笑死司...
刘禅 司马昭 2025-09-04 乐不思蜀:生存智慧与历史责任的辩证之思公元263年,蜀汉后主刘禅在洛阳宴会上面对司马昭的试探,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千古名句。这一场景被《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完整记载,并演变为成语“乐不...
刘禅 司马昭 2025-08-14 司马师与司马昭:权力接力中的兄弟共谋与历史分野司马师与司马昭,这对生于河内温县的兄弟,以截然不同的性格与手段,共同完成了司马氏从权臣到帝王的转型。作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嫡子,他们既是血浓于水的兄...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8-07 西晋的开国之君:司马炎的崛起与统治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是西晋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于河内司马氏家族,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相继掌控曹魏...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7-07 贾充与司马昭:权力漩涡中的忠诚与猜忌公元265年,司马昭因中风骤逝于洛阳,其子司马炎随即代魏建晋。然而,在后世野史与民间传说中,司马昭之死却被蒙上一层阴谋色彩——“贾充毒杀司马昭”的流言流传千年。...
司马昭 2025-06-23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典故由来与深刻寓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广为人知的历史成语,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的野心或阴谋暴露得极其明显,以至于连普通人都能轻易察觉。那么,这句成语究竟是谁说的呢?它背...
司马昭 2025-03-26 司马昭是否知晓邓艾被冤枉?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的名将邓艾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而名垂青史。然而,在灭蜀之战立下大功后,邓艾却遭遇了悲惨的命运,被诬陷谋反,最终身死族灭...
司马昭 2025-03-20 司马昭之心:为何人尽皆知及其表现探析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以其英雄辈出、智谋纵横而著称。在这一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司马昭作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以其深沉的心机和卓越的政治才能,成为了...
司马昭 2025-03-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