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和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备临死前的遗言是什么?刘备劳碌一生打下的江山,刘备真的是拱手送人吗?
公元二百二十三年,建立了蜀汉的刘玄德在白帝城寿终正寝。也正是在这白帝城中,发生了那至今仍旧在传唱的“白帝城托孤”。刘玄德躺在病床上,艰难地看着跪坐在床边的蜀汉丞相诸葛孔明,语调深沉而又缓慢地开口说道:“丞相啊,要是阿斗实在不行的话,你就废掉他,自立门户吧。”
这一席话让诸葛亮感激得涕泪横流,不仅连连对刘玄德说他甘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发誓一定会好好辅佐阿斗,光复汉室几百年的地位。但实际上,劳碌一生打下了蜀汉江山的刘玄德,真的像史书上记载的那样会在临死之际将自己的江山拱手送出去吗?不会,是想看他的忠心。
白帝城刘备迟暮托孤
“白帝城”在历史书上确有其称,但实际上,白帝城的原名应该叫作永安或者鱼复,是巴东郡的郡治所。刘备在建立蜀汉后,鱼复这个名字就被弃用,选择了永安这个名字。至于人们所熟知的这个“白帝城托孤”,在正史的记载上,则是叫“永安托孤”。
根据《三国策》的记载,当年刘备东征伐吴失败后,一回到位于永安的行宫就病倒了,好在这时诸葛亮还算健朗,没有后期那样吃不下睡不好的迟暮之态。同时,伐吴之前被刘备留守在江州的儒将赵云也带兵赶到了永安,把刘备牢牢地保护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之下,白帝城托孤的戏码正式上演。
虽然诸葛亮在刘备的一生中占比极大,但要让一个皇帝在晚年说出“彼可取而代之”这样的话,还是让外人取代自己的亲儿子,不用脑子想也觉得基本不可能。
但是史书上确实是这么写的刘备托孤的时候,确实对诸葛亮说了这些话,同时听到这些话的人里,还有一位和诸葛亮同样被任命为“顾命大臣”的李严。
要说刘备是真心实意想把江山送给诸葛亮,肯定是任谁都不可能相信的。不过转念一想,蜀汉仅存的“五虎上将”之一赵云同时也在永安,刘备敢对诸葛亮说这些话,会不会就是因为这个呢?
赵子龙持剑暗藏杀机
虽然这个猜测在正史上没有提及,但联合一下赵云当时的处境,恐怕这个猜测还真的有一定的可能。赵云从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二百年开始追随刘备,一直到公元二百二十三年刘备驾崩,整整二十三年时间,有过“两扶幼主”以及“扫荡西川”功绩的赵云头上,却始终是挂着一个“翊军将军”的杂号,而且这个杂号一戴就是十年。从公元二百一十三年开始,十年的时间里,和关羽张飞等人齐名的赵云不仅没能弄到一个“亭侯”爵位,连官职都没变过。
当然了,没有爵位和官职并不能代表赵云在刘备心中就没有分量,否则的话刘备伐吴之前,也不可能叫赵云给他守着江州。要知道,刘备上一次让人守一个州的时候,关羽还没有败走麦城,没有死在孙吴大都督的刀下。
凭着这一点,就有人猜测刘备之所以不给赵云封爵升官,其实是为了留给自己的儿子刘禅的。毕竟刘禅一继位,赵云立刻就从小小的杂号将军变成了蜀汉的镇东将军,爵位也封到了永昌亭侯。所以,从这一个方面来看,就不难想到刘备给诸葛亮和李严托孤的时候,赵云手持刀兵躲藏在暗处的有多大的可能性。
诸葛亮确实是蜀汉的济世之能臣,但要是心里头有颠覆蜀汉的念头的话,就算是跟着刘备一起走也不亏,毕竟只要能够让自己的儿子在皇帝的位置上坐稳,杀一个诸葛亮也不算什么。
迎刘禅称帝并起北伐
说到蜀汉幼主刘禅,人们心中能够想到的,要么是赵子龙七进七出,要么就是诸葛亮上呈出师表。由于不如第一代打江山的人出色,刘禅这个人的能力在人们的眼中也就被弱化了不少。
但实际上,在刘禅继位之后,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治理民生大计上面,虽然当时诸葛亮也出力不少,但真正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刘禅。
并且,为了能够使得蜀汉上下一心,不出现皇帝和丞相“离心”的现象,刘禅还拜了诸葛亮为“相父”。相父这个名号和我们后来的义父差不多,不过相父所代表的意义肯定要比义父所代表的意义更加深刻一些。
