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从小就聪明伶俐,深得朱棣的喜爱,在永乐九年(1411年)被册立为皇太孙。那么朱棣为什么那么喜欢朱瞻基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天,夜色深沉,月照燕王府,朱棣正在卧榻上做着美梦:朦胧中他看见父亲朱元璋远远走来,手里拿着一个大圭,一句话没说就赐给了他。他仔细一看,大圭上刻着8个字:传世子孙,永世其昌。好一个江山梦!
朱棣醒来后,努力回忆梦中的情景,大圭是皇帝权力的象征,父亲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意思还用说吗?朱棣窥视太子位已久,但因不是长子,登不了太子位。
父亲要将江山送给他吗?朱棣思想前后。恰在这时,喜讯传来,他的长孙朱瞻基降生了。联想到刚做的梦,朱棣意识到,难道梦中之境要印证在他的长孙身上不成?
朱瞻基满月时,朱棣见他长得很像自己,不由心中大喜。他想起了自己的江山梦,就叫人推八卦,心腹金忠知其心思,对他耳语:
“燕王,卦上说,这孩子有天子命。”
朱棣一听,喜出望外,张开大嘴哈哈大笑,那个梦绝对是天意,有着特殊寓意,是个吉兆。孙子有天子命,自己也该是天子吧?这件事对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动很大。
果然,朱棣还是把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给灭了,自己当起了皇帝。他对长孙朱瞻基更是另眼看待,这个孩子是真命天子,对他寄托了很大的希望,宠爱有加。
朱瞻基果真不负众望,他天姿聪颖,从小就深得祖父朱棣的宠爱,却不骄纵。朱棣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为同自己一样的文治武功的英明之君。
有一次端午节,皇宫举办热闹活动,射柳是活动之一,朱瞻基大显身手,屡射屡中,博得一片赞叹。朱棣出上联“万方玉帛风云会”后,就把眼光落在孙子身上。
大家还在绞尽脑汁时,朱瞻基跪下高声说:“一统江河日月明。”把风头占尽,朱棣心花怒放,笑逐颜开。
朱棣经常对大臣们说:“此他日太平天子也,好好地扶持。”
朱棣每次北征,都把朱瞻基带到身边,亲自培养他,历练他文武兼备的能力,教他如何带兵打仗。这样朱瞻基历经风雨,见世面颇多,为他以后亲征打下坚实基础。
朱瞻基有一个重大的功劳,不仅自己得到未来的使命,还保住了父亲的地位。朱高炽被册立为太子,位子一直在风雨飘摇中,他最终登基着实沾了朱瞻基不少光。
父子俩是朱高煦等人的眼中钉,年轻的朱瞻基也被卷入斗争漩涡中。但凭借祖父的呵护,他的睿智与勇气,多次化险为夷,最终使父子俩顺利登上皇帝宝座。
朱瞻基继承了皇祖父朱棣的英武,也具备了父亲朱高炽的睿智。
有一次,朱棣儿孙去凤阳祭祖,途中大家健步如飞,只有胖太子朱高炽足迹严重,全程由两名内侍搀扶,踉踉跄跄,出尽洋相,于是朱高煦幸灾乐祸嘲笑道:“前人失跌,后人知警。”
谁知朱瞻基应声回击:“更有后人知警。”
朱瞻基常在皇爷爷身边,护卫在父亲左右,对这个皇叔了如指掌,对他从没有过好感。朱高煦不由自主回头看了一眼,也就是这一眼,他看到了侄子一双带着笑意又充满敌意的眼睛,心里一惊。
他当然更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个“更有后人知警”的侄子,把他打败后还将他扣到一个大鼎里活活烤死了,子孙也被残杀殆尽,一脉完全断绝在朱瞻基手里。
之后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登基,但10个月之后就突然病逝了。当时朱瞻基正在南京监国,按照父亲的愿望,准备把国都从北京迁往南京。
朱高煦听说哥哥死了,异常兴奋,准备半路截杀朱瞻基,自立为帝。但聪慧的朱瞻基估计他不会立刻动手,就没带很多人马,快马加鞭赶回北京,接管了政局。
朱瞻基少年时就跟着祖父和父亲学习怎么当皇帝,积累了一定的治国经验。回到北京后就一边处理父亲后事,一边调动兵马加强北京城防备,以从容登基。
这年,他28岁,风华正茂,很有风度。
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当了皇帝,朱棣是看不到了,他最不放心的儿子朱高炽也已随他去了。至于那个大圭梦,就追随到朱棣的坟头去萦绕吧。朱家的皇帝位,已转移到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一脉的孙子辈了。
朱瞻基当了皇帝,首要的任务就是平藩王朱高煦。朱瞻基刚刚即位,朱高煦认为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他也像他的父亲朱棣一样造反了,不过他真是太小看了朱瞻基。
朱瞻基在杨荣等人支持下,很快包围了乐安城。朱高煦手下认为他没啥出息就按兵不动,朱高煦没有外援,只得束手待毙弃城投降。朱瞻基生擒朱高煦,大获全胜。
群臣劝朱瞻基将其正法,但朱瞻基只将其贬为庶人,一次朱瞻基去探望,朱高煦不思悔改将其绊倒,朱瞻基恼怒之下对其施K刑。朱高燧明哲保身交了兵权得以保全。
就这样明初近半个世纪的藩王问题在朱瞻基这里得到了解决。之后他休兵养民、革除前弊、整顿纲纪、减免赋税等。
