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八这天到了,相信很多朋友们都已经复工了,年味还有一些,但是已经余额不足了。在我国清朝时期,这样假期还要更长一些,初八这一天还在节假日里。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清朝的乾隆皇帝是怎么度过初八这一天的呢?下面小编就拿1765年正月初八这一天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1、四点起床
寅正即凌晨四点之前,乾隆在睡眠中。睡在哪里呢?影视剧会提到,清代皇帝住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乾隆这天是住乾清宫吗?不是,他住养心殿。部分影视剧中,乾隆住在乾清宫
乾清宫以前确实是皇帝住处,明代皇帝住这里,嘉靖在这差点被宫女谋杀。清代皇帝住进紫禁城后,第一位顺治帝常住养心殿,最后也去世于这里。康熙则住乾清宫,康熙在畅春园去世,雍正把寝宫搬到了养心殿。
雍正曾表示,乾清宫是父亲常年居住的地方,父亲去世,自己不忍住这里,也避免增加难过。(《清实录》)后来,直到乾隆也一直住在这里。《乾隆十二时辰》插图,圈出的是养心殿,在乾清宫和慈宁宫中间。
养心殿在乾清宫西南角,隔一道墙,被乾清宫和慈宁宫夹着。进入养心殿,迎面是宝座,抬头正中是雍正御笔“中正仁和”匾,宝座后面有书架。
养心殿西暖阁有“勤政亲贤”殿,这里是他和军机大臣策划军政活动的地方,一些官员提拔、调动之前,也会被领来养心殿“引见”。
这里还有乾隆读书的地方“三希堂”,即所谓“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这里还藏着三件书法瑰宝: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作为乾隆的重要收藏。
四点左右,乾隆醒了。清朝皇帝早睡早起,是历代立下的规矩。此时,太监宫女已经悄无声息地聚集到寝室门口了。皇帝一下地,就开始帮忙叠被,帮忙洗脸,帮梳头编辫,穿戴服装鞋袜。
据《穿戴档》,这天穿的是:戴小毛熏貂缎面冠,穿黄缂丝面貂皮边青白膁皮朝袍,白布绒袜,月白春绸厚丝棉套裤,青缎羊皮里皂靴;腰系祖母绿空纽带,正珠数珠。
2、六点吃早饭
六点一刻,乾隆来到同豫轩。今天早上在这吃饭,是昨天晚上定好的,太监都把菜准备好了。
御膳房准备的早饭是:挂炉肉野意热锅一品,燕窝挂炉鸭子,火熏撺鸭子热锅一品,糟春笋肥鸡、香蕈春笋东坡肉一品、路都菜炒肉丝一品、小葱虾米炒豆腐一品、鹿筋炖鸭子一品、肥鸡徽州豆腐一品……果子粥一品。
四张桌子摆满了饭,皇帝吃一张桌,旁边还有三张。皇帝吃完之后,没动过筷子的以及旁边三张的食物,原封不动赐给后妃、皇子、王公大臣。受到赏赐的,无不感恩戴德,出门跪迎。
吃完早饭,六点到七点,乾隆来到了乾清宫西暖阁。具体干嘛就没记载了,比较大的可能是读”圣训”。
皇帝在读圣训的时候,20多位大臣已经进宫了。前一天,他下旨:“正月初八日叫汉大人进重华宫做诗,茶膳房伺候果盒。钦此。”
3、七点与大臣做诗,十点批奏折
七点一刻,乾隆离开了乾清宫,换了一身衣服,到了建福宫坐一会——这里是乾隆登基后建的,在重华宫旁。然后去重华宫,与来一起做诗的大臣见面。君臣联句做诗,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影视剧中也有。
《乾隆御制诗文全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曾出版
乾隆作诗数量达4万首,一般认为诗歌的文学价值不高,而以诗纪事是他诗歌的长处,历史价值更多一点。
做诗结束后,大臣们观看宴戏,这是月底乾隆第四次下江南准备带着的回族戏班。
接受了大臣的谢恩,乾隆就离开重华宫,回到养心殿。批阅奏折,时间大概是10点。
宫廷档案中记载,这天批阅了云贵总督刘藻、直隶总督方观承等人多份奏折,涉及刑罚、人事变迁等;当然还有傅恒等人的密折,关于军事调动的。批奏折的同时,又让军机处起草了上谕。
4、下午一点召见大臣
吃个午饭,下午一点,乾隆在养心殿召见被引见的大臣。这些都是确认新岗位的官员,按照履历一一见面。交谈内容比较广泛,根据不同人的官职、地域、人事,涉及政治、经济、学术观念、信息交流以及家常。
今天的官员包括工部营缮司郎中高文潮、河南陈州知府吕际虞等24人。
两个小时之后,乾隆吃晚饭。吃完又单独召见傅恒。这位首席军机大臣在世时,非常得乾隆恩宠和器重,不光因为他是乾隆的“白月光”——去世的孝贤皇后——的弟弟,还因为傅恒能力超群。
傅恒在五年后,去世在缅甸战场上。当时乾隆攻打缅甸,长久攻不下,损失了多名将军,最后派出了傅恒,以阿桂等人为副,相当于是只能胜不能败了。傅恒为了完成使命,一直僵持到缅甸乞降罢战。对于乾隆来说,保住了天朝颜面,却损失了一个重臣。
