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长坂坡大战中战败,而自己却只是带着20多人逃离了战场。此时赵云却是独自一人返回了战场,在乱军之中是杀进杀出,救出了刘备的儿子刘禅,甘夫人投井。但是在当赵云抱着刘禅冲出重围的时候,将年幼的刘禅递给刘备之后,刘备却将阿斗仍在了地上,怎么看都不符合人之常情的。那么刘备的这一番举动到底是为何呢?
长坂坡之战是刘备有名的败仗。在当时,刘备率领十几万军民撤往江陵,而刘琮则在部下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曹操在得知刘备的去向后,怕存有大批军事物资的江陵落入刘备之手。于是曹操挑选了五千精骑,一日一夜追击了三百多里,在长坂坡追上了刘备。
刘备遭到曹军意想不到的攻击,再加上有大批的百姓混杂在战场,被曹军打得大败。当时的战场一片混乱,刘备只能率领身边的少数人马逃走。在匆忙之中,刘备的家小都丢弃了。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赵云却挺身而出,重新返回战场,去解救刘备的家眷。
长坂坡之战是刘备的败仗,却是赵云的辉煌之战。在赵云的努力下,救出了甘夫人,还身抱刘备的幼子刘禅,安全返回。在《三国演义》中,对赵云的这场厮杀描写得淋漓尽致,为大家塑造了一员勇敢无畏的勇将形象。赵云也因为这场战斗,成为大家脍炙人口的英雄,天下闻名。
当赵云救出刘禅返回后,将他交给刘备。按照正常的情况,刘备一定会查看刘禅的安全,并为此对赵云表示感谢。可是刘备却把刘禅丢在了地上,还说什么“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这种反常的举动,正是刘备权谋的表现。他的举动表现出自己对赵云的器重,对自己儿子的看轻,让赵云感激涕零。
在当时,刘备征战半生,可是只有刘禅这一个嫡子。他在生刘禅之前,为了后继有人,收了刘封为义子。但是随着刘禅的长大,刘备还是把自己的事业交给了刘禅。刘封则因为不救关羽、逼走孟达的罪状,加上他刚猛难制,被刘备处死。从这一点来看,刘备从心底是对刘禅十分看重的。因此,他摔刘禅纯粹是一种姿态,来抚慰赵云的一片忠心。
在大败之余,刘备几乎被曹军打得走投无路。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能力去褒奖赵云。同时,赵云救的是刘备的家眷,刘备也不可能在全军大败的情况下,为此去褒奖赵云。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刘备才采取了这种方式,表示对赵云的感谢。
但是明眼人在旁边能够看出刘备的心思。在民间也对此留下了一句贴切的谚语,那就是“刘备摔孩子,刁买人心”。不过虽然此举有做作的嫌疑,实际的目的还是达到了。赵云因此对刘备更加忠心耿耿,而知道此事的人们也对刘备更加敬佩。只是刘禅是不是因此被摔出了后遗症,就没有人去关心了。
不过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会感觉刘备此举还是另有深意的。因为刘备完全可以小心地将刘禅接过,对赵云表示感谢。但是,刘备却采取了不和人之常情的举动。刘备摔孩子虽然有褒奖赵云的含义,但是从刘备的反常举动中,我们似乎能够感到一种冷淡,包含着一种责备的意味。
在《三国志》中,对刘备的评价中,说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而汉高祖刘邦给大家的印象是一个平民出身的皇帝,仗三尺剑夺取江山。不过大家对刘邦的个人生活多有非议,他行为放荡,沾花惹草。和项羽争夺天下时,在彭城战败的时候,他的父亲和妻子都被项羽俘虏。刘邦在逃跑途中,和自己的一对儿女同车。在楚军追赶他的时候,刘邦为了逃命,竟然多次将自己的儿女推下车去。
我们从刘备的生平也能够看到,在这方面刘备也确实能够和刘邦相提并论。他的家眷多次沦落到敌人手中,刘备对这样的事情的看法则是,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从刘备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内心,那么就是他身边的一切都是以他的事业为中心的。只要有了能够和他共同打天下的兄弟,妻子自然就不那么重要了。
有了这种思想,我们自然对刘备在多次战败时,丢下家小独自逃生有了解释。在这次长坂坡之战中,刘备照样复制了过去的做法,抛弃他的家小,仅仅带领他的亲信夺路逃生。只要有自己和手下的这些亲信人才,在将来自然还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可是,赵云的做法却让刘备出乎意料。赵云在保护刘备到了安全地带后,反而再次杀回战场,去解救刘备的家眷。赵云此举在他看来是理所应当的,自己作为刘备的亲卫队长,保护刘备和他的家眷是应尽的义务。如今刘备已经脱险,就应该去解救刘备的家眷了。可是,赵云没有想一想,刘备心里的看法是怎么样的。
当有人向刘备报告说,看见赵云往北去投奔曹操的时候,刘备当时就拿起自己的手戟投掷那个人。刘备口中说赵云不会背叛自己,但是他的失去理智的举动,表现出内心的一股怨气。这是因为,在刘备看来,赵云的这种举动完全是本末倒置,而且不辞而别,是一种不应该的行为。
赵云作为刘备的亲卫队长,他的首要的职责是保护刘备的安全。在当时的兵荒马乱的时候,刘备虽然暂时脱离战场,可是身边的卫士很少。如果和曹操的搜索的人马遭遇,依然是凶多吉少。可是就是在这种生死未卜的情况下,赵云却不辞而别了。这怎么能够不让刘备感到恼怒?