朱瞻基是史书中评价颇高的皇帝,随祖父北征血染战袍,侍奉父亲至孝至诚,做文人诗文书画堪称大家,论德行又继承了父亲的宅心仁厚。
在他执政的11年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空前发展,出现了诸如文景之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仁宣之治”的太平盛世。
在关于明朝历史的讨论中,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言称“御林将军樊忠曾试图刺杀明宣宗朱瞻基”,甚至被部分影视作品渲染为权力斗争的戏剧性场景。然而,通过梳理《明实录》《国榷...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7-30 朱棣:从藩王到帝王的身份嬗变与权力重构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权力谱系中,藩王与亲王作为皇室宗亲的重要封爵,既承载着维护统治的使命,也暗含着威胁皇权的隐患。明成祖朱棣的传奇人生,恰是这一矛盾的典型写照——他...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29 朱棣杀解缙:帝王权谋下的必然选择与隐秘心绪公元1415年正月十三日,锦衣卫诏狱中,解缙被纪纲用烈酒灌醉后埋入雪堆。当朱棣在囚籍名单上瞥见“解缙”二字时,那句看似随意的“缙犹在耶”,成为压垮这位大明才子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解缙 2025-07-18 朱棣生母之谜:正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千年博弈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作为明朝最具争议的皇帝,其生母身份问题自明代中期便成为史学界悬案。官方史书《明史》《明实录》明确记载其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孝...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帖木儿与朱棣对决:历史假设下的军事与战略博弈若将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的两大军事强人——中亚征服者帖木儿与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置于同一战场,这场跨越时空的巅峰对决不仅关乎个人武勇,更涉及战略体系、后勤保障与文...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5 靖难烽火:朱棣与朱允炆的皇权生死局1399年的北平城头,寒风卷过燕王府的琉璃瓦,朱棣凝视着南方——那里,新登基的建文帝朱允炆正以雷霆之势推进削藩政策。这场叔侄间的权力博弈,最终演变为中国历史上著...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7-10 盛庸:以弱胜强的战术大师,为何难挽靖难败局?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一场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拉开帷幕。在这场决定明朝命运的内战中,一个名字如彗星般划过战场——盛庸。他以布衣...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7-01 沐英不死,朱棣敢反吗?—— 滇南柱石与燕王野望的时空对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滇池畔的沐王府传来噩耗,开国名将沐英因太子朱标去世哀痛成疾,卒于任上。这位统领云南三十万大军、坐镇西南边陲的“黔宁王”,其离世不仅改...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标 2025-06-30 朱棣晚年顿悟:朱元璋之死的真相与皇权更迭的隐秘逻辑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七日后,皇太孙朱允炆仓促即位,改元建文。这场权力交接的异常速度,在二十四年后因燕王朱棣发...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6-27 朱棣为何诛杀纪纲:锦衣卫指挥使的权力迷途与皇权底线永乐十四年(1416年)七月,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被押赴刑场,这个曾替朱棣铲除异己、制造“瓜蔓抄”的特务头子,最终因“谋大逆”罪名被处以极刑。从寒门子弟到位极人臣,...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6-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