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别号三半老人,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是清中期杰出的史学家、诗人、文学家。他的一生,既在史学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又在诗坛绽放出独特的光芒,其作品与思想至今仍为后人所称道。
早年经历与仕途起伏
赵翼出生于一个家道中落的家庭,先祖为宋代宗室,祖父曾任儒林郎,父亲则以设塾授业为生。自六岁起,赵翼便随父读书,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十二岁时,他便能一日成七艺,令时人惊叹。然而,命运多舛,父亲在他十五岁时去世,家境愈发困窘。孤苦伶仃的赵翼,在杭家的帮助下继承父业,继续教书,以维持生计。
尽管生活艰难,但赵翼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十九岁时,他入府学成为秀才,开启了科举之路。乾隆十五年(1750年),他中举;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授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更是高中探花,赐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此后,他历任广西镇安知府、广东广州知府等职,官至贵州贵西兵备道。然而,在宦海沉浮多年后,赵翼因老母年高,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辞官归乡,主讲于安定书院,过上了相对平静的生活。

史学成就:考据精赅,名垂青史
赵翼在史学领域的成就斐然,堪称一代宗师。他长于考据,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该书虽名为“廿二史”,实则考证范围涵盖《史记》至《明史》的二十四部正史,因将新、旧《唐书》和新、旧《五代史》合并考订而得名。全书共三十六卷并补遗一卷,以笔记条列方式系统论述各朝正史编纂体例的得失,考辨重要史实异同,尤以《明史》评议最具现实关照。
赵翼采用本史互勘方法,通过排比纪、传、表、志中的史料差异,揭示史书记载的错漏与回护现象。书中包含约六百条考证条目,涉及官制演变、财政治理、社会风俗等专题研究,为二十四史研究提供重要门径。例如,在《汉书武帝纪赞不言武功》篇中,他批评班固《汉书武帝纪赞》片面性,指出汉武帝开辟四边的武功不应被忽视;在《汉初布衣将相之局》篇中,他探讨秦汉间天地大变局,认为世侯、世卿之局不得不变,先从下者起。这些见解独到而深刻,展现了赵翼卓越的史学素养和敏锐的历史洞察力。
除了《廿二史札记》外,赵翼还著有《陔余丛考》《檐曝杂记》等史学著作。《陔余丛考》共四十三卷,分作经义、史学、掌故、艺文、官制等十四类,凡八百九十二篇,内容丰富,语言文字合文史笔记之体,雅俗共赏;《檐曝杂记》则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向为治清史者所重视。
诗歌创作:独抒性灵,创新求变
赵翼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主张诗歌应独抒性灵,反对摹拟因袭。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或沉郁苍凉,或雄浑豪放,或奇崛险怪,或诙谐幽默,展现了其深厚的诗歌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赵翼的诗歌创作强调创新求变,反对“诗必称古”的思潮。他在《论诗》中写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到看法,即每个时代都有其杰出的诗人和作品,不应盲目崇拜古人,而应追求创新和独创。
赵翼的诗作中,咏史怀古诗尤为出色。他善于运用历史典故,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自己对历史的独特见解。例如,在《题遗山诗》中,他以元好问的生平为线索,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国家不幸与诗家幸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这些诗作不仅情感真挚、思想深刻,而且艺术表现力强,令人回味无穷。
此外,赵翼的诗歌还关注现实生活,反映民生疾苦。他的五言古诗中,有不少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人文关怀。例如,《后园居诗》通过为自己撰写谀墓的经历,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社会阿谀奉承的风气,并由此对历史记载的真实性提出了深刻的质疑。
晚年生活与影响
晚年的赵翼,虽然辞官归乡,但并未停止对学术和文学的追求。他主讲于安定书院,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同时,他继续致力于史学和诗歌创作的研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著作和诗篇。嘉庆十五年(1810年),他赴鹿鸣宴,被赏三品顶戴,这是对他一生学术和文学成就的肯定。
赵翼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一生。他在史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和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不仅为清代学术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思想和作品,至今仍激励着人们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中国清代文学史上,蒋士铨(1725—1785)以诗、文、曲兼擅的才华独树一帜。作为乾隆年间与袁枚、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的诗人,其诗学主张与创作实践既与性灵派...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赵翼 2025-07-14 袁枚与随园:随园老人之名的由来在中国清代文学史上,袁枚是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文学成就斐然,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而袁枚晚年的自号“随园老人”,更是与他的人生经历和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赵翼 2025-02-17 历史上宋朝会出现冗官现象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定都东京开封府,建立宋朝。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冗官现象是各...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翼 2023-03-01 在政治、诗歌等方面,赵翼有哪些作为与成就?赵翼(1727—1814年6月5日),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赵翼 2022-10-11 有哪些与赵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赵翼(1727—1814年6月5日),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赵翼 2022-10-11 赵翼:清朝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赵翼(1727—1814年6月5日),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赵翼 2022-10-11 唐朝杀皇帝,明朝乱其政 古代皇帝为什么还依赖太监对古代太监和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太监杀皇帝,乱政甚于明朝,为何皇帝还如此依赖他们?太监乱政是历朝历代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正如赵翼在《廿...
赵翼 2022-07-25 张居正一生功过是非闲翻青史几悲凉,功罪千秋少尺量。这是清代学者赵翼在自己的《廿二史札记》当中,因为对于历史人物难以评价而大发感慨。在文献记载与历史事实之间,本来就有无限曲折,尤其是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
张居正 赵翼 2022-06-29 南宋末年文人为什么殉国历代殉国者,以宋朝为最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的《六朝忠臣无殉节者》中考证,宋以前诸朝,做臣子的有点类似公司雇员,你是老板,我忠诚于你,你不是老板,我就不必忠诚于你。也有个别的效忠者...
赵翼 2022-06-16 为什么说女娲补天是母系社会的映射“女娲补天”神话是以生殖、大量繁衍人口的方式拯救氏族灭亡的寓言。古代学者罗壁《识遗》、胡宏《五峰集》、罗泌《路史》、陈叔方《颖川小语》、赵翼《陔余丛考》、俞正燮《癸巳存稿》、田同之...
赵翼 2022-06-15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