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其实是有些“穷兵黩武”的意思,不仅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五次北伐,更是每一次都没有占到多少好处。虽然我们能够从诸葛亮北伐的行为中解读出他想要为蜀汉尽最后一份力,希望通过北伐来消耗掉曹魏的有生力量。
并且在诸葛亮的设想中,只要蜀汉能表现出有能力攻打曹魏的力量,在东边虎视眈眈的孙吴就不会有胆量轻易进犯,加上东边有一个硕果仅存的永昌亭侯赵子龙在,东边就能稳定。
可北伐不仅没能打出蜀汉的强大,反而将蜀汉的弊端给披露了出来。在诸葛亮发动的五次北伐中,粮草不足的问题就成了蜀军难以解决的掣肘。
无奈之下,第二次北伐和第四次北伐只能以失败告终。要不是诸葛亮下令收割曹魏土地上的粮食,恐怕根本做不到和司马懿摆出两军对峙的行径。到了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的一生终于走到了尽头,在五丈原病逝之后,第五次北伐也不得不宣告失败。
到了这个时候,堆积在诸葛亮身上的“克定中原”和“托孤遗命”算是彻底消失,刘禅这个一直没什么作为的皇帝也有了足够的施展空间。
结语
三国的历史发展到了后期,其实早已经没有了那些在初期就成名的将领什么事了,毕竟古人自己都说“老不以筋骨为能”。赵云这等“前朝老将”能在后期的战斗中发挥的作用太少,与其让他做个镇东将军,还不如让他接替诸葛亮的部分职务,做个专心辅国的能臣。
可惜王图霸业转头空,三国时期已经过去了一千八百多年,后人再怎么评说,也没什么用了。
劳碌一生打下的江山,刘备真的会送给诸葛亮?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实则是看他的忠心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勤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历史记载的简略与民间传说的丰富而显得扑朔迷离。...
诸葛亮 2025-09-10 马谡“纸上谈兵”:才略与现实的撕裂之痛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鼓擂动,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关中震动。然而,街亭一战的溃败,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北伐的希望,也让...
诸葛亮 2025-09-09 黄月英为何被称为“阿丑”:历史、传说与文化隐喻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黄月英(民间传说名)以“诸葛亮之妻”的身份被后世铭记。然而,她更广为人知的称号却是“阿丑”——一个带着戏谑与矛盾的称谓。这个称号的起源,...
诸葛亮 黄月英 2025-09-09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血缘、利益与忠诚的博弈:刘备与糜芳关系的多维解构在三国乱世中,刘备与糜芳的关系堪称复杂政治生态的典型样本。作为刘备妻兄、创业元老,糜芳最终选择背叛蜀汉投降东吴,这一戏剧性转折背后,隐藏着权力结构、家族利益与个...
刘备 2025-09-01 诸葛亮南征:安定后方的战略远征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政权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中四郡(越嶲、牂柯、益州、永昌)却爆发大...
孙权 诸葛亮 2025-08-28 陈仓烽火:诸葛亮与郝昭的攻防博弈与历史回响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蜀汉丞相诸葛亮率数万大军再出祁山,目标直指曹魏西北重镇陈仓。这场看似兵力悬殊的战役,却因曹魏将领郝昭的坚守,成为三国史上以少胜多的经...
诸葛亮 2025-08-27 东方朔:智慧与文化的多重发明者在华夏文明的星空中,东方朔(约前161年—前92年)以其独特的智慧与幽默诙谐的形象流传千古。这位西汉时期的太中大夫,不仅以“智圣”之名与诸葛亮并列,更在文化、科...
诸葛亮 2025-08-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