5、下午五点观赏文物
下午5点,乾隆在养心殿独自玩赏文物。三希堂的宝贝琳琅满目,单从书法来说,除了晋代王羲之、王献之,还有唐代欧阳询、杜牧,宋代怀素,元代赵孟頫等人的。
今天具体看了啥,档案中也看不到,但从正月初一到初八的诗歌中,可以看到他这几天玩赏了古董6件、书画9件,包括沈周的《玉兰芝树图》,唐寅的《会琴图》、新疆和田玉碗等。
6、晚上八点就寝
晚上8点,乾隆要睡觉了,选嫔妃翻牌子。今晚是容嫔,即民间流传的香妃。按规定,大概一个时辰之后,太监就来叫“时辰到“,嫔妃就要离开。之后乾隆就就寝了。按照“内言不出外”的原则,他的私生活不作记录,就找不到信息了。
在中国武侠文化的长河中,方世玉与五枚师太的恩怨情仇始终是民间热议的焦点。这位铜筋铁骨的少年英杰,为何会命丧于一位年逾花甲的女尼之手?这场看似突兀的死亡背后,实则...
方世玉 2025-09-15 大小和卓:叛乱烽烟中的末路悲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秋,阿富汗巴达克山境内的柴扎卜山谷,两具血肉模糊的尸体被草草掩埋于土墙之下。大和卓波罗尼都与小和卓霍集占——这对曾煽动南疆十万部众叛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大和卓 2025-09-15 尼堪外兰之女与李如柏的复杂纠葛:历史与戏剧的交织在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中,尼堪外兰、李如柏与努尔哈赤三方的恩怨纠葛,不仅深刻影响了辽东的政治格局,更衍生出一段充满争议的情感传奇——尼堪外兰的女儿是否曾成为李如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尼堪外兰 2025-09-15 阮元:一代文宗,三朝阁老阮元(1764年2月21日—1849年11月27日),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揅经老人、怡性老人,江苏扬州仪征人,是清朝中期一位集官员、学者、教育家于一身的杰...
阮元 2025-09-15 吴三桂放清兵入关: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抉择1644年,中国历史因吴三桂的决策发生根本性转折。这位手握山海关重兵的明朝将领,在李自成大顺军与清军多尔衮的夹击下,最终选择打开山海关,放清兵入关。这一决策并非...
多尔衮怎么死的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9-15 傅善祥最终下场:历史迷雾中的多重镜像1856年9月2日深夜,天京东王府内火光冲天,北王韦昌辉的刀斧手在血泊中翻找着东王杨秀清的首级。这位曾以“天父下凡”掌控太平天国军政大权的领袖,最终落得身首异处...
杨秀清 傅善祥 2025-09-12 岳钟琪为何不反清:家族、现实与政治的交织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岳钟琪作为岳飞的后裔,本应是反清复明的天然旗帜,却始终对清廷忠心耿耿,甚至在面对策反时主动告密,最终在乾隆朝仍获重用。这一看似矛盾的选择,实...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岳飞 2025-09-12 明末熊廷弼:军事天才与政治悲剧的双重镜像在明末风雨飘摇的辽东战场上,熊廷弼以“铁血书生”的姿态横空出世,用三年时间重建辽东防线,令皇太极感叹“熊经略在,安敢南顾”。然而,这位被后世称为“唯一能扼杀后金...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12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疆域整合与伊犁将军的设立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随着大小和卓兄弟的败亡,一场持续三年的叛乱在葱岭以东的南疆大地落下帷幕。这场由白山派首领波罗尼都、霍集占兄弟发动的叛乱,不仅考验着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小和卓 2025-09-12 乾隆帝皇位传承:十五子永琰的继位之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实际执掌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他共有十七位皇子,但最终继承皇位的并非嫡长子或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