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类出现在这个世界开始,就从未停止过对世界进行探索。人所制造的第一把石斧,升起来的第一堆火焰,种植的第一株植物,驯化的第一只动物,这些都是人类在漫长的岁月当中一点点实践,一点点积累谈岁而来的。这也使得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了人类文明。
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各文明之间在早期呈现出相互独立的状态,交往甚少。直到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逐渐地成为一个整体,首次完成人类环球航行的麦哲伦也被历史所铭记。在此之后,人们开始了对于未知世界新一轮的探索,不断有人完成壮举。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就有一位中国人,背上行囊,踏上了未知的旅程,成为了人类历史上徒步环游地球的第一人,他就是潘德明。
潘德明于1908年出生于浙江湖州,与其他的小孩不一样的是,潘德明从小就热爱体育,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习长跑、登山等运动。儿时的他,在一次又一次的锻炼过程中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壮阔,因此从小就拥有着一颗探险家的心。
长大之后,潘德明进入到当时的上海南洋高级商校学习,在学校中,潘德明阅读了大量与世界地理和各地风土人情的书籍,对外面的世界更加的向往。而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国内混战不断,受到境外势力的压迫,在很多外国人的心中,中国人都是“东亚病夫”,中华民族是一个落后,没有冒险精神,遵循守旧的民族。
正是因为如此,潘德明决定用自己的行动,来一雪“东亚病夫”的耻辱,于是他决定徒步环游世界。当时的潘德明组织了一个“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的团队,他们从上海出发,决定徒步环游世界,然而到了越南清化的时候,就剩下了潘德明一人。
然而前方还有更多的路要走,潘德明要向世人们证明,中国人能够完成人类尚未有多的壮举。于是他只身一人,买了一辆自行车,时而徒步,时而骑行,经过一个地方,就记载下当地的风土人情,整理成为档案资料。
之后,潘德明自己制作了一本《名人留墨集》,用来在遇见世界各国名人时题词,留作纪念。而第一个在这本留墨集上题词的是当时居住于新加坡的华侨胡文虎,他在潘德明的留墨集上题词:“希望全世界的路都印着你脚车的轮迹。”
不仅如此,这位华侨巨商还给予了潘德明一定的资助。之后,潘德明来到了印度,见到了大文豪泰戈尔以及圣雄甘地,还受到了尼赫鲁的接见。在印度做了短暂停留之后,潘德明再次经过中亚地区,渡过苏伊士运河,来到非洲,参观这里那些曾经的古文明。
几个月后,潘德明开始北上,达到欧洲。潘德明也正是希望通过对这些强大的欧洲工业国家的考察,来帮助中国,找到变强方法。在法国的时候,潘德明来拜见了当时的中国驻法国大使顾维钧,还因此受到了张学良的接见。此时的潘德明才知道,东北三省已经沦陷,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难,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国争光的信念,用他自己的方式。
继续进入德国之后,潘德明受到了希特勒的接见,谁也不曾想到,这个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的纳粹党党魁,竟然和一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交谈了两天,向他询问了在徒步途中所看到的风土人情。
潘德明在欧洲的最后一站是英国,之后便又在英国华侨的资助下到达了美国。来到美国之后,时任总统罗斯福亲自接见了潘德明,还特意为他准备了一枚金牌,称赞他是一位拥有奋斗精神的年轻人。在来到美国之后,潘德明并没有匆匆离去,而是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考察,历经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
在潘德明原本计划的路线中,是先从南太平洋的国家,再北上到达日本,最后回到祖国。然而当时正值日本侵略中国时期,为了表示抗议,潘德明在游历完马来西亚之后,直接历经泰国、缅甸,回到了我国云南地区。
1937年7月6日,经过了7年的艰苦旅行,潘德明终于回到了上海。而就在他完成壮举的第二天,日本就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国难当头,潘德明放弃了继续游历西藏的计划,将自己接收到的数十万美元的捐款,又捐了出去,来共同抵御外敌。
在中国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有四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被誉为“四大名著”。它们分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2025-09-23 王世充墓之谜:历史迷雾中的归宿探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隋末唐初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王世充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割据势力,其生平事迹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王世充墓的具体位...
2025-09-23 七国之乱后为何独留楚国:血缘、政绩与政治智慧的交织公元前154年,西汉景帝三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联军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这场持续三个月的叛乱以中央政权全面胜利告终,吴、赵、济...
2025-09-23 三公九卿: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基石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中,三公九卿制作为秦汉时期中央集权的核心架构,不仅奠定了封建王朝官僚体系的基础,更通过权力分立与职能分工,深刻影响了后世两千余年的政...
2025-09-23 杨万里代表作品:诚斋诗韵中的自然与人文交响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南宋诗人杨万里以“诚斋体”独树一帜,其作品以清新自然、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灵动之美,也传递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一...
2025-09-23 鄢郢在哪里:历史迷雾中的地理坐标探寻在中国古代史中,"鄢郢"作为楚国都城的代称,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这个承载着楚国兴衰记忆的地名,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为地理...
2025-09-23 平凉劫盟牺牲的将领:血色盟约下的忠魂悲歌公元787年4月19日,甘肃平凉城西泾河北岸的虎山之下,一场改变唐蕃关系的劫盟事件在此上演。吐蕃大相尚结赞以会盟为名设下陷阱,唐朝主盟使浑瑊虽侥幸逃脱,但随行将...
2025-09-23 陈宜中几个儿子:历史迷雾中的家族脉络南宋末年,风雨飘摇的朝堂上,陈宜中作为左丞相兼枢密使,成为支撑危局的最后一根栋梁。这位以“强硬主战”著称的宰辅,其家族命运与南宋抗元史紧密交织。关于他的儿子数量...
2025-09-23 禽滑釐怎么读:拨开历史迷雾的正确发音在战国时期的学术星空中,墨家学派以“兼爱非攻”的思想独树一帜,而墨子的首席弟子禽滑釐,作为这一思想体系的重要践行者,其姓名读音却因历史文献的复杂记载引发了长期争...
2025-09-23 犬养毅:跨越明治、大正、昭和三朝的日本政治家犬养毅(1855年6月4日—1932年5月15日),号木堂,日本第29任首相,日本近代史上跨越明治、大正、昭和三朝的元老重臣。他的一生,既是日本政党政治发展的缩...
2025-09-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