但是当赵云回来的时候,刘备却无法责备他。因为赵云是为了救出刘备的妻子和幼子,而重赴沙场的。面对赵云热切地把刘禅交到自己的手中,刘备也是对赵云有了一种无奈的感觉。他只能把孩子扔到地上,口中说刘禅不能和赵云相提并论,实质上是责备赵云的所作所为,是忘记了自己的最重要的责任,保护刘备的安全。
但是,让刘备失望的是,他的举动并没有让赵云醒悟过来。赵云反而被刘备的举动感动得涕拜于地。正是因为赵云的情商太低,才使得他不能领会刘备的心意,在日后依然我行我素,做出了许多让刘备难堪的事情。这也限制了赵云事业的发展,让他难以得到刘备的重用。
比如在夺取桂阳的时候,降将赵范的寡嫂想嫁给赵云,但赵云不愿意。即便是刘备做媒,赵云也是坚决不从。在夺取成都后,刘备想把成都没有主人的田宅赏赐给有功人员,又是赵云出面劝阻而作罢。在夷陵之战前,刘备已经决定伐吴。在刘备已经下定决心,甚至将秦宓关进监狱的情况下,赵云依然公开反对发动伐吴的战争。
我们从赵云的这些行为可以看到,赵云虽然能力出众,但是他的情商确实很低。再加上他的性格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一意孤行。赵云一旦认为自己的言行是正确的,他就毫无顾忌地去实行。长坂坡之战中,他放弃保卫刘备的职责,去解救刘备的家小就是这个缺陷的表现。因此,刘备才会把他舍命救出的刘禅丢在地上来警醒他,可惜的是,情商太低的赵云并没有领会刘备的心意汲取教训。
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不顾个人安危,独自杀入重围,救出了刘备的妻小。但是当他将刘禅交给刘备的时候,刘备却把这个代表着赵云功劳的刘禅丢在了地上。这种不合常理的举动,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刘备对于赵云的忠心无以为报,采取了摔孩子的举动来表示感谢。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刘备在这种举动还带着另外的意味。刘备对赵云放弃保护自己的主要职责,去寻找自己妻小的行动表示不满。他不好明着对赵云进行批评,只能用这种方式来点醒赵云。可惜的是赵云并没有醒悟过来,在后来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影响了他的前程。因此,事出反常必有妖,当我们遇到不合常理的事情时,千万不要先入为主,而是要三思而行。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与曹魏、蜀汉鼎足而立。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战略博弈中,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位都督先后执掌东吴军政大权,他们或以火攻破曹,或...
周瑜 吕蒙 2025-09-30 污点与功绩交织:马超是否配得上五虎上将之名的历史审视在蜀汉政权“五虎上将”的荣耀殿堂中,马超始终是争议最大的存在。这位曾割据凉州、威震关中的枭雄,既以“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标签被史书诟病,又因“文韬武略过人”的才...
马超 2025-09-30 陈泰:名门之后的三国名将与忠臣悲歌陈泰(200年—260年),字玄伯,颍川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出身于汉末名门颍川陈氏。其家族世代显赫,祖父陈寔以德行著称,父亲陈群是曹魏司空、九品中正制的创...
陈群 2025-09-30 乱世枭雄的制胜密码:曹操成功的多维战略解析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刘备与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表里”之辨——从战绩差异看战略与战术的互补性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三国名将高览:实力与结局的双重解构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中,袁绍麾下的“河北四庭柱”以勇武闻名,其中高览作为与颜良、文丑、张郃齐名的猛将,其生平与结局始终笼罩着历史与文学的双重迷雾。通过正史记...
文丑 张郃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三国武力巅峰对决:赵云与许褚的实力深度解析三国时期,赵云与许褚作为蜀汉与曹魏的标志性武将,其武力值与军事能力常被后世热议。若以正史记载与演义情节为基准,从个人战力、军事指挥、战略眼光三个维度综合对比,赵...
赵云 2025-09-30 鲁肃接任周瑜: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选择公元210年,赤壁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东吴水军大都督周瑜却在巴丘病逝,年仅36岁。这位以火攻破曹、奠定三分天下格局的军事奇才,临终前却将兵符交予一位“资历尚浅”...
周瑜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